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现代性包括截然不同的两种:启蒙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启蒙现代性带来了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而审美现代性则力图保持人性的完整和精神的丰富。具有自主性的文学和艺术活动正是审美现代性实践的主要形式。而所谓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和文学泛化观点实质上是一种消费时代的审美迷失,它导致了媚俗艺术的盛行,同时也导致了文学自主性的迷失。因此,对当下文学危机的突破,也必须从重建文学自主性开始。  相似文献   

2.
20世纪末,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经济法则在社会的位置逐渐凸现,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消费成为一种时尚,不仅在物质领域而且在精神领域影响人们的审美趣味,文学作品越来越多地将视角伸向现实的物质享受和人性的多层需要,因而带有较为鲜明的世俗化色彩和商业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当下,消费社会的特征日益支配和影响文学。在强大的消费法则操纵下,具有媚俗倾向的私人化、欲望化、逗乐化等写作逐渐膨胀、漫延、扩散、突出,严肃文学和纯文学受到极大冲击,呈衰落和萧条之态。为了文学的未来,应该强调和弘扬一种可称之为文学优秀品格的素质:守望审美理想,激发诗意生活;践行全人发展观,创造具有全部感官之丰富的人;高扬批判精神,追寻真善美;隐喻历史理性,逼近存在本原。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几种报纸学副刊可以看出,在消费主义原则的支配下,学副刊形成集休闲、娱乐和消费于一体的学消费品,从此还可透视读大众的化消费心理。  相似文献   

5.
在消费社会的新语境中,出现了大量挪用、拼凑和改写经典的现象,人们不再迷恋于经典的深度阐释,而是演变为一种文化符号的表象游戏。我们应正确认识这种文化状况。本文通过分析消费文化的大众立场对文学经典的精英立场的冲击,并考察了文学经典自身的特质,认为经典化是一个复杂的不断建构的过程,应当以开放的心态看待文学经典在消费文化语境中的存在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消费社会的新语境中,出现了大量挪用、拼凑和改写经典的现象,人们不再迷恋于经典的深度阐释,而是演变为一种文化符号的表象游戏。该如何看待这样一种文化状况?本文通过分析消费文化的大众立场对文学经典的精英立场的冲击,并考察了文学经典自身的特质,认为经典化是一个复杂的不断建构的过程,应当以开放的心态看待文学经典在消费文化语境中的存在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户的平均消费趋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通过实证分析,对我国农户平均消费趋向的变异作出了解释,农户平均消费趋向波动的主要因素是以粮食为主要实物储蓄,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农户平均消费趋向低于城镇居民这一结论作了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小时代》在市场上成功的原因之一,在于郭敬明把文学创作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生产流程,而这个生产流程是以消费为导向的。郭敬明在小说文本中致力于用语言堆砌出一个消费世界,在文本外则通过经营自己以及《小时代》人物的偶像身份,将它们定位于“90后”消费群体,打造成文化消费符号,并把这个符号延伸到其它可能的文化产品上。  相似文献   

9.
我们正经历着一个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共存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生产、消费、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文化生活等都呈现出多元和无序的状态。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在市场经济的强烈冲击和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的有力影响下,当下中国消费主义浪潮甚嚣尘上。我们姑且称之为消费时代。消费主义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青少年思想观念产生了很大影响。那么,作为“国民精神灯火”的文学,在消费时代应该具有怎样的意义和价值?承担着怎样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0.
数字出版和消费社会文化共同向文学的渗透,对文学消费产生明显的影响,文学消费呈现新的特征。本文立足消费文化潮流,结合数字出版,探讨当前文学消费的个性,以及运用数字出版技术带动文学消费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尹兴 《宜宾学院学报》2005,5(2):115-117
全剖析中国学对中国电影的影响,从中国电影学改编题材的变化和改编原则的变化来探讨新时期中国电影学的改编问题。  相似文献   

12.
1949年之后的四、五年间,新中国存在着以赵树理、茅盾和胡风为代表和三 种现实主义;文革前的17年 ,新中国文学取得了五方面巨大成就,其教训是未能实现从战争年代的思维模式到建设时期思维模式的转变;文革期间,四人帮的“四论”统治了中国文坛,造成中国文坛不可能出现真正的好作品;1987-1989年,是新中国文学收获最丰富、创作最繁荣的13年;1990年代的中国文学,出于了“五四”变化,存在7个问题,有5个经验;21世纪的中国文学将产生7种“位移”。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以来的中国灵修文学以浓郁的激情、深邃的哲理和诗意的言说,描绘出人神遇合之境的奇异和美妙,其人神灵交的言说为中国抒情诗提供了一种新的言说方式,是中国抒情诗的新鲜血液。中国灵修文学作家以一种来自于内心的赞美,于世俗生活中发现馨香的灵性之花,这正是对当下充满厌倦、庸俗甚至是恶感的精神状态的一种纠偏。  相似文献   

14.
从中、西文化的二元出发,形成和谐相生的"第三元"文化格局,将是中华文化对世界的重大贡献.新世纪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是考察这一文化格局的重要一维.新世纪10年海外华文文学在深层次上呈现的中华民族文学的整体性,海外华文作家"新老"交接中的世代沟通,华人新生代和新移民作家创作引起的海外华文文学格局的深层次调整,汉语在文化流徙传播中的丰富发展,都反映出海外华文文学超越东、西二元而指向"第三元"的努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新批评派与美国汉学界的相关研究之间所存在的诸种关联作梳理与阐释.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新时期文学作品带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这些特征与西方文学的影响、文学观念的变化有关,显示出作家们对于人类生存状况的深切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7.
新诗和中国现当代文学一起走过了90年的光辉历程,在这近百年的历程中,新诗一直以敏锐的感觉,探索的精神,担当文学的先锋队,其他文学门类都直接或间接受益于新诗。当下的新诗虽然表面波澜不惊,但执着的诗人们仍在寂寞中探索,新诗并没有衰落,依然行走在文学队伍的前列。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文学的流浪主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浪是人类社会的精神现象,“流浪学”的出现与现代人的生命体验息息相关。1980年代中国大陆,人类潜在的流浪情结逐渐被唤起。作家开始关注流浪怀着希望和惆怅的路上状态,追逐他们精神演变踪迹,以及他们的人生观和生命形态。知青群体的城乡徘徊、青春流浪的都市表达和为寻找精神家园的化流浪构成了新时期学中的三种流浪类型,共同表达了被释放的人性状态。  相似文献   

19.
复古思潮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的延续几乎从未间断过。深刻的影响了中国古典私家园林艺术体系的沿革和发展。作为融合了多种因素的现实载体,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的发展脉络中存在着显而易见的复古倾向,并在民族思维惯性的作用下,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了隐逸追慕、精神修复和伪装蜕变三个精神特质。  相似文献   

20.
饶芃子教授的《世界华文文学的新视野》是一部具有标本意义的新著。该书不仅透现出20余年来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发展脉络,记录了饶先生在该学科发展的许多重要时期提出的创新性观点,而且展示了该学科研究诸多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成果以及饶先生对学科发展的历史总结和宏观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