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实录】一、创设生活情景——激趣师:我手中拿的娱乐工具是什么?(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麻将与扑克)现作一个调查,在同学们中有多少人玩过麻将牌与扑克牌?请举手。(15人举手,从中叫5名学生自愿上台参加活动)  相似文献   

2.
一、估算,初步感知1000的大小(师出示3瓶豆子,分别装有100粒、500粒、1000粒黄豆)师:我们已经学习了100以内的数,请你猜一猜:在三个瓶子中,哪一瓶豆子不多不少正好是100粒?(生猜)师:还有不同答案吗?(生继续猜,猜出答案后,师再让学生猜另外两瓶黄豆的数量)师:看来很多同学对数的感觉都很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1000以内的数。(师板书:1000以内数的认识)意图:初步感知1000以内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及能力。二、认识计数单位“千”,发现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1.复习旧知识。师:数一数方块计数卡,看看上面有多少个小方块?(生两人一组…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69~70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1.比总数。师:同学们,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你最喜欢玩什么有益的活动?生:跳绳,打篮球,踢毽子。师:真好!看,他们在干什么?(课件出示学生投篮情境)生:打篮球。师:大课间活动中,为了一  相似文献   

4.
【设计特色】整合语文教学的多维目标,精心设计的一系列语文实践活动,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1.揭示课题后,借助课件播放足球比赛精彩射门的镜头。师:同学们,你们认为足球比赛中最精彩的、最吸引人的是什么呢?(生答)师:对,足球比赛的竞争,说到底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26~28页。【教学过程】一、实际测量,激发需求1.唤醒已有。师:我们学过哪几个长度单位?(板书:米厘米)请同学们用手势表示出1米和1厘米分别大约有多长?(每个小组比划自制1米长的尺,没有分米刻度线)2.激发需求。师:课桌的长是多少厘米?我们还是请米尺来帮忙,大家一起数一数……  相似文献   

6.
正【教学片断一】师:像这些小瓶装的食醋、罐装的饮料、瓶装的酱油、桶装的油,表示液体的多少时,用什么作单位呢?你留意过吗?揭题:毫升与升(mL L)。师:1毫升究竟有多少呢?想不想看一看?(水滴入小量杯让学生感知)生(众):1毫升很少。一点点。太少了,看不清。师:想象一下,10毫升大概有多少?(在小量杯中累积滴加,让学生感知)你能不能通过  相似文献   

7.
要改变语文教学缺乏灵性、呆板的现状,课堂教学必须由教师“教”为中心转变成以学生“学”为中心,着眼于引领学生在阅读中理解、揣摩、品味,在阅读中有所感、有所悟,立足于学生的生命成长. 案例1:《圆明园的毁灭》教学片断 师:一天多少小时?(学生回答24小时) 师:一小时多少分钟?(学生回答60分钟) 师:三天三夜多少分钟?(学生回答4320分钟) 师:烧掉一幅历史名画只用几秒钟,烧掉一个建筑,比如“平湖秋月”只需几分钟.  相似文献   

8.
<正>一、回顾策略,唤醒经验【教学实践】师: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从条件或问题想起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现在老师给你3个条件,你能想到哪些数量关系?(出示:小芳家栽了3行桃树、8行杏树,桃树每行7棵。)生:桃树的行数+杏树的行数=一共的行数。生:桃树每行的棵数×行数=一共的棵数师:现在老师再给你2个问题,你又能想到哪些数量关系?(出示:桃树和梨树一共多少棵?杏树比梨树少多少棵?)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62耀64页。【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师:淘气的学校要举办一场运动会,其中有短跑的项目,学校想聘请你们帮助策划,你们愿意吗?(愿意)假如有两个人入围最后的决赛,你们能设计一下决赛的规则吗?  相似文献   

10.
【活动目的】1.使学生了解数学和生活密切相关。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2.使学生了解可以用自己掌握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3.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创新和协作能力。【教学过程】一、我是小当家。课件播放公园美丽的景色。谈话:公园美吗?(美。)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一起去公园玩好吗?(好。)在去之前我们准备一些水果怎么样?(好。)我们请水果店的老板来介绍一下店铺里的水果。1.“水果店老板”(学生扮演)向学生介绍自己店里的水果(屏幕点击),并给出相应的价格。师:哇。这么多的水果,老师想请小朋友们自己来当家,小朋友们商量…  相似文献   

11.
<正>【活动目标】1.学唱歌曲《捏面人》,感受歌曲稚趣、生动以及京剧元素的风格,初步了解歌曲说唱结构的特点。2.在原有歌曲的基础上,即兴创编歌词,体验游戏的乐趣。活动准备:白板、捏面人视频、伴奏音乐、京板。【活动过程】一、观看捏面人视频,引出歌曲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有一位老爷爷,他的本领可大了,我们来仔细看一看,他究竟有什么本领呢?(播放视频)老爷爷在捏什么呀?师:老爷爷捏的是面人。用面粉和成面团加上漂亮的颜色捏  相似文献   

12.
教你两招     
【活动目标】   1 通过活动掌握一些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小常识 ,培养学生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的意识。  2 通过小常识的运用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活动准备】  1 搜集有关介绍生活小窍门的资料 ,了解生活的一些小常识。   2 准备介绍自己一个小窍门所需的工具和材料。【活动过程】   1 出示问题 :(1 )短了的铅笔怎样巧变长 ?(2 )怎样巧洗沾到墨水的衣服 ?(3)废矿泉水瓶有那些妙用 ?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把以上的几个问题的呈现及解决方法制成多媒体课件或幻灯片 ,如问题的解决方法 :铅笔短了 ,拿在手上不好写字 …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81页。【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来看看每天上午的作息时间是怎样安排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时间表1,学生齐读)师:如果老师把这个作息时间表改一改,你们还会读吗?(出示时间表2,学生齐读)  相似文献   

14.
正【活动目标】1.能积极探索多米诺骨牌的玩法,充分体验科学活动的乐趣。2.初步感知力的传递现象。3.发展观察、比较,动手操作能力。【活动准备】经验准备:有玩积木的经验。材料准备:12块长方体的小木块、小篮子、记录表、记录笔人手各一份,梳理图谱两张以及有关生活中力的传递现象的视频。【活动过程】1.玩多米诺骨牌游戏导入活动。(1)引导幼儿观察材料。师:(出示木块)我今天为小朋友带来了一件新玩具,谁认识它?师:这些小木块和我们平时玩  相似文献   

15.
教例: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归一应用题。下面是我先后两次进行教学的课堂实录。(A代表第一次教学设计,B代表第二次教学设计。)【复习环节】A:出示复习题①买5个热水瓶需要60元钱,每个热水瓶多少元?②买一个热水瓶12元钱,300元钱可以买几个热水瓶?(学生口答算式。)B:没有复习题【新授环节】A:出示例题买5个热水瓶需要60元钱,照这样计算,300元钱可以买几个热水瓶?学生的解题方法几乎千篇一律:300÷(60÷5)。我努力启发引导他们:“还有没有其他的解法?”过了好长时间,才有一个学生说出了另一种解法:300÷60×5。B:直接出示例题(同A)师:…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33页。【教学过程】一、由点到面探索规律(一)同一乘法算式中因数与积的变化。1.导入:同学们,20×3的积是多少?(20×3=60)揭示:在20×3=60这个乘法算式中,20是一个因数,3是另一个因数,60是积。课件:提问:现在20和3这两个因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板书: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2,所得的积)所得的积等于多少?你能很快地算出来吗?汇报:你是怎么算的?方法一:20×(3×2)=120;方法二:60×2=120。补充课件: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62~63页。【教学过程】一、创造与分享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分数。请在作业纸上写一个你喜欢的分数师:看来每个同学都写下了自己喜欢的分数,老师也带来了一个分数,认识吗?(1218)老师有个要求,你能不能在你的作业纸上,写一个和它相等的分数?看看哪些小组能够写出不一样的分数。(学生试写)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第93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1.故事激趣。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生:喜欢。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吧!(课件播放)师:同学生猜一猜阿福的衣服做的会怎样?(画面停在第2幅,学生猜)生:太小了。(出示图片,衣服小了)2.引发思考。师:徒弟明明把身长也做成了三拃,衣服为什么却小了呢?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生1:徒弟的  相似文献   

19.
【适用年级】六年级。【活动目的】巩固已经学过的名言警句,并扩大其范围,提高学生对名言警句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活动准备】1.阅读第四册至第十二册教材中出现的名言警句。2.把学生分成4队。选评分裁判和记分员各1人。3.每队自行设计队名和口号,队员自备笔记本和笔。4.评分表一张,答题卡若干张。【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师:同学们,老师考考大家,请仔细听: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谁说的?高尔基是名人,他说的这句话叫名言。请接着听题: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你认为这句话应该  相似文献   

20.
【活动目的】理解、掌握人际沟通中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技巧。【活动形式】讲授、行为训练、游戏活动、故事、心理体验、讨论交流【教学年级】高一年级【活动准备】1.学生分组:全班分成7个6人小组,座位安排如下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