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蔺效玲 《孩子天地》2016,(7):163-164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的把握和定量的刻画,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也为其他学科提供语言、思想和方法,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学科。影响一节成功的数学课的因素很多很多,比如:课堂的氛围、教师的讲解、习题的设计等等。在这诸多的因素中,习题的设计这个因素是非常关键的,因为从数学课的特点来看,习题就是贯穿课堂的各个环节之中,贯穿整个数学课堂的始终。好的习题的设计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因此,习题设计的  相似文献   

2.
<正>1.点状习题线条化。在实际数学中,很多习题往往因为缺乏点睛之笔,从而导致习题功能的弱化和学生知识获取的片面。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生学情和教材内容,对有关习题进行画龙点睛,从而拉长练习的线,拓展习题练习的有效性。2.静态习题动态化。如果习题大多以静态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核心问题为导向,引领学生深度思考,既能使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又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问题,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从巧设“并列式、聚焦式、层次式”问题的视角,对深度学习的宽度、深度、高度进行透彻探析,旨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关键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为了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多带领学生参与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从而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有所感悟、有所积累、有所提升.文章在探究运算法则时,以发展学生、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为导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归纳、应用等学习过程体验运算法则形成的全过程,从而有效地提升教学效能.  相似文献   

5.
正一、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主动学习1、构建空间,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把教学活动安排在一定的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之中,可以引导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积极进行问题情境之中,自觉地思考问题,主动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如教学"10的加减法"时,课前安排这样的情境:电脑演示"小鸡吃食"的动画故事情节(有一个小朋友拿出两个食盘喂小鸡。出现了左盘4只,右盘6只),鼓励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要求学生根据这个画面提出问题,并列式计算。这个问题提出以后,学生就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数学解题思维是指小学生面临某个数学问题时所作出的对问题答案、现象的解释或动作,及从中暴露出的思维结构和认知风格。小学生数学解题思维与成人的思维方式有着很多不同,它受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具体表现在:1.个性因素。不同的个性会产生不同的思维结果。有些孩  相似文献   

7.
郭祥萍 《考试周刊》2010,(47):90-90
问题作为数学学科知识特点和学习要求的具体体现,在学生学习知识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数学是问题知识的教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建立在有效问题教学的基础之上。新实施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对当前数学教学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指出:“要善于抓住数学知识的内在特性,实现数学问题与学科知识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8.
<正>新课程标准里提出三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而情感、态度、价值观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强调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是新课改的又一亮点,要求学生提高数学学习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因此,数学教学中应关注和开发非智力因素,我们不能忽视作为非智力因素的一种——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一、自我效能感的概念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自我效能感通过  相似文献   

9.
刘尧梅 《考试周刊》2010,(43):84-85
课堂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因素,在初中数学数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载体作用,是教学活动有效开展、学生学习基础知识、教师教授学习技能的重要阵地和主要活动场所.是育人的主渠道。心理教育学实验证明,只有实现课堂教学要素的有效配合,才能实现教学效能的有序提升和促进。但长久以来.由于受到片面追求升学率教育思想的影响和制约,教师经常采用的是单一的、强制的、灌输式的“题海教学”战术,未能将课堂教学活动中各活动要素进行有效协调.  相似文献   

10.
正在新课标下,初中数学的教学效能的提升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得法"。许多学生在课堂上十分用心,下课后也能够积极复习,但学习成绩却一直难以提升,究其原因就是解题能力不足和解题方法不合理。而学生的解题能力一直作为其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的重要体现,因此,在初中数学中加强解题方略的研究,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对其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质量都是很有必要的。一、注重审题的教学,做好解题第一步相对于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审题在学生和教师的眼中的  相似文献   

11.
当今社会,人类从"独白时代"走出来,进入"对话时代"。在这个全球对话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教师呼唤,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着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力"。而学习,是与知识的对话、与他人的对话、与自我的对话,通过与多样的思想碰撞,产生并雕琢自己的思想。因此,没有对话,学生的学习不算真正发生。  相似文献   

12.
<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材是块起跳板。细细琢磨这句话,的确很有道理。尤其是数学教材中的例题,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建构新知体系,而且可以由此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对教师来说,要想让学生把握例题,就要引导学生熟悉题目结构,从思维上掌握解题策略。也就是说,例题教学不能照本宣科,就题议题,需要进行变式处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一、改变条件,促进自觉比对教材中通常都为例题提供了非常详细的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13.
<正>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两种极端的做法:一种是课堂教学就是抽象地研究数学,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应用,而是单纯地为了掌握数学知识,数学教学严重脱离学生  相似文献   

14.
"国标省考县聘校用",是一种全新的教师聘任途径,近几年,我校通过这种途径相继吸纳了一批新教师。这些新教师不少是非师范专业毕业,即使部分师范专业毕业的也鲜有实习和见习的经历,岗前也少有专业培训的机会。那么,作为一名新教师,该怎样尽快进入角色,担当起学科教学的重任,早日成就自己的教育梦想呢?笔者就小学数学这个学科谈谈新教师课堂教学入门的"三步曲"。一、做好"三读",打下基础先读《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  相似文献   

15.
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教"与"学"两个方面。传统的教学,往往是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教师不断地讲,学生不断地听,学生没有自学教材和主动思考问题的时间与机会,学生只能被动地记忆教师的思路和知识点,学生用记忆教师的讲解代替了知识形成过程的思维。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谈谈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一、认识"学"的重要性,教师要克服不放心的心理弊端  相似文献   

16.
正在数学教学课堂中,充分引导学生读、议、练、小结,在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在议的过程中解决问题,通过练习巩固问题,通过小结形成规律.将教师讲变为学生讲,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中,坚持"五导"法教学,即"导读,导议,导讲,导练,导结".不仅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具体作法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我对"二次根式"复习有如下的构思.一、学情分析二次根式是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后续内容,对这部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学生普遍自我感觉比较"满意"和"放心";而作为教师,从平时课堂教学和作业批改中发现:不少学生不能准确把握概念和相关计算要求,对运算法则使用的前提条件容易疏忽,特  相似文献   

18.
正在素质教育和创新思维观念的催化下,在以学生主动学习为前提、自主学习为途径、合作学习为形式的新思潮的促使下,"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任务驱动型课堂强调在以小组合作学习为指导思想,它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为主导,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边讲边练",以教定学的被动式教学模式。"任务驱动型"课堂创造了以学定教,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19.
科学研究表明:传统的行为参与学习方式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发展,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自主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思维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因此,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相似文献   

20.
“主题式学习”的选择和应用,能够为学科教学带来更多正面支持。作为数学学科教师,需要建立“主题式学习”意识,利用多种手段展开“主题式学习”信息搜集整合行动,为学生推出鲜明的“主题式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发掘教材、知识梳理、活动组织、对接生活,都可以创造更多主题信息来源,教师对多种信息进行整合优化,能够理清主题设计路线,也能够创造更多“主题式学习”活动契机,满足学生学科学习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