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6 毫秒
1.
王淼 《教学月刊》2005,(6):38-39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材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撞击”的场所。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良好的情境可以使教学内容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使学生把学习活动变成自己精神的需要。“这正像赞可夫所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刘华 《青海教育》2014,(4):38-38
新课程理念强调:“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小学数学作为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学科,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理应受到教师的重视。笔者认为,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注重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3.
当前,各学校都在学习课改精神,大胆实践课改理念,但是.不可否认目前的课堂教学还存在很多不足,与新课程理念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就历史课堂教学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如教师只注重单方面传授知识,搞“满堂灌”、“一言堂”,忽视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接受能力:或只关注自己设计的问题解决得怎样.很少去引导、启发学生做更深层次地思考;或只关心个别优等生,  相似文献   

4.
鲍有章 《青海教育》2014,(9):101-101
打造高效课堂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业上有超常收获、提高和进步。这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本”为宗旨,转变教学方式,注重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笔者认为,山西太谷县“阅读感悟-自学检测-合作交流-展示点评-分层训练-拓展延伸”的24字课堂教学模式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24字”课堂教学模式的思想精要是:阅读感悟一新课在学生不自学前教师不讲;自学检测—不发现学生的问题不讲;合作交流—学生在发现问题后先由学生2人小组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再由4人小组解决,教师只解决小组提出的问题,即在学生不互相帮助解决之前教师不讲;展示点评一教师在点拨时要着眼于重难点、易错易混淆的知识和思维拓展之处;分层训练—选题时注意知识的顺序和思维的顺序,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拓展延伸—处理教材时要做好知识的链接与拓展。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教师要适应新的教育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师生互动、平等参与,与传统的教师角色分离,建立新的角色:从独霸讲坛的“独奏者”转变为“伴奏者”;从传递知识的“权威者”转变为学生思考的“激励者”;由单一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从而成为学生学习的顾问,交换意见的“参加者”,帮助学生发现真理;由一味地“操作者”转化为“研究者”。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你讲我听”,课堂是教师的“一言堂”,忽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也难获得信息反馈,课课一个样,堂堂一种腔,将学生当成盛装知识的“容器”,只重视“教”,而不重视“学”。这种“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大大抹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随着素质教育的展开和不断深入,减负提质已成为当务之急。在立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我校摸索出“诱思式五步课堂教学法”,即提问引入,精心导学;诱导思维,自学感知;探究讨论,个别指导;质疑、释疑;练习巩固。第一步:提问引入,精心导学。…  相似文献   

7.
余革 《黑河教育》2012,(12):49-49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一问题越来越引起教师的重视。相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教学的无效性,其表现为:只注重表象,忽视思维的深层次,缺少发散、收敛性的思维,缺少对数学本质的揭示;在教学过程中缺少批判性的观点,不太关注学生的认知情感,  相似文献   

8.
乔占国 《内蒙古教育》2005,(9):22-22,27
笔者有幸观摩了一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示范课,感觉不少教师的“问题式”课堂教学最常见的形式有两种:一是教师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师问生答。二是学生看课本自主学习后,向教师提出问题,由教师或学生进行解答,表面上看是“师生互动”、“自主探究”,实际上是教师控制着学生的思维,没有真正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践后发现教学效果一般,于是好多教师对“问题式”课堂教学产生了怀疑:其实这些都不是“问题教学”出了错,而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出现了问题。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要为学生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情绪场.引导学生在这个“场”里大胆交流、猜想、探索。展示自己独特的才华。然而,在现实教学中,有些教师虽然具有这样的理念,但是担心课堂教学时问不够用.完不成预定的教学任务:担心学生思维一发不可收.出现教学意外而令人尴尬:担心困难学生更难跟上……正是这些担心.导致教师过分注重文本、注重环节、注重结果。这种局面必须要改变,要让学生通过交流策略、演绎错误、展示猜想、亲历探索等“场”的个性化学习来领悟数学。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师进行课程参与、实现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渠道。“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这就要求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一种愉快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它要求教师必须用“心”去施教,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师进行课程参与、实现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渠道。“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这就是意味着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全班每一位学生都应是关注的对象,“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教学过程应成为学生的一种愉快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它要求教师必须用“心”施教,而不是做传声筒,  相似文献   

12.
“引导发现教学法”是以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法为理论基础,结合我国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的个性特点而形成的一种强调引导、注重发现的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教学法”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发现思维为主线,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其课堂教学模式分为四个基本步骤:引导;发现;讨论;应用。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强调打破学科壁垒,重视课程整合。本文详细介绍并比较了美国与中国同一同容的教学案例,凸显了中美两国教学方式的差异:美国课堂教学通过制定课程整合计划、多学科教师配合、师生全方位互动等方式调动教师或学生的潜能;中国课堂教学通过概念学习、判断筛选、制作图表等方式完成知识学习过程。这些差异要求我们加强课程整合:在发扬传统的基础上注意创新;增加教师处理教材的自由度;注重学生的参与,注重过程的学习,注重合作精神的培养等。  相似文献   

14.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只注重知识、技能方面的传授,而忽视了教师自身的情感投入。教师应该优化课堂教学情绪,促进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发展,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促进学生掌握方法,提高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教育方式是教师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而不注重能力的训练;只注重动脑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动手能力的锻炼。习惯于“一块黑板、一根粉笔、一本教科书和一张嘴巴”的“四个一”教学模式,学生善于死记硬背,“上课记笔记,下课看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已成为一部分学生的通病,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受到严重阻碍。杨振宁教授曾经说:“中国的留学生,学识成绩都是很好的,但知识面不够宽;还有就是胆子太小,觉得书上的知识就是天经地义的,不能随便加以怀疑,跟美国的学生有很大的差别。”我国的教师和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大都不尽如…  相似文献   

16.
古丽 《理科爱好者》2004,(22):42-43
过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对学生在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培养也比较重视,但未提到较高层次来要求学生;而今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教师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者。除了更新观念外,更重要的是思考怎样在课堂教学中更好的对学生进行“三维目标”的培养,以促使教师尽快适应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下面我谈谈对这方面问题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7.
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学生积极的情感、欢快的情绪能使学生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容易形成新的联系。而消极的情绪,则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在教学实践中,本人深深体会到,注重了情感培养的教学活动,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因此,创设和谐、愉悦、充满求知激情的课堂教学是提高数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那么在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中,设问是教师的重要教学手段,它被运用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成为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对问题的惊讶开始。”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注重问题的设计。当前课堂设问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表面性设问;习惯性设问;  相似文献   

19.
师专课堂教学存在三大弊端:一是教师讲授内容多,学生思维活动少;二是教师上课时数多,学生自学时数少;三是讲授方法用得多,多种方法并用少。改革这些弊端首先要在思想上明确以下四点。即教师主导作用的根本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学生思维活动的重要性;教学方法的辩证性。然后采取相应措施:精讲教学内容,巧妙设置疑问;调整课程计划,适当增加自学时数;避免单一讲授方法,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现代新基础教育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生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要适应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需求,课堂教学模式应当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活动必须把教师单向灌输知识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多向交流的、开放的、主体的教学形式。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实现从教师讲堂到学生学堂的转变,从僵化程式到灵活点拨的转变,从只注重学会到注重会学的转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以收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之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