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13页例2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2.让学生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  相似文献   

2.
《田忌赛马》这一课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的内容。教材编排目的是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体会对策论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老师可以在学生探究田忌赛马采取的所有对策的活动中,让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学会列举、分类、筛选的数学方法,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同时培养学生详细分析、缜密思考的思维品质;让学生感受对策论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悟到在竞技比赛中可以用数学方法去研究和寻找制胜的最优策略。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第七册第65 ̄67页。教学目标1.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感受列表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2.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会通过列表的过程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过程课前小游戏“:抢30”。(设计意图:在游戏中让学生初步体会策略在游戏中的作用,感受“策略”的含义,导入“策略”这样一个关键词。)一、设置悬念,激发学习兴趣师:我…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7页。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初步掌握求排列数的方法,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数学活动初步培养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能力。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教学重点:掌握排...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烙饼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烙饼问题,使学生认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初步感受运筹的思想方法。 2.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04页。教学目标:1.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简单的集合知识,初步感受集合的意义。2.学会借助维恩图,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较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相互联系。3.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初步体会集合思想,感知维恩图的产生过程。教学难点:学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7.
解决问题教学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载体,也系沟通数学与生活的重要桥梁.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教学目标."用数学"一课能很好地体现这一教学主张.  相似文献   

8.
一、激发学趣,初读古诗   课前五分钟,教室里已经开始了古诗背诵比赛.张老师分组选代表背诵自己最喜欢的一首,小组代表刚起个头.全组同学立刻齐声响应.张老师请同学说喜欢这些古诗的理由,孩子们纷纷说:"我两三岁就会背了"、"这首古诗很美"、"背起来很顺口"、"这首诗写得有趣"等等.在轻松的课前热身活动中,孩子们对古诗的喜爱之情被进一步激发.正式上课.张老师在表扬了孩子们后,出示并板书课题,然后请学生齐读课题.……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31~32页。【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和理解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培养观察、操作、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教学重点、难点】学会用乘除法两步计算来解决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教学案例(一)【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铺垫引入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想带你们到儿童商店去逛一逛,  相似文献   

10.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的内容教学目标:1.能够借助天平或硬币,初步了解"找次品"一类问题的基本解决手段及方法。2.以"找次品"为载体,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方式,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及最优策略,经历由多样到优化的思维过程,感受归纳推理和逆推法的重要思想。3.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改革实施中倡导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使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解决问题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最主要的目标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课程改革的理念,从低年级起就要关注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12页"数学广角"。教学目标1.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2.认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重点体会优化思想。教学难点理解烙3张饼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1~72页。教学目标:1.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认识并感受从条件开始想起分析数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之一,能主动运用这一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经历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实施解答及回顾反思的过程,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相似文献   

14.
一、激发学趣,初读古诗 课前五分钟,教室里已经开始了古诗背诵比赛。张老师分组选代表背诵自己最喜欢的一首,小组代表刚起个头,全组同学立刻齐声响应。张老师请同学说喜欢这些古诗的理由,孩子们纷纷说:“我两三岁就会背了”、“这首古诗很美”、“背起来很顺口”、“这首诗写得有趣”等等。  相似文献   

15.
孙敏  张莹 《黑河教育》2014,(11):78-78
正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比较、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2.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最简单的排列与组合的规律,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探索数学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教学过程:常规训练:一分钟口算。一、引导自学师:同学们喜欢去公园玩吗?生:喜欢。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很有趣的地方,哪儿呢?我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把"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当作数学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最主要的目的之一.《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具体目标要求,培养学生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方法.也就是说,  相似文献   

18.
师:课前,老师想请同学们背一首诗:<静夜思>. (生背) 师:学习古诗不是简单地背诵,我们要从古诗当中接触一种文化,感受一种情怀.比如<静夜思>,为什么李白看见圆月,就想起了家乡呢? 生:因为圆月代表团圆.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把“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当作数学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数学,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学数学,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96页例2和“练一练”,练习十七第5~7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用列举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在用连线或画图的方法进行列举的活动中进一步感受一一列举的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意义,能用所学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