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口语教学注重培养人际交往能力以及人与人之间团结协作的精神,充分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注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笔者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口语交际能力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一项最基本、最重要的活动。因此,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势在必行。本文笔者从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创造"说"的机会;鼓励学生课外阅读,让学生有话可"说";开展口语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传授技巧,让学生学会"说"等四个方面对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施敏燕 《教师》2013,(24):65-66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它是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素养。口语交际是以口语为凭借的人与人之间的言语活动。学生是进行口语交际的主体,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教学的目标所在。在教学  相似文献   

4.
吴小文 《考试周刊》2014,(90):51-51
<正>"口语交际"是人与人进行思想情感交流过程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手段。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掌握这一交际工具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社会生活中,交际活动伴随着人的一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能为他们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在充分凭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加强语文实践并长期积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把握训练契机,多渠道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5.
口语是人与人交流、沟通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口头表达能力直接关系着交流的效果,因此,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实际简要谈谈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现阶段口语交际能力的现状、口语交际能力的形式和口语交际能力的八字要诀。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形式,寻找出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方法,创造培养学生口语能力的条件,鼓励学生说话,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激发他们说话的欲望,进而有步骤地进行指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正>口语交际其实就是在"人与人交流这样的特定语境中,双方进行信息传递,并进行情感和思想交流的一种活动"。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口语交际方面的锻炼,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进行指导,使学生掌握规范的语言,有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并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学会待人处事。口语交际课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逻辑能力以及应用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拓宽学生的思维。在双向互  相似文献   

7.
“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可见,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不可或缺的基本技能和生活素养。语文课标也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的人际交流素养。  相似文献   

8.
詹影 《小学生》2013,(3):1-1
口语交际能力是以听说能力为核心,包括交往能力在内的一种综合能力。目前小学生听、说、读、写诸能力中,最差的就要数"说"的能力,学生不会用口语与他人沟通思想、交流情感的现象普遍存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培养良好的交往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使其成为真正的社会人、生活中人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根据社会口语交际实际的需求,对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不仅包括原教材中"听话、说话"训练的基本要求,还提出了"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  相似文献   

9.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很有必要,口语交际能力是每个人适应现代社会最基本的能力,是未来社会人才发展的必备条件。然而,因为高考不对口语交际能力进行专门的考核,许多老师和学生对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无  相似文献   

10.
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一般是靠言语交流来实现的。只有坚持互动原则,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才会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此,口语交际能力的课堂,需要众多学生参与进来,产生语言的碰撞、思维的火花,成为"百家讲坛"。因此,口语交际课实际上是发展学生的口才、心理、文化、修养等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1.
<正>口语交际能力是衡量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重要标准,也是一个人学习和参与社会生活的必备能力之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文明、和谐、个性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可见,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何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兴趣,创设具体有效的口语交际情境,让学生敢说  相似文献   

12.
曹长顺 《语文天地》2012,(17):52-53
口语交际是一个社会人适应社会所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要想提高一个人的口语交际能力,就要从学生时代开始训练。培养学生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为他们终身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指出,语文课程的实施要使学生"能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交际目的,恰当地进行表达。借助语调、语气和表情、手势,提高口语交际的效果"。这句话体现了训练学生口语交际的重要性,是我们语文教师教学实践的依据,也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着眼  相似文献   

13.
李顺富 《文教资料》2007,(36):122-123
翻开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可知,口语交际训练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目前在教学中对口语交际训练重视不够,教学方法不多,学生踏入社会后,不善沟通、不会交际的现象很严重。怎样较快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技巧,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和谐融入社会,笔者从翻译泰斗严复的"信、达、雅"理论中得到启示,认为口语交际只要以"信、达、雅"理论为主线,再有选择地配以目前通行的口语交际训练类型,口语交际能力一定会提高。  相似文献   

14.
<正>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对一个人的成长尤为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口语交际能力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被视为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在新课程改革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将原大纲中的"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这种做法更是赋予了它新的教学内涵,突出了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农村教育工作者,我发现农村小学的学生在口语交际能力上与城市学生相比相差甚远,他们害怕当众说话,特别是公众场合,人越多越害怕,支  相似文献   

15.
口语交际是指人们通过口语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面。一.教师示范,让学生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知识教师示范在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  相似文献   

16.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幼儿教师应该接受良好的口语交际教育,具备基本的口语交际知识、口语交际能力和口语交际素养,口语交际课程是幼儿师范学校学生必修的文化基础课。本文主要从幼师口语交际教学的理论基础、幼师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现状调查、幼师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匮乏的原因分析、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7.
<正>《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指明了"双向互动"是口语交际的主要特点。"双向互动"是指人与人之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这里是指学生在生与生、生与师的口语交际实践中,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动态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的口语交际课教学中,努力创造双向互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实践。一、营造双向互动氛围,调动学生口语交际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是师生互动的产物。教师应尊重和关爱学生,平等待人,释放学生的  相似文献   

18.
口语交际是人们通过口语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小学阶段是一个人语言发展的黄金时期,因此培养学生准确地运用语言  相似文献   

19.
口语交际能力是小学生的必备能力,作为小学教师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小学生具有文明和谐与人交流的素养。我们该如何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  相似文献   

20.
正《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交际能力。"现代社会中的人需要参加各种交际活动,这就要求在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善于表达、促进交流。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与社会交往能力。这就需要我们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通过有意义的口语交际训练,激发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积极性,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一、定好话题,激发口语兴趣众所周知,成功的教学最需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要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