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潘相,字润章,号经峰,湖南安乡东高里人.乾隆六年拔贡生,乾隆二十八年中进士.后入国子监琉球官学任教习四年,写下<琉球入学见闻录>一书.该书记叙了琉球官生在国子监的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2.
琉球是古代东亚的岛国,明代时期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两国成为友好邻邦。政治上,琉球三国中山、山南、山北多次遣使明廷,明朝对琉球进行赏赐、册封;两国在抗倭斗争中相互支持。经济上,互通有无。文化上,明代皇帝多次赐《大统历》,中国儒生侨居琉球传播先进文化,琉球派遣王从子、寨官子、陪臣子、官生、女官生等入明朝国学学习。  相似文献   

3.
明代国子监创于公元1365年,初称国子学,洪武十五(1382)年改名为国子监,校址在南京鸡鸣山下,“延袤十里,灯火相辉”,规模相当宏大,坐堂学生最多时期,将近万人。永乐元年(1403)在北京新设京师国子监。国子监的学生统称“监生”,有举监、贡监、荫监和例监四种成分,还包括夷生  相似文献   

4.
国子监简介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的教育管理机构和最高学府。也称国学或国子学。在监读书的主徒被称为监生、太学生或国子生。国子监始建于公元276年西晋时代,时称国子学,隋朝政为国子监。唐宋时期,国子监作为国家教育管理机构,总辖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等。元代设国子学、蒙古国子学、回回国子学等等,亦称为国子监。明清国子监兼具国家教育管理机构和最高学府的双重性质。明代设北京国子监和南京国子监,主管监务人员称为祭酒,监生可以选任六品以下官员。清代国子监沿袭明代体制,“设六堂为讲肄之所”,“穴堂讲师,极一时之选”。后来逐步衰退,…  相似文献   

5.
琉球的“闽人三十六姓”后裔在华留学考述●黄新宪明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派使者杨载携诏书到达琉球,以通两国之好。同年,琉球派使者奉表入贡中国。从此,中琉两国建立了友好关系,相互间的交往历史长达五百年之久,直到清光绪五年(1879年)琉球被日本吞...  相似文献   

6.
国子监是明清时期的最高学府,是全国生员心之向往的求学场所。优厚的生活待遇、良好的办学条件、一流的师资力量,为国子监生潜心学业提供了重要保障。严格的规章和规范的考核活动,为确保国子监正常教学秩序创造了良好条件,也为提高国子监的培养质量提供了管理保障。  相似文献   

7.
判断《戚蓼生序言》的写作时间,关键就在《戚蓼生序言》结尾处的"彼沾沾焉刻褚叶以求之者"。"刻楮叶"就是雕版印刷出版。在乾隆五十六年四月之前,唯有程伟元准备"刻楮叶以求之"。程伟元与戚蓼生打交道——"彼沾沾焉刻褚叶以求之者",地点只能在北京。从乾隆五十五年九月至乾隆五十六年四月,即戚蓼生在被"引见"后到被"用福建按察使"之前,戚蓼生一直逗留在北京待命。就在这个逗留期间,戚蓼生购到《石头记》抄本并写下《序言》。因此,《戚蓼生序言》写于乾隆五十五年九月至乾隆五十六年四月之间。  相似文献   

8.
自明朝洪武五年(1372)中琉两国建立友好关系以来,明清两朝,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交往频繁.本文拟通过清乾隆二十一年中国册封使抵达琉球册封新国王尚穆时,随封兵役闹事索银及清廷对当事人的严厉处罚,管窥清政府的对外政策.  相似文献   

9.
1874年日本以两起船难事件为借口,公然侵略我台湾,受到清政府及人民的英勇抗击。狡猾的日本处心积虑地使用偷换事件内涵的做法,瞒过了缺少外交经验的清政府,签订了使中国丧失琉球主权的《北京专条》条约,后来在日本侵占琉球过程中,琉球曾向清政府垦求援助,但由于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拒绝对琉球的援助,最终丧失了琉球的主权。  相似文献   

10.
处于封建社会后期的清王朝,尽管有过励精图治的蓬勃发展阶段,但降至乾隆中期,随着政治相对稳定和经济某种程度的繁荣,以皇帝为首的统治集团逐渐倦勤政务,骄侈淫佚之风日炽,吏治渐趋腐败。乾隆前期,皇帝虽然对贪官墨吏严加惩处,但是贪污之风却刹不住,到了乾隆后期反而愈演愈烈,大案接连出现。 乾隆后期,最大的集团贪污案,是以甘肃布政使王亶望为首的侵吞“监粮”案。甘肃旧例,百姓可以输豆麦捐国子监生。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这一旧例被革除。三十九年(1773年)陕甘总督勒尔谨因甘肃地瘠民贫,户无粮储又时有灾荒,向朝廷请求恢复捐监旧例,筹粮备赈。乾隆批准勒尔谨奏请,特调浙江布政使王亶望改任甘肃布政使,主持收粮捐监工作。 王望是原江苏巡抚王师的儿子。他以举人捐纳知县,历官至浙江布政使。王亶望赴任甘肃仅半年,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十月就向皇帝报告,收捐19017名,得豆麦827500余石。这巨额粮食,引起乾隆怀疑,发“四不可解”谕诘问勒尔谨:一、甘肃民多艰窘,安得有近2万人捐监?二、民食尚且不敷,又安得这么多粮食捐监?三、捐监粮多达82万,经久必陈腐,又将安用?四、即使每年借给民间,何不留于闾阎,听其自为流转?勒尔谨回奏,甘省报捐监者,多系外省商民。安西、肃州系新疆新辟门户,商民必  相似文献   

11.
琉球是位于中国东南太平洋中的一个岛国,自明洪武五年(1372年)中国遣使至琉球及琉球中山王察度于同年派其弟奉表入贡中国,至清光绪五年(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止,凡五百余年,中国与琉球有着极为密切的交往。中国文化对琉球社会很有影  相似文献   

12.
明清时期,琉球是中国的一个藩属国,中国士大夫在中琉交往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国士大夫册封琉球,精心培养琉球来华之留学生,并在日本吞并琉球的事件中各抒己见,商议对策等。明清士大夫与琉球的交往,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反映了中国与琉球的外交关系,反映了明清中国的对外政策。  相似文献   

13.
关于明代国子监制度的研究,学术界历来都比较重视,曾产生了若干有份量的研究成果。然而,这些研究几乎都偏重于对明代国子监的机构设置、师生来源、课堂教学、考试方法、师生待遇、日常管理等内容的考述,而对监生毕业实习的“历事制度”则往往或不著一字,或语焉不详,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有鉴于此,本文谨裙拾有关史料,对明代国子监生历事制度的梗概作一勾勒。一、历事制度的建立明朝建立之初,百废待兴,需要大量官吏具体从事安定社会秩序、恢复经济建设的工作。由于当时官制来备,官吏普遍员缺,明太祖不得不经常临时下个抽调国子…  相似文献   

14.
明初 ,琉球始与中国建交。当时 ,汉语和部分汉语书面语语料在该国已然有所传播。此后 ,琉球对汉语汉文化的需求愈加迫切 ,曾先后至少 16次派人到中国留学 ,并在国内兴办教育 ,推广汉语汉字 ,以改变文化的落后面貌。入清 ,琉球一如既往 ,重视汉语汉字的学习 ,除继续大力兴办各类学校外 ,也像明代一样不断向中国派遣留学生。琉球留学生除官生以外 ,还有勤学人。这些留学生成了维系中琉友好关系和在琉球继续传播汉语汉字与中国文化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5.
张惠言,字皋文,号茗柯,江苏武进(今江苏常州)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生,四岁丧父,家徒四壁。年十四为童子师;十七补县学附生,开始科举之路;十九试高第,补廪膳生。乾隆五十一年(1786)高中举人。  相似文献   

16.
明清时期,福建是通交琉球的门户,福州琉球馆在当时的中琉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历史作用。本文利用中日有关史料,考察了琉球馆名称的由来,梳理了明清时期琉球馆的历史沿革,并从政治,经贸,文化诸方面再现中琉间,尤其是琉球与福州地方间友好交往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琉球汉诗,是掠过冲绳文学天空的一颗流星。琉球汉诗究竟有多少诗人诗作,至今仍是一个哑谜。主要原因是琉球汉诗资料尚处于不断钩沉之中。 日本琉球群岛,古为琉球国,历经三度覆灭。一是1609年萨摩军入侵,琉球王百官被虏,随即投降;二是1879年日本明治政府宣布琉球国作为“冲绳县”纳入其版图;三是1945年战火将冲绳焚为废墟,归美军管辖。覆巢毁卵。琉球汉诗几经浩劫,资料寻觅之难自不待言。  相似文献   

18.
元史研究近年来硕果累累,然而有关国子监的研究似乎总裹着重重迷雾。如自北齐设置国子寺以来,历来是一个朝代只设一所国子监。而元代却三监并立(蒙古国子监、国子监、回回国子监)。这一独特的格局成因何在?人们总是语焉不详。再如元代国子监的演变过程、办学模式、管理机构、职官人物等详细情况,及其在中国教育史上的意义,也乏人问津。  相似文献   

19.
包国滔 《教育史研究》2006,(3):13-16,35
明代国子监在洪武中期的发展是最为充分的——从组织管理、教学质量到学生出仕、成就及影响,都达到了有明一代空前绝后的高度。这一局面的出现,既是朱元璋对国子监教育高度重视、励精图治的结果,也与国子监祭酒宋讷的努力息息相关。宋讷在整治国子监过程中所形成的治监之道,不仅促成了洪武中期国子监的鼎盛和辉煌,而且为当今如火如荼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20.
清代的国子监既是清王朝主管教育的行政机构,也是培养科举人才的最高学府。作为教学机构,国子监所招收的学生以贡生和监生为主体,二者统称为"国子监生"。清代国子监的监生和贡生既具有地方官学中生员的属性,可以参加乡试;又有不同于生员的权利,能够通过廷试等方式获取官职。不过,清代的监生和贡生并不完全相同,二者在入学资格、入监后待遇及仕途前景等方面的诸多差异表明,贡生的政治地位高于监生,入仕后所获取的官职和升迁速度也非监生所能企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