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中关于我国“立法机关”这一概念外延的讨论由来已久。从 1998年第 3期黄万强、王宝生两位老师的“略谈我国的立法机关”到 1999年第 6期诸建华老师的“也谈我国的立法机关” ,从 1999年第 9期李国华老师的“对我国国家机构认识的十大误区”到 2 0 0 0年第 3期郑成亮、张开玲老师的“浅谈我国国家权力机关与立法机关的关系”。讨论的观点有两种 :一种认为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是我国的惟一立法机关 ,另一种认为 ,我国的立法机关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之外 ,还有省、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  相似文献   

2.
在高三政治教材中 ,有多处知识涉及到监督权。那么 ,如何理解和全面把握我国的监督权呢 ?在我国 ,监督权主要有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权 ;中国共产党的监督权 ;人民检察院的监督权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监督权 ;新闻单位的监督权 ;行政部门的监督权 ;公民的监督权。上述不同主体的监督权 ,有着如下区别 :1.监督性质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权 ,行使主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它们的常务委员会 ,由于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 ,因而这一监督权是权力部门监督 ;中国共产党的监督权…  相似文献   

3.
法学概论     
《河北自学考试》2007,(2):18-18
一、简答题1、简述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的组成。答:我国的国家机构由下列国家机关组成:(1)国家权力机关。包括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相似文献   

4.
民族自治地方刑法立法变通或补充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自治地方根据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可对刑法进行立法变通或补充。刑法立法变通或补充必须遵循法制统一和谐、实事求是、贯彻“两少一宽”民族刑事政策三个基本原则。刑法立法变通或补充的主体是5个自治区以及辖有民族自治地方的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变通或补充立法形式宜采用主体立法形式。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必修)教材第131页,“1988年,海南岛成为经济特区,国家给予较多的优惠条件。”一些人误认为海南全省都是特区,海南省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实际上只有海南省的海南岛是经济特区。1988年4月1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的议案,决定:一、划定海南岛为海南经济特区。二、授权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海南经济特区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遵循国家有关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关决定和国务院有关行政法规的原则制定法规,在海南经济特区实施,并报全…  相似文献   

6.
一、《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为促进图书馆(室)的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颁布的,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据国家宪法制定颁布的,行政法规(条例)是国务院或地方政府依据宪法、法律制定颁布的。规章制度(如行为规范、规程等)等是行政部门内部管理的法规。 多年来,教育部发布过很多有关基础教育方面工作的规章和规程性文件,如《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幼儿园管理规程》、《小学管理规程》、《特殊教育管理规程》、《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等。  相似文献   

7.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开篇之课,本课知识目标明确,围绕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重点知识可概括为"2-2",即两个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地位、人大代表的地位;两个职权: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职权、人大代表的职权。就学情而言,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把握应游刃有余,如何将其转化成学生自身的  相似文献   

8.
瞿嵘蓉 《文教资料》2008,(36):136-138
本文从"行政公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使用的公告、司法公告,以及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使用的公告等方面论述了"公告"的适用范围和发文权限.  相似文献   

9.
会计法规主要是用来规范会计人员行为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府规章的统称,它们构成了会计从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的会计职业纪律。我国的会计法律规范体系包括以下层次和内容:1.会计法律。会计法律是指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最高层次的会计规范,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等。会计法律是会计规范体系中权威性最高、最具法律效力的规范,是制定其他各层次会计法规的依据,是会计工作的基本法。2.会计法规。会计法规是指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或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  相似文献   

10.
正王玉梅,生于1962年11月,河北唐山市人。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中国法学会体育法研究会理事。同时,任中国民主建国会北京市常务委员会委员,海淀区委主委。历任北京市第十二、十三、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农村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海淀区第六、七、八、九届政协委员、常委、副主席。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法律制度研究》《农民专业化合作社之法理探究和实践》,主编《合同法教学案例》,独著《合同法》,合著《经济法概论》  相似文献   

11.
法学概论     
《河北自学考试》2005,(8):15-15
一、简答题 1.简述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的组成。 答:我国的国家机构由下列国家机关组成:(1)国家权力机关。包括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2)国家主席。(3)国家行政机关。包括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即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4)国家军事领导机关即中央军事委员会。  相似文献   

12.
一、地方规章的含义和特征地方规章,亦称地方政府规章或地方行政规章,是指由地方人民政府依法制定的管理本行政区域内行政事务的规范性文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制定规章。”据此,在我国,只有较大的市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才有权制定地方规章。地方规章作为地方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具有如下基本特征:(一)地方性。地方规章由地方政府制定,…  相似文献   

13.
观点     
<正>执行新办法再上新台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谈《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做好省域城镇体系规划至关重要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是省和自治区政府实施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依据,是落实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引导省、自治区城镇化和城镇发展,指导下一层  相似文献   

14.
<正>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2010年3月第4版,人民教育出版社)第56页"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示意图"中,作为引导思维活动的仿宋字有如下表述:"立法权,即制定法律的权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省、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立法权,是国家权力运作体系中最重要的、最核心的权力,是对社会资源和社会利益进行制度性调配的专门活动,  相似文献   

15.
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简称IEA)是一个从事国际教育研究的非政府性的国际组织。它的领导机构是IEA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执行局。在科研管理方面、IEA设有:国际设计委员会、国际指导委员会和国际研究委员会。我国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作为团体会员于1984年加入IEA组织。近年来,我国已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参加IEA科研项目。为了帮助读者了解IEA及其科研活动,本文试对机构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后,经第六届省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四川省义务教育实施条例》也颁布了。这是我省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社会生活中一件顺乎历史潮流合乎民心民意的大事。  相似文献   

17.
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07年3月16日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这部法律从开始筹备到审议通过历时14年,历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8次审议,  相似文献   

18.
1995年7月国务院转发了国家教委《关于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它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领导体制改革步入了一个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该《意见》指出,在未来若干年内,我国高等教育领导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就是建立和完善“中央与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为主”的体制(本文简称“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体制)。然而,高等教育领导体制本身及其制约因素的复杂性,①决定了其改革由政策至实践再到成功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此间有许多理论问题待重新认识,也有许…  相似文献   

19.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国务院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设立高等职业学校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办发[2000]3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行审批设立高等职业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监督是指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人大监督权的实施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健康发展。在实践中,人大监督的实施没有把握好实效、目标、主体和时间的权能边界,使其监督的实效不是很理想。因此,有必要从法理角度分析人大监督的价值和依据,探讨人大监督的权能边界,以期找到强化人大监督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