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汉合校刍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新疆的“民汉合校”改革方兴未艾,其合理性在于能尽快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沟通能力、但也对传统化有所冲击。政府应采积极措施来推动少数民族教育,使民汉之间相得益彰、共谋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地处新疆东南部,北横天山,南峙昆仑,是进入新疆南部的门户和开发建设南疆的“桥头堡”,辖八县一市。“巴音郭楞”系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流域”。  相似文献   

3.
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和生产生活特点的限制,各民族呈现出大分散、小聚居的状况。民汉合校是中央和新疆政府为了新疆长远发展以及推动新疆少数民族基础教育水平的提高,而采取的一系列特殊政策、  相似文献   

4.
民汉合校的核心目标,是在民族学校与汉族学校合并的基础之上实施双语教育,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质量,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共同发展,使各民族达到文化、心理、情感上的融合。达到这一目标,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双语教学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6.
《考试周刊》2016,(31):6-7
新疆民汉合校小学重视加大教育信息技术设备投入,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但仍然存在某些教师对学校教育信息级技术认识不到位,信息技术骨干教师缺乏,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偏低,培训不够等问题。要着力引导民汉合校小学教师更新观念,开展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培训,加强教师信息化专业的研究,民汉结对帮扶,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民汉合校对提升双语教育、教学质量起到很大的作用。认识它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有利于促进民汉合校教育教学改革。基于此,从六个方面对民汉合校的优势进行分析,同时提出问题所在,以期为南疆双语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新疆中小学民汉合校学生人格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汉合校是新疆发展少数民族基础教育乃至提升新疆整体教育水平的指导方针。学生是民汉合校的关键体验者和事实受益者,他们对民汉合校的意识倾向;合校后民汉学生认知风格、学习动机、兴趣、性格、能力等人格特征方面的变化,直接决定民汉合校的实践价值。本研究就此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9.
民汉合校后,新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对学校的汉语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利用合校后学校独特的环境资源、教学资源,成为汉语教学中出现的新课题。本文就此提出以下几点思考和想法。  相似文献   

10.
2004年5月,新疆乌鲁木齐市政府决定将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与乌鲁木齐市第五中学合并,成立民汉合校的新的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学校成立后,经过短短7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汉合校的一个成功范例。如今的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校园环境幽雅,花木扶疏,绿树环绕,桃李满园,处处散发着浓郁的  相似文献   

11.
民汉合校就是在一个学校里,既有汉语班,也有当地民族语言班,同时使用汉语和当地民族语言进行教学的学校。在这种管理模式的学校里,民汉教学的老师和民汉的学生,都可以相互地交流,更深一步地了解民族文化,这样提升了老师教学的能力,为当地学生创造一个很好的双语学习的环境,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在国家支持大西北发展的背景下,少数民族学习汉语的热情非常的高涨,他们非常迫切地需要消除语言障碍,得到更好的教育。民汉合校的建立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新疆地区的民汉合校就发展得很好,对于当地的学生的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在这个大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汉合校是必然趋势。此文分析了一下民汉合校下的小学,他们的双语数学的教学问题。  相似文献   

12.
民汉合校是民汉杂居地区学校的一种特殊管理模式。民汉合校之所以受到重视,主要是由于新疆少数民族教育水平还较低。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喀什市所在的民汉合校通过亲自登门采访和问卷调查的方式来分析了建设民汉合校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此情况提出了自己的相关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民汉教育发展的差距越来越明显,民汉合校和汉语系学校教育发展不均衡,而不均衡的主要原因是双语教师队伍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天山区教育的发展。文章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给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德"治教——法制基础上西部民汉合校管理之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教育的发展客观地要求高校将“德教”的理念寓于学校管理中。“德教”具有三个特征:时代性、指导性、规范性。在民汉合校实施以“德”治教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故而应从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改革课程授课方式、管理学生应尊重学生个性等途径实践“德教”以完善学校管理。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乌鲁木齐市某中学为例,具体分析了乌鲁木齐市民汉合校后的变化。通过对民汉教师、民汉学生、民汉师生的调查,更加深入了解了民汉师生的思想情况。同时,本文简要概括了民汉合校后的成功与不足,以求能给新疆民族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并且能够成功推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6.
昆仑山下、大漠之缘、古丝绸之路上悠远的驼铃声以更加优美的旋律,回荡在这片古老而广袤的大地上;奔腾不息的车尔臣河,以宽广的胸怀哺育着两岸勤劳朴实的各族儿女。如今民汉合校的强劲东风,使新疆且末县的民族团结之花开得更加婀娜多姿。且末县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昆仑山、阿尔金山北麓,总面积14.025万平方公里。全县现有人口62000多人,由维吾尔、汉、回、蒙、藏、满等13个民族组成。其中维吾尔族占76.12%,汉族占23.6%。该县虽地处偏远,但民风淳朴,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唇齿相依,安居乐业,安定团结,…  相似文献   

17.
民汉合校作为民族教育的一种办学形式,在民族基础教育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一所典型的民汉合校完全中学的各族教师调研,详细分析民汉合校中教师专业成长现状,提出了建立“学习共同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民汉合校作为民族教育的一种办学形式,目标在于培养“民汉兼通”人才。通过对一所典型的民汉合校完全中学的教师调研,了解民汉合校的办学形式与少数民族教师专业成长之间的关系,以期为达到民汉合校政策和少数民族教师成长双赢的目标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藏区民族团结是我国民族工作一个特别的重点。依据群际接触理论,考察藏区一所民汉合校师生交往情况,研究发现:学校管理呈现"民管民""汉管汉"的现象;汉族教师和藏族教师在工作、生活领域交往较少;师生交往侧重关注教学等工具性目标实现,忽视学生作为个体的"人"的价值关怀;混合编班的不同民族学生建立了良好的族际友谊;民族班与混合编班的学生有交往的动机。因此,需要逐步推进民汉合校管理一体化,构建公平、公正的管理制度,搭建促进不同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  相似文献   

20.
校园文化的重中之重就是校园精神文化,它既是一个学校的支柱,又是学校培养学生的重要途径。拟从和田地区民汉合校的角度来研究中小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时代意义,并在研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调查分析了和田市五中名校长工作室的成员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的特点及具体实践,对其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使和田地区校园精神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