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珍藏着几十份电影说明书,那是我在担任沪上一家电影院业余影评员看电影时买的. 我从1974年7月参加影评组,至今已经整整30年了.我至今记得参加影评组观摩的第一部影片就是王心刚主演的<侦察兵>.参加影评组的最大好处是可以提前观看即将公映的电影,而且是免费的.1976年粉碎"四人帮",一大批五六十年代经典影片与久违了的观众见面,一些优秀国外影片也陆续上映.尽管看了不少电影,但没有一张说明书,因为那时不大有说明书与观众见面.  相似文献   

2.
胡耀邦同志鼓励电影工作者说:“坚持两分法,更上一层楼”。我拿这两句话来作本文的标题,大概没有什么不妥吧。粉碎“四人帮”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的图书出版事业恢复和发展都比较快,形势一年比一年好,成绩一年比一年大。要看成绩,本年鉴就提供了详细的统计数字,这里就不再重复了。要看出版工作的成绩还有一个简便易行的办法,就是花几个  相似文献   

3.
电影和电视有什么不同?有人答:一个在影院里看,一个在客厅里看。说得一点没错,只是还不在点子上,国外有机构早些时候就做过这样的调查,最终一个小孩的答案获得第一名:电视是在和我说话,电影是我在看别人说话。太有才了!确实,电影总是“自说自话”,而电视不同,  相似文献   

4.
50多年前在上海老西门中华大戏院附近总是出现一个小男孩,他常常盯着琳琅满目的电影广告流连忘返,他多想进去看一看啊!可是他家里没有钱。后来这个戏院一位善良的老职工让小男孩每个星期日来帮助分发电影说明书,只要不是客满,发完了就可进去看电影,就这样男孩走进了电影院,从此迷上了电影,这个小男孩就是我。  相似文献   

5.
电影是一种用摄影机“观看”的艺术,因此电影展现了摄影机“眼中”“窥看”到的世界.看电影行为本身满足了人们的窥视欲,这使电影创作中“窥视”题材层出不穷, “窥”这一特殊视角往往也被赋以特殊摄影技法.笔者就“窥”这一话题,剖析“窥”电影行为的审美价值导向并结合实例分析电影“窥”视角的艺术特性.  相似文献   

6.
对搞新闻这一行,过去我一直认为那是文人们的事。象我这样小时候只跟父亲读过几年书的人,想也没想过。可“文人们的事”,偏偏与自己有了缘份。那是1960年的事,当时我在西安某工厂里当车间主任。有个徒工星期日进城看电影,在一家五金商店门口碰到一位农民,带着柴油机零件,想找个地方修理,正蹲在那里发愁.当他问明这个老人,知道是为抗旱的大事必须赶紧修好时,便毅然放弃看电影,把这个农民带回厂里,用了一下午时间,帮他修好了。我知道后,称赞他做的对,做得好。于是,我就提笔把这事写下来,寄给《西安  相似文献   

7.
第七页回家     
我是一个在一些方面自控能力很差的人,我是说自己是那种一旦想回家就得回家的人。一次,我随大人们去离家较远的另一个村子里看一部浪漫而伤感的电影,电影写的是一对恋人,彼此深爱,一个好像死在了佛罗伦萨,另一个非常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部队的业余报道员,爱好影评写作.入伍三年来,写影评稿件不下五十篇,却都石沉大海.我曾为此苦恼过,怨恨过,并发誓今后再不写影评了.看了《新闻与写作》“影评漫笔”的文章,我找到了影评稿件不被采用的原因,主要是自己对影片看得不透,没有抓住其评论要领.失败的原因找到了,我写影评稿的信心又大了.部队看了电影《希望这不是真的》以后,我便试着写了一篇观后感《记取“失火”的教训》,寄给《电影宣  相似文献   

9.
生活需求决定媒体接触 用一部手机便可解决所有的问题,这是我理想的生活方式.出门之前,打开墨迹天气看一眼网友发布的城市实时实景就知道是不是应该带伞出门;吃饭的时候,用大众点评看看周边有哪家网友评价比较好的餐厅;想要看电影,也总会先看看豆瓣上网友的影评打分;外出旅游时,学习网友们在携程、蚂蜂窝上的游记攻略更是行前必做功课之一.  相似文献   

10.
电影院里,有“儿童不宜”,像一道无形的法律准绳,避免了很多不可知的灾难。电视没有。三岁的幼童想打开就打开了。想看什么就看什么了。他们从电视里能看到什么呢? 假设我是一个三岁幼童,某天我打开电视,仅仅在一小时之内,我看到如下镜头:  相似文献   

11.
以《我在故宫修文物》为代表的纪录电影,从开始产生就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从它是否是电影到纪录电影是否代表了中国电影产业的一种创作新方向,一直是争论的焦点.纪录电影作为电影的一种类型,具有很强烈的个性特点,同时纪录电影的美学价值和商业现象也成为当下的重要思考方向.本文从纪录电影的本质、表达方式对《我在故宫修文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表情     
《报林求索》2012,(4):66-67
<正>NO.1天堂电影院3月9日,荷兰阿姆斯特丹,一名母亲带着宝宝在当地一家名为"电影"("The Movies")的电影院里看电影。这是影院推出的一项服务,面向希望带着宝宝一起看电影的父母。这样的一场电影也许会在孩子的生命中起重要作用,就如《天堂电影院》中萨尔瓦多一般受用一生。  相似文献   

13.
网上电影谁不会看?乍一看这标题你可能会觉得不屑一顾。是的,网上电影人人都会看,可是,你的网上电影看得流畅吗?你的宽带的带宽全都利用上了吗?所有的网上电影你都能看得见吗?不一定吧,而这些却是很有学问的。如果你不会,那就跟我来吧,我教你学会看网上电影。  相似文献   

14.
电影是一门雅俗共赏,老少咸宜,"一看就懂"的最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电影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是一门属于大众的艺术,是大多数人重要的文化娱乐方式。然而,随着城市电影院票价的居高不下和农村乡镇电影队的解体,近年来普通大众几乎一年都看不上一场电影,电影观众群急速萎缩,从涵盖各个社会阶层、各个年龄阶层的大众化迅速演变成城市年轻白领的小众化。  相似文献   

15.
1959年我参加了儿童电影故事片《地下少先队》的拍摄,我在片中扮演一个学生角色,这一年我刚小学毕业。想不到电影刚拍好,学校就通知我十月一日参加在人民广场举行的国庆十周年庆祝活动和大游行。  相似文献   

16.
《出版参考》2004,(29):10-12
你看你看译名的脸 好的电影译名总能让人过目难忘,唤起观众强烈的观赏欲.大概在十多年前我读到大作家纳博科夫的惊世之作<洛丽塔>,几年后又看到根据这部长篇小说改编的影片,电影是台湾人的译名,叫<一树梨花压海棠>,这个译名可以说令人喜出望外,它远比<洛丽塔>(Lolita)的原名要传神得多.  相似文献   

17.
徐克执导的《智取威虎山》有良好的口碑传播,将旧题材重新包装竟然也有良好的票房,称得上是个奇迹。传统电影行业也曾有过像传统媒体行业当今这样的整体经营滑坡,但在左冲右突中慢慢摆脱了困境,《智取威虎山》产生的传播效果,更使人看到电影行业的出路,当然也引发了传媒人对“内容为王”陷入困境之后如何突围的思考。《智取威虎山》上映时我本不太在意,这些年我极少到电影院去看电影。后来听看了这部电影的亲友说,场景拍得很精彩、技术呈现很吸引人,于是我也买票去看了。在电影院看这部电影的  相似文献   

18.
2001年,电影《钢的琴》不仅获得业内人士的好评,而且也获得海内外多个奖项和比较理想的票房.从表面上看,影片对下岗(失业)工人生活的题材选择和批判性表达,是对1949年后大陆电影艺术真实功能缺失的修复,但如果观照中国电影的历史发展脉络就会发现,影片具有1990年代后兴起的第六代导演代表作品即新左翼电影的基本属性.笔者认为,第六代导演的新左翼电影特征,即现实主义的题材选择、创作态度和社会批判立场,实际上源自对1930年代左翼电影精神的继承.本文以《钢的琴》为例,在讨论二者间承接关系的同时,也指出了早期左翼电影和新左翼电影在反主流表述层面相互叠加的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19.
《今传媒》1997,(1)
《电影画刊》寄送样刊给我已经连续两年多了,是供审读用的。我虽不是从头至尾看,却也是每期都浏览,专挑毛病。因没挑出什么大毛病,也就没写审读文章。每期刊物一到,有很多人争着看,借刊的人也很多。我想,一个刊物能坚持给审读员寄样刊,说明一种接受管理,欢迎批评...  相似文献   

20.
正晚上发现这部名为《致电影的一封情书》的视频短片时,我真的很激动。7分7秒的片子,一共融合了270多部电影的300多个镜头,而且剪辑得还是那么流畅。干这事的,是一位网名叫作@握不住的灵魂的小伙子。他是哈尔滨一所商校的学生。大学期间最大的哺好就是看电影。"四年,两干部。"他这样兑。这是什么概念呢?一年五百部。也就是说,不管风吹雨打,周末还是过年,这四年平均每天都要看1.369部。一部电影时长大体是2小时,也就是平均每天他都会花2.738个小时,看电影!他于2013年毕业前夕制作上述短片。他在向电影致敬,更是向自己的坚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