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商洛学院学报》2019,(6):35-40
以大蒜浸提液和龙眼葡萄汁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的葡萄酒发酵工艺,在20℃~25℃条件下,发酵40 d,酿制大蒜葡萄酒。前期发酵中,添加不同量大蒜汁,以泡沫生成状况考察其对发酵的影响;后期发酵中,采用感官评定确定葡萄酒发酵最佳的大蒜汁添加量、加糖量、酵母加量及发酵液的pH;发酵完成后,使用壳聚糖对原酒进行澄清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发酵前期最佳大蒜汁添加量为1.5%;发酵后期最佳工艺在pH5.5条件,添加7‰的活化酿酒酵母,10%蔗糖和5%的大蒜汁,此时酒香浓郁,蒜香适宜;当澄清剂壳聚糖的使用量为1.25 g·L-1时,对色泽的影响小,有最好的澄清效果。所酿制的大蒜复合果酒,酒香浓郁,蒜香清雅。  相似文献   

2.
温度对浓香型白酒发酵生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控温发酵与传统发酵方法进行对照试验, 检测不同发酵期糟醅中酵母菌、兼性厌氧细菌的数量和乳酸、已酸的生成量. 发现在发酵初期控制 较低温度, 可以使酵母菌成为优势菌群, 抑制乳酸生成. 在发酵中后期控制较低温度, 可以使兼性厌氧细菌的数量出现两个峰值, 促进已酸的生成. 初步 解析了发酵温度对酵母菌、兼性厌氧细菌的影响, 以及酵母菌、兼性厌氧细菌的消长与乳酸、已酸的生成量的关系. 表明用换热方法实现对浓香型白酒发 酵温度进行控制可以降低乳酸生成量, 提高已酸生成量.  相似文献   

3.
<正>笔者经过实践探索,对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温度下的发酵情况"进行了创新和改进,设计并制作了实验装置,利用该装置不仅可以演示酵母菌的发酵现象,让学生观察酵母菌发酵产生的CO_2,而且可以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温度下的发酵情况,让学生理解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还可以通过改变材料和实验条件加速实验进行的速率,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直观。1实验原型与不足之处实验原型为鲁科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册生物  相似文献   

4.
叙述对果酒制作实验的两点改进:1)改进发酵装置,使实验更加便于操作、观察和控制;2)增加乳酸发酵的过程,使制成的葡萄酒更加香醇可口。还对此实验中学生通常会提出的问题作出解答。  相似文献   

5.
苹果营养醋的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苹果汁的最适发酵工艺条件及醋酸发酵过程中总酸和总酯的变化。方法:分别选择糖度为8°Bx、10°Bx、12°Bx、15°Bx的苹果汁进行酒精发酵,对发酵产品的气味和酒精含量进行测定,并以影响醋酸发酵过程的重要因素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测定了醋酸发酵过程中的总酸及总酯的变化。结果:采用糖度为12°Bx的苹果汁进行酒精发酵,酒精含量高,风味好,成本低;醋酸发酵的醋酸菌接种量为10%,发酵温度为32~34℃,发酵时间为72h,发酵后采用1~2个月陈酿,所得产品的有机酸含量高,风味好。结论:苹果汁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采用适宜的糖度和发酵条件与陈酿工艺,产品的总酸含量较高,风味较好。  相似文献   

6.
在摇瓶发酵条件下,为进一步研究谷氨酸棒杆菌的最佳发酵条件,以发酵液中谷氨酸产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方法,从温度、p H、接种量和转速四个方面,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各因素对谷氨酸产量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接种量>温度>p H>转速,其中,温度和接种量因素对谷氨酸产量影响达到显著(p<0.05)水平。谷氨酸最优发酵参数为:温度34.0℃、p H7.5、接种量5%和转速100r/min,该条件下发酵液中谷氨酸产量达到47.21g/L。  相似文献   

7.
绿豆衣中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高效的抗氧化性.通过研究绿豆衣酵素发酵过程中多酚含量和DPPH清除率的变化情况,测定不同发酵条件(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料液比、糖含量)下绿豆衣酵素的抗氧化性,以期获得绿豆衣酵素发酵的最佳工艺.在单因素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结果表明:发酵温度41℃、发酵时间34h、料液比30%、糖含量5.10g...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文着重研究用电阻抗法测量红细胞松弛过程时,悬浮介质电导率和温度对其的影响。方法:利用红细胞流变特性自动测定仪,对具有相同粘度,但电导率、温度不同的样品进行测量。结果:当悬浮介质的电导率在8~300us/cm范围内对红细胞流变特性的测量虽有影响,但关系不大。在电导率为25~260us/cm范围内所测的最大变形值与均值59.34的相对误差不超过1.1%。而温度变化引起的测量误差也均在此范围之内,结论:当选用右旋醣酐DX_(70)配制的红细胞悬浮液(电导率70~150us/cm之间)在室温(20±5)℃下,用该仪器进行测量时,其介质的电导率和温度变化所造成的测量误差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相似文献   

9.
以胜利油田井排原油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对井排原油进行馏分切割,分析了原油不同馏分对应的有机氯含量。实验结果发现:在所研究的井排原油样品中,有机氯主要存在于沸点小于330℃的馏分中,因此确定测定井排原油有机氯含量时的蒸馏温度应为330℃。通过对蒸馏设备进行改进,解决了蒸馏过程中所存在的爆沸、易凝聚和控温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手持技术探究三种不同介质中铁的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借助氢气、氧气、温度以及pH传感器,便捷、直观地测定实验过程中氢气、氧气、温度和pH的变化过程。实验数据表明:强酸条件下以析氢腐蚀为主;中性条件下发生吸氧腐蚀;弱酸性条件下,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是同时发生的。  相似文献   

11.
黄酒高产优质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正交试验法为主,对影响黄酒产量及质量的诸多因素进行了综合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黄酒产量的主要因素是用曲,其次是原料,而工艺的影响最小.生产黄酒的最佳条件为以糯米和小米为原料,选用大曲,淀粉酶和小曲为糖化发酵剂,发酵时开耙2~3次,在上述条件下出酒率达82.76%,黄酒品质的感官鉴定结果为优良,理化检验各项指标均达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2.
甜酒酿酿制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市售黄酒酒曲,以糯米为原料,采用中温发酵的原汁发酵工艺,将糯米酿制成甜酒酿.选择温度、酒曲量及是否活化酒曲等指标进行对比实验,以发酵质量(酒精度、酸度、糖度等)、口感及风味、酿制成熟时间为标准,品尝评价,从而优化酿制工艺.试验表明,采用活化酒曲工艺,有利于稳定甜酒酿酿制的质量,发酵的合适温度范围广,28℃左右酿制成熟的品质好.  相似文献   

13.
以桑葚为主要原料,以酿酒活性干酵母为桑葚酒发酵菌种,通过正交试验的研究,可以确定桑葚酒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总糖含量22%、发酵温度28℃、接种量0.1%、SO2添加量40ppm。影响桑葚酒发酵因素的主次顺序为总糖含量(A)〉发酵温度(B)〉接种量(C)〉SO2添加量(D),桑葚酒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是一种值得开发的果酒。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营养基质、温度、PH值、溶解氧、接种量等因子对虫草菌发酵生产的影响 ,并对因子的控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橄榄酒酿造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鲜橄榄为原料,去核榨汁后取汁液加入果胶酶,在50℃下水解1h。调整成分,加入高活性果酒干酵母进行发酵,制得一种橄榄酒。研究结果表明,橄榄酒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为21℃,酵母接种量7%,SO2添加量70mg/L,初始pH值3.7,初始糖度为18°Bx,酿出橄榄酒具有浓郁的橄榄味、黄棕色、酒味协调、酒度10.2度左右。  相似文献   

16.
柠檬酒是以柠檬、冰糖、高度酒液为主要原料,采用发酵法和高度酒液萃取法制成。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好发酵温度为20~22℃,各种发酵材料最佳配比为:柠檬100kg、冰糖70kg,高度酒液90kg。以柠檬酒为主要材料创作的天然、低度鸡尾酒,具有口味卓绝、营养丰富、保健功能强等特点,是一种符合现代潮流及人们健康理念的保健饮品。  相似文献   

17.
以大米为原料酿造混浊型米酒,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加曲量、加水量和糖化时间。进行正交试验,控制米酒中酒精的体积分数大约在0.07,同时结合口感和香气等感官指标确定了米酒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米酒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水量,m(大米)∶m(水)=1∶2;糖化时间为48 h;加曲量为1.5 g。经此研制的米酒营养丰富,质地均一,口感柔和,醇香适度,有特殊的米香味。  相似文献   

18.
热处理是改善和优化钢铁材料性能的一个重要手段,热处理后工件组织分布直接决定了材料的最终力学性能和使用性能.传统的热处理工艺开发多采用经验和半经验的方法,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而且难以精确地控制质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新的模拟技术的出现,热处理过程的数值模拟也随之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本文回顾了典型的热处理组织模拟以及材料力学性能预测方法,探讨了温度变化、相变及相变塑性对热处理后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并就热处理数值模拟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19.
主要对固定化酵母的条件及女贞子果酒的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正交实验法设计优化苹果发酵时酵母的固定化条件为:海藻酸钠浓度为3%,氯化钙浓度为3%,固定化时间为6h.通过对初始糖度及女贞子加入量的单因素实验得出:当初始糖度为18%、女贞子加入量为10g/300mL时,发酵速度较快且具有良好的风味.  相似文献   

20.
针对葡萄酒的质量,通过有关数据分析,运用Matlab中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主要影响指标,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得到酿酒葡萄和葡萄酒的理化指标,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它们的质量。运用相关系数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得到酿酒葡萄和葡萄酒的各项理化、感官指标及质量问题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