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堂教学活动量的调控要做好“加减法”,即减少教师的活动量,增加学生的活动量,在课堂上完成教学目标。只有这样做,才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学生语文素质,顺利推进素质教育。 一、减少教师活动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导”是为学生的“练”服务的,训练中的读、思、议、用种种活动都要让  相似文献   

2.
语课堂教学活动量的调控要做好“加减法”,即减少教师的活动量,增加学生的活动量,在课堂上完成教学目标。只有这样做,才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学生语素质,顺利推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3.
增加学生活动扩大课堂容量黄桂坚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教师要在课堂中落实素质教育,就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而要体现这一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必须加大学生的课堂活动量,扩大课堂容量。其途径有四──一、在学生新知前设计活...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铁路”一节课是“中国的变通”这部分教材的重点内容,知识点较多,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就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从而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首先教师要善于归纳教材,抓住关键,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其次在课堂上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学生活动量,强化学生记忆,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5.
统编高中历史教材呈现出内容多、知识点密集的特点,这就需要教师给课堂确定合理合适的容量。文章拟从“精炼内容,形成学习重量”“浓缩活动,把控学习质量”“提升思维,挖掘学习深量”三个方面分别展开论述,扩大学生在课堂上的知识量、活动量与思维量。  相似文献   

6.
经常有这样“精彩”的公开课,课堂上学生的回答滴水不漏,与教师配合得天衣无缝。学生的“一猜就中、一试就准、一列就对、一验就灵”,将思维过程全部掩盖了,教学活动成为一种神秘的魔术,学生的思维活动量降到了最低限度。如果学生偶尔不幸发言出现错误时,教师立即“快刀斩乱麻”,或是一个“请坐”堵上学生的嘴,再走马观灯似地换学生回答,直至教师得到满意的答案为止。教师视学生的错误为洪水猛兽,避之唯恐不及。我以为真实的课堂不存在完全正确的答案,出现错误是很正常的事情。错误是学生真性的流露,是学生个性的张扬。教师要以平和的心态宽…  相似文献   

7.
那天听了一节外教老师的课,其他的没学到,对老外在课堂上的动作记忆犹新。听朋友介绍说,老外一节课的活动量差不多是我们中国教师一节课活动量的5倍以上。想了想,觉得蛮有道理的。老外上课,动作特别多,难怪学生听得那么入神,课堂气氛那么活跃,掌握的知识那么牢固。于是,就有了写一写“课堂里的动作”的冲动。 课堂里必须要有动作,没有动作的课堂是一汪死水。那么,课堂里老师应有那些动作呢? “走一走” 上课前,不会每一个学生都做好了上课准备,课堂中,不会每一个学生都在认真听讲。此刻,老师在课堂里走一走,就能给个别学生以提醒。当然,走一走更重要的作用是让老师离开“高高在上”的讲台,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距离近了,心就近了,心近了,交流就更容易了。  相似文献   

8.
最近连续听了几节课,多数课堂上都伴随着不同程度的合作学习,但还是有所顾忌,不敢放开,很多时候还是教师在唱“独角戏”,课堂接近“一言堂”,学生的讨论只是应付跟前的提问,嘴上讲“知识是自我建构的产物”,但实际上“灌注”还是课堂的主要风景。教师始终无法真正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9.
一堂好课,不仅表现在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精心设计上,而且表现在教师高超的课堂调节与控制上。在教学中,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以及自主探究的精神,教师就要尽量减少自身的活动量,能不讲的内容尽量不讲,学生能看懂的尽量不讲。在整个教学中,增加学生活动的机会,控制教师的活动量,这样才  相似文献   

10.
<正>一节课,短短40分钟,如何让课堂绽放光彩,如何让它"活"起来?我认为"加减并举"是一种挺有效的方法,就是说,在课堂上减少教师的活动量,相应增加学生的活动量。一、所谓"减",就是在课堂上教师尽量"少讲""少问""少写"首先,"少讲"。一节课中,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讲授不超过15分钟,学生自学、解疑和演练时间不少于25分钟。其次,"少问"。传统的一问一答的教学模式,既让学生没有独立思考问题、理解问  相似文献   

11.
法国教育家保罗·弗荣雷说过:“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课堂应该是对话的课堂。”在数学课堂上实施教学,激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数学教师就要不断地向学生提出问题,为学生营造课堂“问题空间”,引起学生主动思考。但是,教师很多时候所提出的问题,学生只需回答“是”、“不是”,“对”还是“不对”或者简单说出答案。  相似文献   

12.
木敏 《课外阅读》2011,(12):354-354
新课改的春风己经刮了几年,吹遍了大江南北,吹绿了江南两岸。虽然大家都一致赞同:“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可是教师“一言堂”、“满堂灌”、“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还是相当普遍。  相似文献   

13.
学生在课堂上打架,授课教师杨某某却当起了“看客”。一个年仅14岁的鲜活生命,就这样在教师眼皮底下陨落了,读来令人后背生凉,在课堂上,教师既是传道授业者,同时还是课堂秩序维护者。“杨不管”任凭风浪起,稳站三尺讲台当“看客”,这是极端不负责任、没有职业道德的行为。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语文课堂活动中增加学生的活动量,是指增加学生读书、思考、质疑、议论等的活动量,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主动地读、议、思、练的过程。这样,学生的认知过程更充实、更具体、更丰满,真正做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在主动参与中获得知识和锻炼能力。自学活动。课堂上的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的读书、思考活动,包括:按目标提示、“导读”提示和“预习”提示;参照教师提供的资料自学;填表式自学活动;练习式自学活动;讨论式自学活动。在教学《小青石》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表格让学生分别根据课文内容填出小黑石与小青石的…  相似文献   

15.
当前,小学数学课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讲风过盛”,教师惟恐讲不够;二是“华而不实”,搬弄一些时髦的教具,不能突出训练重点和教学序列。结果造成教师教得十分辛苦,学生真正的思维活动量远远不够,素质得不到提高。对此,我认为小学数学课堂要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五个“机会”,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一、提供观察的机会观察是知觉的特殊形式,是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的认知活动。观察也是儿童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大量的感性认识都是通过观察获得的。因此,数学…  相似文献   

16.
凡是上过学的人都知道课堂“三部曲”,即: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回应.这三部曲无论在中国还是外国的课堂上都会发生.课堂“三部曲”的存在,与人际关系的政治有关.课堂“三部曲”决定了课堂的权利结构,因此也就决定了谁是主体,谁是接受提问的对象.  相似文献   

17.
无论课堂教学改革如何发展,不管是名优教师还是专家教授,他们在实施自己别具一格的课堂教学时,最核心的施教方式仍然离不开“问”。过去,人们评价语文课堂,核心价值取向倾向于教师的“问”,因为通过“问”可以看出教师新颖的课堂设计、匠心的教学抓手、流畅的课堂流程、高效的训练设计。但在新课标精神指导下的课堂,教师的“问”再也不应该占据主导地位,课堂上更应该关注的是学生的“问”,是怎样引导学生提“问”。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推行以来,大家都在探索,可最大的问题还是“形似而神不似”,教学操作上简单生硬。如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于是一时间课本剧泛滥,课堂成了“舞台”,教师成了“导演”,少数学生是“明星”,多数学生是“观众”。更有甚者,则向课堂“肥皂剧”发展,表面上热热闹闹,可喧哗过后,学生学到了什么?有的公开课,课本剧大多是教师提前为学生编排好的,预设性太强,课堂缺少新的动态生成的东西。新课程需要真实的、动态的、生成的  相似文献   

19.
于庆莲 《课外阅读》2011,(11):82-83
要明确什么样的课堂是高质量的课堂?是以教师的“讲”为标准,还是以学生的“学”为标准,是以教师所预设的公式化的课堂程序为标准,还是以学生会不会,能不能创造性解决问题为标准?好的课堂不但要有质还要有量。  相似文献   

20.
如东县最近提出了“真学”课堂,真学课堂的说法对于高中语文有点牵强,因为语文即生活。纵观近年的课堂模式的改变,无论是高效课堂,还是真学课堂。无论从教师的角度来说还是从学生的表现来说,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何为“真学”?教师怎样真的教,学生怎样真的学,如果教师为了应付考试去教,学生为了考试去学,这种真学课堂到最后还是假的真学,因为它并没有改变我们的教学目的,学生还是被限制在应试教育的框框里,培养出的学生还只是考试的能手。缺乏生活的语文课堂,其实都并没有让学生真正学好语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