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中学作文评改的现状 作文的评改,传统的做法是教师评,教师改。教师费时费力地全批全改、精心评改,而学生拿到评改后的作文,却只是扫描一下作文的分数和评语,随即就把作文搁置在课桌里了,很少考虑教师在作文评改中为什么这样评改,等到下一次写作练习,摊开纸、笔,学生依然无从下手。如此循环,形成了目前众所周知的中学作文教学现状:教师的“高耗”与学生的“低能”。  相似文献   

2.
刘淑芸  徐艳夏 《教师》2008,(20):36-37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而作文评改教学更是令语文老师头痛的一件大事。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评改文章的实践中学习作文之法,历来受到文人们的重视。清人唐彪说:“文章不能一做便佳,须频改之方入妙耳。此意学人必不可不知也。”可见文章“入妙”是“频改”的结果。目前,作文评改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绝大多数老师选择的教师评改,另一种是学生评改。实践证明,单一的教师评改,虽然教师付出的很多,但是收效甚微。这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教师背着学生改作文是“徒劳无功”。而让学生自己评改作文的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作文评改是语文教师头痛的问题之一。为既解放自己,又关照学生,评改作文可以采用三种方式:教师自己一 “懒”二“踢”的粗放式评改;家长“一对一”的精批精改;学生发挥主动性的“自批自改”与“互批互改”。  相似文献   

4.
陈霞 《现代语文》2014,(10):133-134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对学生习作指导的延伸,是教师引导学生对习作进行再次认识和表达的过程。它体现了作文教学不仅仅是教给学生写作方法,还要让学生学会评改的理念。然而在作文教学中,不少老师只重视学生“落笔”前写的指导,忽视学生“成文”后的推敲与评改,殊不知,这正阻碍了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那么,如何优化学生作文评改的环节呢?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就是评改。只练不改不评 ,达不到训练目的 ;抽查评改 ,又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均衡发展 ;全批全改 ,对教师是一种负担 ,且主要工作由教师承担 ,缺乏学生自己的活动 ,效果欠佳。近年来 ,有不少同仁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评改方法 ,给作文评改提供了一些新思路。在此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 ,在素质教育和合作学习理论的基础上 ,归纳一种作文评改的创新做法———合作型作文评改法。一、构建“合作型作文评改”的外部条件1 做好学生写作水平的全面调查与测试影响合作型作文评改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生个体的知识储备和语…  相似文献   

6.
《河北教育》2007,(12):11-12
案例中两个教师的评改,呈现出了作文评改“从老到新”的实际走向:由精批细改型(教师2评语)到鼓励性作文评语型(教师评语)。两者各有所短,前者由于“专业术语”多,有固定的套路,评语大而空,学生不喜欢看;后者对学生的“表扬”多,学生很喜欢,但这样的评语和作文本身并无多大关系,除了鼓励外对提高其作文水平没有实质性的帮助。那么,如何才能使作文评改既让教师省时省力,又能行之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作文热情、提高作文水平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四个提倡”出发去探索科学而实用的评改方法,从而夯实习作评改之路。  相似文献   

7.
一谈起作文的评改工作,许多教师立刻就皱起了眉头,大叹辛苦!教师包揽了作文的评改工作,做了作文评改“全保姆”。叶圣陶曾经说:“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过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为此,我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尝试让学生参与到作文的评改工作,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的基本步骤是:教师导——学生写——教师改。教师对学生习作进行评改被视为不可改变的定规,有谁违反这一“定规”,让学生自己动手评改作文,则被认为是不负责不敬业,是“懒”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这里所说的作文评改,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自己日常作文进行评改。它包括学生自己给自己的作文进行评改,也包括学生作文之间的互评。它是新课标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思想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10.
2009年10月,我参加了学校实施的“作文互评互改”课题研究实验,下面就谈谈教师指导学生互评互改作文的具体方法。 一.评改前教师要作示范评改,让学生掌握评改的标准和方法,并统一、规范评改符号。  相似文献   

11.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近几年,许多教师都在尝试通过互动式作文评改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评改兴趣,提高学生习作水平。它改变了以往教师在讲评课上“一言堂”的局面,使学生参与到习作的评改,真正落实“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精神。  相似文献   

12.
张志智 《时代教育》2006,(12):120-120
作文评改历来是教育工作者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小学生作文自评自改是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一条好路子,它打破了传统作文评改模式,取代了教师“全批全改”的全承包制度,有利于改变学生“坐等分数、读评语、听讲评”的被列习惯,能唤起、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是提高学生作文批改能力和写作水评的有效途经。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的基本步骤是:教师导——学生写——教师改.教师对学生习作进行评改被视为不可改变的定规,有谁违反这一“定规”,让学生自己动手评改作文,则被认为是不负责任不敬业,是“懒”的表现.其实让学生动手评改作文,可谓益处多多.让学生动手评改,本身就是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如果对所学知识掌握的不扎实不全面,那么进行评改时便会感到力不从心或无从下笔.评改中,面对习作,学生必然要对有关知识进行回忆整理,使其将积淀的知识发挥出来,在实践中真正地得到巩固,进而掌握.这样,作文评改就不仅仅是对面前习作的增删改留,而且变成了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复习巩固.因此,让学生动手改作文,不仅不是不负责任,“懒”的表现,反而不失为学生进行综合训练,提高教学效益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然而现实中的作文教学,往往是“教师命题学生写,学生作文教师改”。作文评改一直还是广大教师肩上的重荷。教师精批细改,学生却不屑一看,教师的辛勤劳动常常成了无效的劳动,而要真正做到教师与学生“面对面”批改,时间不允许,效率也不高。如何才能提高作文评改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点评法,是传统的语文教学的主要方法。近年来,我将点评法用于高年级的作文评改,是行之有效的。这“有效”至少包含两点:一是学生写作能力提高快,二是教师评改作文费力少。其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赞语式点评。作文评改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学生研究自己作文的兴趣。凡是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有时批语写个“好”或“优”,批上一句“进步可喜”,学生往往会因此而“喜气洋洋”,为之一振,进而他们就会饶有兴味地去研究自己的作文了。学生的作文,教师要以极大的热情去发现其闪光点,给予切实诚恳的赞语。二是诱导式点评。点评作…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向来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作文评改又是制约语文教学发展的瓶颈。以往的作文评改常常是教师费尽心血,学生心灰意冷,缺乏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无视学生作文评改的主动作用。笔者根据“主体参与式学习”、“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理论,结合当前高中作文评改现状及高中生特点,以作文评改能力梯级发展为序,  相似文献   

17.
作文难,评改作文更难。多少年来,教师累死累活,朱批满篇,学生简单机械,敷衍塞责,作文教学难见起色。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站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高度审视,可以明显感到,许多教师的作文评改在策略上存在多方面的缺失。这种评改策略的缺失,实际上影响着学生作文的全过程,从更广的角度看,其影响甚至还要超出作文教学本身。科学调整评改策略,切实提高作文教学应该成为每个语文教师的一种理念、一种能力和一份责任。  相似文献   

18.
对于作文评改,历来众说纷纭。主张精批细改的有,主张多就少改的有,主张精批与略批相结合的有等等。但不管怎么说,都没有从本质上体现新课程标准所强调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意识和主动精神。传统的作文批改主要是师生间背对背的评改,学生只见结果、不见评改的动态化过程。大多数学生对老师的细改“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教师苦不堪言,学生却收效甚微。为此,必须变背对背评改为面对面评改,变教师单向批改为师生双向交流,变被动接受教师的批改意见为主动采纳的方略。变教师一锤定音为小组民主评议。这样,才能从本质上改变作文评改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黄国华 《现代语文》2010,(12):143-144
学生的作文写出来以后,批改作文是令许多语文教师感到头疼的一件事,原因是费时多而收效低。作文评改是一次作文过程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最终“裁决”。有的教师很不重视这一环节,往往不痛不痒地写上几句评语,或者只打一个分数了事,殊不知这种做法大大挫伤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一提起作文教学中的“评改”,有人会认为,“评改”应该让学生在互评互改中去完成,这样才能做到“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可以形成学生“改”的能力以及修改文章的习惯。甚至有的教师会因为批改作文太耗费精力,便以“让学生在评改文章中得到锻炼”为借口,自己则因此少改作文.不改作文,让工作变得轻松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