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话题由来] 同学们对自己的家乡一定很熟悉吧?假如有客人要来游玩,你会怎样介绍家乡风光呢?当然,介绍景物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按时间顺序介绍景物变化,也可以按“移步换景”的方法来介绍各处景物。然而,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来写景,将景物描绘得有动有静,却是写景的一个基本要求。试着想一想,如果你笔下的景物,只动不静或者只静不动,那该多单调呀。请看以下写景片段。  相似文献   

2.
南朝梁代的王籍有诗《入若耶溪》,其中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是历代传诵的佳句。在这首诗里,诗人本来着意写“静”,却从“动”处着笔,通过耳闻“蝉噪”“鸟鸣”之有声,淋漓尽致地渲染出“林静”“山幽”之无声,用喧闹写寂静,以动衬静,响中  相似文献   

3.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这首《过香积寺》诗同《田园乐七首》、《鸟鸣涧》、《积雨辋川庄》等诗篇一样,是作者后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诗人在描写闲静孤寂的景物中,流露了对现实非常冷漠的心情。其艺术特色表现为: 一、动静结合。“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写古木参天的丛林中,杳无人迹,可见深山之荒僻与幽静,忽然“嗡嗡”的钟声在深山中缭绕,使本来就很寂静的深山显得越发安谧。前句写静,后句写动,以动衬静。“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意思是泉水由于受到危石的阻挡,发出了沉的响声,照在青松上的阳光,由于山高林密,气候阴凉,给人寒冷的感觉。“咽”写出了泉水在嶙峋的岩石之间流动所发出的幽咽之声,如此低微的声音诗人居然能听到,可见深山之“静”;阳光照在松林上给人冷的感觉,可见深山之“幽”,前句写动,后句写静。刘熙载《艺概·诗概》中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王维深谙此道,静之精神写不出,以声写之。且看他的其他诗作:《酬诸公见过》“雀噪荒村,鸡鸣空馆”;《鹿柴》“空  相似文献   

4.
周波晓 《初中生》2002,(28):18-19
在绘景式的记叙文里,写景状物是文章的主要内容.要写好景物,使景物具体、形象、鲜活、情景交融,除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善于变换角度外,还要注意动静结合,化静为动.  相似文献   

5.
王国维认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王维诗中动静相衬,特别是以动衬静构成的意境美,是他在诗歌艺术上有别于其他诗人的最突出的特点之一。王维和盛唐其他诗人一样,前期也写了一些关于游侠、边塞的诗篇,体现了那种“行神如空,行气如虹”的劲健之美,此时,诗人已开始注意到以静衬动的艺术运用。而后期的诗,则主要是写隐居终南、辋川闲情逸致的生活,即山水田园诗。这时,诗人对以动衬静、静中有动的艺术运用已得心应手,炉火纯青。  相似文献   

6.
动以养形静以养神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学术流派,但就其主要模式则可以分为“清静养生”和“运动养生”两种,动与静,截然相反,欲求长生之道,到底应以静为主,抑或以动为主?历代养生家众说纷纭。余认为动与静是对立统一的两种养生方法,古人早有“动以养形,静以养神”之说,方法虽然不同,但目的则一,均为促进和恢复机体气血流畅和平衡。  相似文献   

7.
裴晓红 《语文天地》2014,(32):21-22
语文课堂教学并不是越热闹越好,有时,在语文课堂上适度布设静“场”,能产生为不教之教的效果。陕西师大张熊飞教授在反思探究教学法中强调训练的基本方法为“动手做,动眼看,动耳听,动口议,动情读,动笔写,动脑思”。尽管这些方法都着重了一个“动”字,但我们知道,从哲学上来讲,“静”是相对的,“动”是永恒的。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什么是“静”呢?笔者认为,在这个训练过程中,“动脑思”是“静”的根本表现,且“动脑思”是这个过程核心。  相似文献   

8.
习作教学要就具体的习作话题做文体区划,在此基础上确定与学情相契合的教学目标和核心习作知识,设计不同的“写作支架”,帮助学生克服习作难点。具体策略有:写人类习作,以程序支架“写出‘人’的特点”;记事类习作,以元认知支架“把‘事’写具体”;状物类习作,以例文支架“把事物写生动”;写景类习作,以策略支架“把景象写有序”;想象类习作,以问题支架“让想象有创意”。  相似文献   

9.
复式教学课堂“动”“静”的相互促进作用是多方面的,自动作业的设计往往也是牵制复式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之一。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以“动”(直接教学)为着眼点来安排“静”(自动作业),也就是说“静”不是单纯地为了“静”而静,“静”要为“动”服务,要为“动”搭桥铺路,通过“静”使“动”得以深化。 我们平时把“静”分为动前“静”和动后“静”两种,在课堂的直接教学内容确定之后,动前“静”和动后“静”的自动作业安排也不应相同。 一、动前“静”要立足为“动”做准备。如在教《我的弟弟》一课时,直接教学前自动作业安排为,默读课文,思考并准备回答下列问题:①弟弟为什么叫小“萝卜头”?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②弟弟每天是怎样上学  相似文献   

10.
叶继红 《教育文汇》2006,(10):50-51
绘画是一门视觉艺术。画家运用手段去描摹瞬间时空,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可视”的形象,是一种特定的时空印象,是凝固的时空。而在这凝固的时空里,中国绘画又能创造出以静为动、以动写静、动静结合、相互转化的意境。  相似文献   

11.
《小小的船》是一首写景的诗歌,作者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夜空的美丽景色。以“闪闪的”、“蓝蓝的”等词语从动、静两方面描绘了一幅万里蓝天、群星闪烁的动人画面。诗歌语言优美,韵律协调,是一篇深受儿童喜爱的传统课文。根据教材的特点,我扣住以下三个步骤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以写简单记叙文为训练重点。写记叙文往往离不开描写景物。怎样指导学生描写景物呢?当然方法很多,凭借课文指导学生写景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在学习课文《草原》时,我作了以下的写景指导: 一、写景要仔细观察老舍先生的《草原》描绘了内蒙大草原的美丽景色。由于作者观察入微,文章活泼感人。写出了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种感受,让你觉得亲临那“碧绿的草原”,呼吸那“清鲜的空气”,欣赏那“柔美的线条”,采摘那“白色的大花”  相似文献   

13.
一、“动”、“静”搭配的科学性 有“动”有“静”是复式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动”“静”搭配,包括年级、学科的组合方式,每个年级各自的“动”“静”组合状态,年级之间的“动”“静”搭配形式和内容,课堂教学的“动”“静”流程等。这些决定着课堂教学的全局,对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动”“静”搭配科学化的目标,是要体现出知识传授,能力训练的递进性,无论“动”或“静”,着眼点要侧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复式教学具备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潜在优势,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动”“静”安排必  相似文献   

14.
“动静结合”手法,是一种文学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形成形象在意境中的和谐统一的手法.而数学中的变量与常量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动”与“静”的关系,两者相互映衬,构成某种情境.  相似文献   

15.
动静互衬。动静互衬 ,即我们常说的以动衬静、以静衬动的写法。前者如《老山界》里写夜宿老山界的一段 :“除此以外 ,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 ,极远的又是极近的 ,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 ,像春蚕在咀嚼桑叶 ,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 ,像山泉在呜咽 ,像波涛在澎湃。”此段写夜晚山上的静 ,就用了一组排比兼比喻的句子 ,以“不可捉摸”的声响加以反衬。后者如“石壕吏”的结尾部分的“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 ,是以夜之静反衬老翁泣声的分明、悲苦 ,令人不能不对他深表同情 ,同时 ,也激起了读者对残忍小吏的憎恨。哀乐互衬。如“孔乙己…  相似文献   

16.
初中生普遍对写作有畏难情绪,而且对如何写作也是没有方法可遵循。景物描写是初中生写作训练中重要的版块。本文重点引导孩子掌握懂得写好写景作文的保障就是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引导孩子学习掌握写景的技巧方法,解决写景写什么——典型景物和景物特征(写典型),写景怎样写——写生动和写立体,为什么写景——写深刻四个层面的问题,系统地指导学生进行景物写作,授之以渔。  相似文献   

17.
[话题聚焦] 描写景物,如果只是写出景物静止不动时的颜色、形状等,景物就成了单纯的“静物”,显得呆板,没有生气。所以,要想使景物有灵气,有神韵,吸引人,就要让“静物”“动”起来,写得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并且用你的眼睛、鼻子、耳朵,把看到  相似文献   

18.
这次作文的话题是“早晨”,“早晨”就是我们展开说话的范围和依据。“习作要求”中说,“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人、景或事写下来”,可见,习作的可选范围是十分广泛的。你喜欢写人就可以写人,你喜欢写景也可以写景,你喜欢写事还可以写事。一句话,你喜欢写什么,只要是你印象最深的,有把握写好的就可以写。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课堂“动”、“静”的梳理与分析,明确在音乐教育中,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与体验等内在的“动”态才是十分关键和至关重要的。“内外兼静”、“内静外动”的教学状态应予以扬弃;“而内外兼动”和“内动外静”的课堂教学状态与境界则是应予以提倡和肯定。  相似文献   

20.
崔同沛同志在《复式教学“动”“静”观》(载《江苏教育》小学版去年十月号上)一文里,就复式教学中的动静搭配问题提出了一个观点:“动”是为了“静”。这个观点,笔者不敢苟同。崔文谈了五个问题:一、“动”为了“静”,二、“动”中见“静”,三、“静”中求“动”,四、“动”“静”互补,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