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诗经>语气词兼有足句、押韵、咏叹和表示句子各种语气等多种功能.辨析<诗经>语气词这种种不同功能,为了解西周、春秋时期句子的语气和语气词的特点提供了较真实可信的原始口语材料.作者对<诗经>语气词动能的研究共写成三篇论文,此为第一篇,论述<诗经>语气词的足句兼表停顿、感叹语气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侗语的语气形式有感叹、陈述、疑问和祈使四种.侗语的语气既有表显的语气标记——语气词,也有隐现的标记——语调和语气强调中心.侗语由于没有通行文字,不存在书面语问题,也就没有书面语语气的句末标点符号的形式标记,但是有句末的语气词标记.侗语的语气转化实现语义转换,必不可少的是语调和语气强调中心的转换,有的时候语气词无法实现,而且同一个语气词可以适用于不同的语气类型.所以以语气词作为标准判断句子的语气类型或者判断语句的语义变化是不可靠的.语调和语气强调中心的变化既实现语句句法的转换,同时,又能够实现语句语义的转化.  相似文献   

3.
正语气词指的是表示语气的虚词,一般都用在句尾或句中的停顿处,用来表示某种语气。在口语和书面语中,语气词都是不可或缺的词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语言文字是人类重要的交流工具和信息载体。正确使用语气词也是语言建构和应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指导学生了解语气词,掌握语气词,运用语气词,进而形成良好的语感。  相似文献   

4.
情态语气范畴中语气词的功能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讨论情态语气范畴中语气词的功能问题。首先对讨论的对象语气词作出界定。认为语气词功能的含义应该是宽泛的,不仅表现在表义上,还体现在其他方面;语气词的功能不仅可以由句末语气词体现,也可以由句中语气词体现。语气词在情态语气范畴中的作用可以归纳为表义功能、完句功能和篇章功能。  相似文献   

5.
持续义助词"着(著)"如果出现在未然态语境中,且与听话人有关的行为动作在说话时还没有发生,则持续义弱化,并最终演变为语气词。"着"的祈使语气源于句式义。唐代以来书面语中表祈使语气的"者"乃是口语中"着"的借字。  相似文献   

6.
建国以来汉语语气词研究取得了巨大成绩:描写比较详细充分;绝大多数语气词的发展轨迹已较清楚;随着描写的深入,功能解释开始并重。不过不足也很明显:系统性研究不够;方言语气词与普通话、汉语史的联系不够;语气词语气意义的概括不够;从比较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角度研究语气词很不够。  相似文献   

7.
建国以来汉语语气词研究取得了巨大成绩:描写比较详细充分;绝大多数语气词的发展轨迹已较清楚;随着描写的深入,功能解释开始并重。不过不足也很明显:系统性研究不够;方言语气词与普通话、汉语史的联系不够;语气词语气意义的概括不够;从比较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角度研究语气词很不够。  相似文献   

8.
语气词是汉语语法系统中一个特殊而重要的词类。对汉语语气词的研究首先必须厘清与"语气"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可对语气词的内涵和外延作出较为符合语言事实的界定。语气词的语气义具有历时演变性和共时多义性,必须将共时分布和历时考源均纳入其主要语气意义的考察方法中。  相似文献   

9.
李蓓 《现代语文》2014,(4):51-53
探讨了《红楼梦》中语气词"的",在不同句类中的分布频率及其复杂多样的语气意义,语气词"的"和语气副词的共现规律,语气词"的"在特定格式中的假设语气。在上述问题的研究中,注重发挥专书研究的优势,贴近语言事实,充分结合语境,对语气词"的"进行动态的考察,通过语用分析,揭示其内在语言规律。  相似文献   

10.
感叹句语气结构与表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气结构是句子构成的必备构件,它同句法结构、语义结构同样重要,有时,其重要性要超过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因为由单词转换而成的句子,就只有语气结构。语气结构是由语调或者是由语调加语气词构成的。语调是一种重要的表情手段,语气词是一种表情词。感叹语调是感叹句的必备构件,感叹语气词是感叹句构成的必备构件之一。感叹语气结构句,具有极强的表情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汉语口语中"X没?"结构中"没"的不同特点,指出"没"在口语中常出现在问句末尾,表达疑问语气,意义有一定程度的虚化。但它与句末常用疑问语气词"吗""么""呢"存在明显差异,仍保留着动词和副词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一)昆明方言的语气词均不读轻声,而读本调。(二)昆明方言语气词的声调均可以上扬以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声调上扬以变换语法意义的功能表现为语法意义的逆向变换和顺向变换。(三)昆明方言语气词均可以重读以表示愤慨的情绪,重读语气词的音长尚可延长以加重愤慨情绪的程度。(四)声调上扬及重读也适用于昆明方言的复音语气词,其规则是声调上扬及重读均出现最末一个音节上,由此引起的语义变化与单音节的语气词相同。  相似文献   

13.
略论陈独秀的语言文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独秀一生与语言文字有不解之缘,其研究特点表现在激进的语言文字观,独特的语言文字研究视角,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  相似文献   

14.
日常口语中的基本词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本词汇是语言中满足最基本表达需要所用的词汇。汉语基本词汇有多少?包括哪些词?这是词汇研究与汉语教学人员特别关心的问题,至今却没有明确的答案。本文采用基于语料库的定量分析方法,对汉语日常口语中的基本词汇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2550个词在83万字口语语料库中的文本覆盖率达到95%。这意味着,掌握2500左右的基本词汇就可以与汉语母语者展开话题广泛的日常对话。同时,丰富多彩的口语会话环境,为词汇的动态话语功能提供了一个生动的舞台,使得基本词汇中不仅有对客观物体、事件、性质进行静态描述的实词,而且也有很多表达动态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的虚词、话语标记等。口语基本词汇的这些特点,从传统的书面语视角是难以看到的。这启发我们对传统的基本词汇判断方法进行重新思考与认识。只有把口语视角与书面语视角结合起来,才能对基本词汇的认识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15.
本文概述了40年来汉语辞章学研究的成果,强调要学习、弘扬吕叔湘、张志公的精神,抓住汉语辞章学中带全局性、原则性的问题作深入的研讨,促进汉语辞章学的腾飞。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采用社会语言学中的抽样调查法进行定量研究,调查结果显示,现代汉语中使用最多的语气词"吗"的地位受到挤压,"嘛"和"么"不仅出现在口语中,已逐步扩展并广泛使用在书面语中。由于语言使用者的年龄、性别、使用方言以及言语对象的差异,"嘛"和"么"的分布呈现不均匀的分布趋势。  相似文献   

17.
在体育教学中,适时、恰当地运用情态信息,可直观、生动、有效地传导情绪、知识、指令,评价和反馈信 息。从而能起到用有声语言无法达到的良好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