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4.
<正>玻璃杯中的绿茶,色泽嫩绿、匀齐,汤色明亮,入口醇爽回甘,香气浓郁持久。这是记者多年前在四川省宜宾市品叙府龙芽的场景,记忆历久弥新。这杯香浓的川茶,与一个人息息相关,他就是颜泽文,全国劳动模范、川茶集团董事长。此外,他还担任全国工商联执委、四川省工商联副主席和四川省政协常委等职务。 相似文献
5.
6.
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从字面上理解实则包含了三层范畴:文化、产业、园区(空间).现有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产业层面,运用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的价值、解释集聚现象以及区位选择等等,但缺少从文化以及空间的视角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进行解读及分析.
空间一直以来都被看成是时间的附属,没有得到社会学者的重视.诚如福柯所言:"空间以往被当作是僵死的、刻板的、非辩证的和静止的东西."(福柯,引自夏铸九、王志弘编译:《空间的文化形式与社会理论读本》,台湾明文书局2002年版,P392)而1974年列斐伏尔出版专著《空间的生产》,则被视为西方思想"空间转向"的开始. 相似文献
7.
8.
9.
一、文化与文明“文明”(Civilization)一词在西方来源于拉丁文(civilis),意思是公民的,国家的,社会的,用以表示国家、社会的进步状态,它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指作为一定社会成员的公民所特有的素质和修养;二是指对公民有益的教育和影响。《中国大全书》(哲学卷)吸收了国内外广大学者的研究成果,给文明下了一个简明扼要的定义: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社会进步和人类开化的进步状态的标志。但是,“文明”与“文化”是有区别的。概而言之,“文化”与“文明”是两个内涵不同,外延有异的概念。“文明”的含义比“文… 相似文献
10.
11.
知识·power·文化·生命力武汉大学副教授单波本刊去年第一期发表了朱光烈先生的《“知识就是力量”吗?》一文,北京《中华读书报》和上海《新民晚报》报道了朱文要点。之后,张光斗、杨相二位先生分别在这两家报纸上写信,写文章批评朱文观点,本刊去年第四期转载... 相似文献
12.
翻译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是人类借助符号进行思想交流、文化传播的中介环节.在信息全球化的语境中,翻译成为一种大众文化的职业.翻译的本质见于符号转化,即信号编码和解码,它反映了人的符号存在.语言翻译的本体特征在于跨文化传播,这是由语言和文化的内在关系决定的.翻译具有文化和传播的双重性.文学翻译是翻译的重要内容,经历着欣赏和再创作两次审美体验,其过程包含着艺术审美价值,表现为情感化、人物性格再造、形式美重建等艺术品格. 相似文献
13.
14.
江南水乡.凡集镇都有老街。有老街必定有茶馆。少者一爿。多者二三爿不等。原上海县境内的朱行镇一条仅二百米长、二三米宽的老街.竟然开了八家茶馆。老底子的茶馆,一般都是倚桥傍水。比如龙华老街上的香花桥、七宝老街上的塘桥、三林老街上的孙家桥、朱家角镇上的放生桥等桥堍都有茶馆。这些茶馆虽然门面不尽相同.店堂也有大有小.但是迎门靠墙的一侧都有一口烧水的大灶,俗称“老虎灶”.茶馆伙计不时地往灶肚里添加刨花、木屑。锅里开水整日滚滚,内供坐堂茶客。外卖泡水散户。茶馆的后门一般都临江靠河.青石板台阶拾级而下.伙计可以随时下河挑水。有的茶馆隔壁还有一条幽暗的夹弄。尽头处有芦席盖的顶棚.里面放有尿桶,虽然显得陋俗,但让茶客感到方便。乡村茶馆的门口一般都备有脸盆和毛巾.是专供茶客洗脸用的.那一条条泛黑的毛巾已经记不清侍候了多少茶客. 相似文献
15.
16.
中国各地茶馆不少,因国人都有品茶的习惯,因此各地茶馆之多也不足为奇了.但茶馆的种类,大都单一,而昔日北京天桥之茶馆,不仅多而且种类丰富,规模之大,非各地所比,且都很有特色……
在清末道光年以前,天桥真正称之茶馆的不多,大都是茶摊,即用木板搭的桌子,用白、兰布一铺,设二、三条板凳,茶客逛天桥走累了,走渴了,坐在这里饮茶歇腿而矣!另外就是卖大碗茶的散户,用扁担挑着,一边是大茶壶,一边是一条柳条筐,里边放着粗瓷大碗,喝大碗茶的,都是劳动人民,大碗茶的茶叶是次品,人们蹲着喝上两三碗,花钱少许.大茶壶的水又热又浓,大茶壶用一层棉布包着,可以保温,两碗浓茶入肚,渴累全消,扔下少许零钱,欣然而去. 相似文献
18.
胡舟涛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2,9(1):61-63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因此,在英语听力、阅读和翻译等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不但要讲解语言知识,而且要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把语言知识和文化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建立相应的文化认知系统,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全面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