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教育强省的重要标志是具有高水平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建设高等教育强省要根据我省发展的战略需求,加大对高等教育投入并调整优化我省高等教育结构布局,着力建设高水平的特色高校和具有突出优势的学科专业,继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切实推进高校内涵发展,努力提高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强省的内涵具有"名词"、"动词"、"动词+名词匹配"三重意义的理解,内涵意蕴不同,则高等教育强省的参照系也是多维的。自2010年安徽省正式推进高等教育强省建设方略、实施"双百"发展方针以来,普通高校数、在校普通本专科生数等指标名列前十强,毛入学率已超全国均值,初步成效明显。今后,重任在肩的安徽高等教育强省建设至少应在以下三大领域发力:顶层设计——进一步旗帜鲜明、大张旗鼓地彰显省域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长远规划——以高等教育强省建设为龙头,引领教育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基本实现;近期行动——以地方高水平大学分类推进为突破口,强力推进高教强省建设。  相似文献   

3.
关于建设高等教育强省内涵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6年我国高等教育在学学生总规模超过25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国家提出了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战略决策.为完成这一历史使命,高等教育基础较好的省必须加快从高等教育大省向高等教育强省迈进.笔者重点探讨了"高教强省"的内涵.提出了从16个方面进行"高教强省"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等教育大省和高等教育强省的评价与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高等教育大省向高等教育强省的转变是建设教育强省、文化强省、经济强省的迫切需求。本文在辨析“高等教育大省”和“高等教育强省”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高等教育大省”和“高等教育强省”的评价指标,并依此对我国31个省(市)进行“高等教育大省”和“高等教育强省”的分类,为各省级区域高等教育规模和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已经有多个省份实施了人才强省战略,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河南省也在其中。目前,河南省提出了要将高等教育的发展融入人才强省战略之中,将人才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支撑。因此,充分发挥人才强省战略的作用,对河南省的高等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四川已跨入高等教育大省的行列。面对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新形势,四川省政府做出了"科教兴川,人才强省"的发展战略,建设高等教育强省成为大众化阶段四川高等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新任务。建设高等教育强省,必须持续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不断提升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努力促进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切实增强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高教强省战略的实施,将四川实现从高教大省向高教强省的跨越,推动四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和谐四川"建设。  相似文献   

7.
转换学院化的高等教育范式,重构以多样性为根本特征的大众化的高等教育范式,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走向,也是陕西走向高教强省,实现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的重要取向.  相似文献   

8.
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建设人力资源强省,必须进一步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教育发展纳入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必须坚持教育公益性,促进教育公平,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根本任务;必须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委提出把广东建成教育强省的口号,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广东省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其他省市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广东要建成高教强省应采取积极对策。其中转变观念是前提,制度改革是根本,资金投入是基础,引进人才是关键。  相似文献   

10.
建设高等教育强省,是深化"科教兴省"战略的重大举措,是建设人力资源强省的重要基础,是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教科研工作的基本职能是服务决策、创新理论和指导实践,必须围绕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中心工作,做好相关课题研究的规划和管理工作,提供更多更好的原创性、高水平科研成果,以服务于高等教育强省建设为契机提升高教科研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于2008年初正式启动"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课题研究.进行这项课题研究,旨在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经验,探讨我国高等教育今后一段时期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及目标,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水平,集中高等教育领域的管理工作者、实践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的智慧和力量,为加速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2.
重视教育科学研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加快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 (2010年10月9日在潘懋元教授从教75周年庆典暨"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研讨会上的讲话节选) 我今天要讲的题目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3.
今天,我们在杭州隆重召开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首先,我代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论坛组委会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本次论坛既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一年一度的学术盛会,又是学会正在组织开展的"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重大研究项目的一次中期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4.
高水平大学是科技创新系统的主力军,是知识创新系统的核心,是国家创新体系的轴心.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水平大学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我国的教育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我国实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保障.高教强国是科教兴国战略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实现.文章分析了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及要求,阐述了高教强国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关系及意义和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校本德育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校本"是一个外来词,英语表述为school-base.校本教育的提出,源于"校本课程"的概念,是指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是以校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课程开发中的运用.校本教育理念运用到学校其他活动中,便可以形成校本管理、校本研究、校本模式等,这些要素的组合和相互作用,构成了各具特色的校本教育."校本德育"就是指立足于本校,在深入研究本校德育实际、充分挖掘本校德育资源、组合有关德育要素基础上形成的符合学校特色的德育理念和德育模式.它是对校本教育内涵的拓展和挖掘.  相似文献   

16.
高等工程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思考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中国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必须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但是,当前工科院校创新教育存在诸如人才“基本功”不够扎实,“知识面仍显狭窄”,教材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对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存有缺陷等等问题。对此,作者提出了努力拓宽学生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创新型学习方法、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推进个性化课程体系、探索按大类培养的宽口径专业教育模式、注重学生在学期间的研究和训练、培养工程意识和综合能力、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氛围和环境、探索开放性人才培养模式等对策。  相似文献   

17.
职业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更应该通过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把它作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主要途径。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历史较短,对高职教育的理论研究还很不够,认识模糊,阻碍了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为此,深入地对高职教育理论的探索与研究,特别是加强对高职教育的价值取向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强国视域下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核心要义,应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三个方面全面提高高等学校的质量。同时要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高水平。高等教育质量是核心,高等教育水平是标志,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达到质量与水平的辩证统一。应建立多元质量观、内生性质量观、创新性质量观、人本质量观、精英质量观,同时要建立时代水平观、特色水平观和开放水平观。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迈入WTO的大门,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与发展机遇.高教战线必须树立新观念,明确新思路,推出新举措,才能在国际化教育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并在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中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20.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摇篮。由于中心城市在国家或地区城市化建设中的引导和辐射功能 ,因而在国家或地区现代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高等教育基于其在为城市经济社会进步提供知识保证和人才支持、促进教育相关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扩大城市规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对于提高城市综合实力和推动中心城市现代化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独特的意义。一、中心城市高等教育的功能与作用在现代城市发展中 ,尤其是基础教育普及程度很高的中心城市 ,高等教育发展对中心城市发展的功能与作用突出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发展作为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基础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