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意义]为更好地对中国传统典籍进行阅读推广,提出对中国传统典籍进行分类指导阅读推广,并以此分类为基础提出有针对性的各类不同推广策略。[方法/过程]界定适合阅读推广的中国传统典籍范围,建立以阅读推广为基础的中国传统典籍分类书目体系,梳理研究中国传统典籍推广现有模式及案例。[结果/结论]建立起一套以阅读推广为基础的中国传统典籍自主分类体系,面向不同阅读群体提出各具特色的推广模式,促进中国传统典籍阅读推广工作的高效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郭文玲 《图书情报工作》2019,63(16):121-131
[目的/意义]分析图书馆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研究的现状、热点与存在的问题,对于图书馆有效地开展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基于传统文化概念的界定,采用关键词词频统计和共现网络分析方法,系统梳理图书馆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研究的现状,并通过内容分析,从推广主体、推广内容、推广对象以及推广手段分析图书馆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研究的主要议题。[结果/结论]图书馆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研究整体呈增长态势,同时存在一定差异。当前的研究热点是图书馆的使命与责任、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意义、推广策略、传统文化的阅读方法和阅读内容以及传统文化阅读推广存在的问题。针对现有研究的局限与不足,提出未来研究应该从读者、传统文化和图书馆相结合的3个维度进行思考,从读者的阅读兴趣出发,研究传统文化的阅读资源、传统文化的阅读指导以及传统文化的阅读形式。  相似文献   

3.
网络阅读中的文本尊重情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本尊重是中国优秀的阅读传统之一。本文从对知识的尊重和对书籍的爱护两个角度,分析了文本尊重情结在传统阅读中形成的原因,以及在网络阅读中终结的原因,最后指出知识的吸收和文化的传承,仍然必须依赖传统阅读,并提出了重塑网络时代文本尊重的一些办法。  相似文献   

4.
徐婷婷 《东南传播》2011,(7):128-129
本文从电子阅读器的兴起入手,围绕网络阅读的特点,提出了网络阅读对传统纸质书阅读的影响——即对传统阅读模式的解构,说明了在网络化时代,网络阅读和传统阅读应该形成一种阅读方式的互动与互补,从而在网络阅读上建立起一种以"深度阅读"为主的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 在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的大背景下,传统文化类有声书阅读推广层出不穷,及时开展推广绩效评价研究,对识别传统文化类有声书阅读推广的主要影响因素、细化推广渠道,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所帮助。[方法/过程] 分析构建传统文化类有声书阅读推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基于绩效棱柱模型剖析其影响因素,利用德尔菲法、灰色统计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传统文化类有声书阅读推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权重。[结果/结论] 构建了包含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54个三级指标的"传统文化类有声书阅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喜马拉雅FM的传统文化类有声书阅读推广进行实证分析,最后从内容、形式、资源、技术、特色、宣传等维度入手,提出传统文化类有声书的阅读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6.
韩喆 《出版参考》2018,(3):18-20
风头正劲的知识付费正走在成为互联网下一个风口的路上,传统出版业在知识获取的渠道上大有被赶超之势.知识付费和传统阅读并不存在实质性的冲突,如能利用好知识付费的便利与创新,同时突出传统阅读对思维能力及专业精神的培养,是知识付费与“全民阅读”互利共生的关键所在.在引导“全民阅读”更深入普及扩大的进程中,两者都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闻网报道:与传统书店的日渐萎缩相比,一些集酒吧、阅读区、网吧等为一体、装修别致的新兴“多栖”书店正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8.
网络时代大众阅读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赵燕 《图书馆学刊》2006,28(4):79-80
网络阅读的兴起和发展给传统阅读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通过对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的分析和解读,探讨网络时代影响大众选择阅读方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阅读是学习和继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图书馆通过实施一系列阅读引导策略,不仅可以发挥阅读的魅力,而且能唤起传统文化的回归。  相似文献   

10.
在网络阅读风行并逐渐成为阅读主流的时代,传统阅读是否将走向消亡?本文通过对网络阅读和传统阅读的概念、特点及各自的功能与优势的分析,论述了今天的阅读是经典与时尚互补、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将会长期并存、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关于阅读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对阅读进行学理分析的背景下,着重讨论了阅读的时代变迁、阅读传统及阅读的象征意义,试图构建中国阅读史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 以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立体阅读推广为例,探讨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高校图书馆立体阅读推广模式。[方法/过程] 论述高校图书馆开展中华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的意义及采用立体阅读模式的必要性,从活动准备、活动内容和特点、活动效果评价三方面阐述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阅读推广工作。[结果/结论] 提出高校图书馆以立体阅读模式开展中华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熊昕绘 《出版科学》2001,(3):57-57,56
在网络时代,信息传递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低成本、强互动性为特征,除了传统的纸介质外,磁介质、光介质、IC卡、网络数据库、网络文本等都已成为传播媒介的一部分。新的传播方式为读者提供了新的阅读方式,传统出版业正被赋予新的概念。  相似文献   

14.
禹玲玲 《采.写.编》2023,(11):133-135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以及用户的迅速增加,数字阅读成为当下的主流,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是纸质阅读方式,还是传统期刊都受到了严重冲击。各种新媒体平台的出现,使传统期刊的发展在面临冲击的同时也迎来了机遇。传统期刊该如何优化和创新自身发展路径,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是当下传统期刊所需要思考的。基于上述所言,本文主要围绕着新媒体背景下,传统期刊的发展之路做出了论述,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5.
网络阅读探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探讨了网络阅读的定义,网络阅读的优势和局限性以及网络阅读的特性;研究了网络阅读对传统阅读的影响,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的关系.提出关注协调两者的关系,优势互补,平衡发展,达到一种共生共荣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深入推进,数字阅读正以其快捷、便利等优势冲击着传统纸媒的阅读体验,全民阅读开始迈进微读时代.文章基于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数据,分析1999-2014年以来我国国民阅读变迁,围绕"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争议,从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融合互补、纸本阅读情结培育、完善经典阅读制度推广和创新阅读形式着眼,提出促进国民阅读的举措,以期推动全民大阅读、深阅读的到来.  相似文献   

17.
数字视域下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的博弈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国民的传统阅读率不够理想,网络阅读率则显著上升。国民阅读遭遇阅读困惑,发人深思,引人警醒。我们应理性看待和正确认识传统阅读和数字阅读的博弈,在网络阅读和传统阅读之间进行合理取舍。  相似文献   

18.
赵婧 《出版广角》2015,(14):108-109
本文通过对碎片化阅读和传统阅读进行比较,认为碎片化阅读与传统阅读并不存在整体上的本质差异.在分析碎片化阅读特点及对传统出版物影响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出版业适应和引导碎片化阅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阅读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探讨了网络阅读的优势与不足,提出在当前大众网络阅读新趋势下,公共图书馆要采取兼收并蓄的策略做好服务,加强对传统阅读的导读和对网络阅读的导航工作,使网络阅读和传统书本阅读优势互补,推动阅读向着健康、高效、高品位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当前,新媒介阅读已渐成主流,图书馆传统阅读服务面临挑战。图书馆加强传统阅读服务的推广,充分认识传统阅读服务的重要性,通过读者阅读调查分析、深化阅读推广服务、传统阅读推广营销、读者参与式馆藏建设、多媒介整合式阅读体验等策略,推动图书馆传统阅读服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