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处理好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在我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无论是从教育的内容、社会的发展,还是当代大学生个人的成人、成才等各方面考虑,对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培养都是必不可少和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不但与社会生活紧密相关.而且与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有密切关系。在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中,一般是从认知开始,沿着知、情、意、行的程序发展,最后形成习惯。我们在工作中尝试着以心理教育为基础对学生进行道德养成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4.
宋英 《甘肃教育》2008,(22):35-35
对孩子的教育,要从小抓起,这已深为广大教师和父母所了解,可是应抓什么呢?怎么抓?各人有各人的答案。我认为从小注意开发幼儿的智力固然重要,  相似文献   

5.
杨云贵 《云南教育》2007,(11S):47-47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其他任何教育所不能替代的。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之一,对人的一生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倡导“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一个具有较高素质的人,应该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在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业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和自觉行为。所谓“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师将学科中的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巧妙地融合,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心理健康教育和品德教育同为德育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道德品质是思想认识的表现形式之一,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思想认识,就会遵循这种思想所认可的道德规范.俗话说:人无品德行之不远.一个品德低下的人不可能有高尚的思想,没有高尚的思想也就不会成就一番大事.  相似文献   

8.
思想道德素质是人才素质中最重要的素质。由于过去道德教育的错位和目前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青年大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难以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必须人社会主体文化建设、个体道德人格建设和道德行为规范等几个方面着手校正。  相似文献   

9.
<正>一、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新的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所以,教师不仅要是一名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是学生思想的塑造者。让每一位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走路就是指要尊重学生,平等相待。学生都喜欢和蔼可亲的老师,愿意和他们交往,也愿意听他们的教导,接受他们的教育,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他们往往有一种自卑心理,所以,作为教师,首先应尊重学生,坦诚相见,师生情感越融洽,越和谐,学生就越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如我班上有一名学生,他学习、纪律各方面表现都很差,经常迟到、旷课,不和同学们一起玩,但自尊心又特别强,身上有不少坏毛病。平时要是谁说他一句不好听的话,握起拳头就想打架,同学们也都不愿意和他在一起玩。我注意到他的这些特点,就经常主动找他谈心、聊天,  相似文献   

10.
养成教育是一种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教育,它是依靠教育者的长期训练,使学生养成健康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学生道德品质差的主要原因,在革命斗志弱,不识别好坏对错,不重视学习,不遵纪守法,荣辱感差,不尊敬父母、长辈和导师等方面比较集中的体现。在上述方面学生常常出问题,经常闹事添麻烦,在学校对教师,在家庭对父母,在社会对公家造成损失。在教育这类学生的时侯首先要全面掌握好他们的心理状态。这样,班主任才能够有效的做好对道德品质差学生的教育工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吴春燕 《天津教育》2014,(10):29-30
现代教育对人才的培养进一步确定了着眼于全面的高素质人才。一个优秀人才最为重要的就是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工作者要思考如何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良好道德品质的合格人才,我通过认真学习《教育心理学》,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最近看一本书——《校园悲剧启示录》,这些悲剧向全国的父母和教师乃至整个社会敲响了警钟,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教育的核心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健康人格。教书育人是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只教给知识,不塑造其心灵,就培养不出合格的人才。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任务就是在提高学生各种能力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品德修养。如果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会使品德学科课堂教学如鱼得水,也会使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育才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4.
要想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我们就要加强品德教学研究。在品德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生活,灵活使用课本;时刻留心学生的行为细节,及时进行纠正;通过辨析学生行为丰富学生道德情感;积极让学生参加品德践行活动,以内化学生的品德行为。  相似文献   

15.
探讨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机制,不仅是揭示学生道德发展规律的需要,而且也是针对性地开展学校道德教育并提高其成效的需要。本文在对道德内化和道德外化的重新认识和明确界定的基础上,通过考察学生道德品质形成过程的不同观点,构建了一个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内化——外化交替转化模型,比较全面和真实地揭示了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6.
德育是我们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教育工作中起统帅作用,只有加强德育工作,才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使他们自觉地按照社会和国家的要求发展和完善自己,最终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7.
从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角度谈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进行养成教育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仇惠珍 《考试周刊》2014,(44):176-176
正校园里一些不文明不道德的现象随处可见,如随地吐痰、口出脏话、破坏公物、浪费粮食、乱刻乱画等,给老幼病残让座的光荣传统也被某些人抛至脑后。面对这些现象,我们不禁思考:在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今天,我们的教育不能局限于提高青年一代科学文化素养,更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社会公德意识。社会公德是社会生活中最简单、最起码、最普通的行为准则,是维持社会公共生活正常、有序、健康进行的最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语文学习的总目标之一:“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这强调了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品德的重要性。那么,作为语文学习一大组成部分的课外阅读在这个方面究竟能起多大的作用呢?为此,2004年11月份,笔者在所任教的中学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笔者首先选取以下同学作为词查对象:本校初中三个年段中在初中阶段获评校级以上“三好生”的同学(A 类)和受学校政教处批评、处分的问题学生(B 类)各60名(其中初一15名、初二20名、初三25名)。然后设计了调查问卷,让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