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内部文化建设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不可能与社会教育相脱节而闭门造车,学校必须在建设学校文化的同时关注社会的变化以及社会对学校文化的种种影响,包括有意和无意的影响、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所以说,学校文化建设要与学校一墙之外的社会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两者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掀起了新一轮学校文化建设的热潮.短短几年时间,教育理论工作者、行政人员以及一线教师纷纷从不同视角对学校文化建设进行了探讨,主要集中于校长、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组织文化、价值观以及校本研究等方面.但是,这种热潮的背后还存在很多问题,因而对新课程改革以来学校文化建设方面的内容进行梳理和思考,有助于今后的研究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学校文化是社会整体文化的一部分,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过程中积累的教育条件、历史传统和学校氛围等物质与非物质因素的总和,对于强化育人效果、提升学校文化品位等都具有重要作用。牧区初中的学校文化也是中学学校文化的一部分,有必要对牧区初中学校文化建设进行研究。本文分析当前M县3所初中学校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存在问题背后的成因,提出了加强M县3所初中学校文化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对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中农村学校在体育文化传播、体育基础设施、体育人才储备等方面的作用与优势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探讨学校体育在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提出利用学校的"文化中心"地位加强体育宣传,依托学校优势建立健全农民体育协会组织,并结合学校课程让传统体育项目走进校园等发展对策。旨在使学校体育的作用优势最大化,推动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5.
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特殊教育学校文化建设对提高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质量、实现办学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殊教育学校文化建设包含四个层面,即物质层面、制度层面、行为层面和精神层面,核心是精神层面,主要内容大致有:办学的价值观、思想理念、目标宗旨、方略和特色;学校精神、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  相似文献   

6.
学校文化能集中体现一个学校的校风校纪校貌,其通常由学校精神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学校环境文化和学校活动文化等部分组成,大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有助于学生在先进的文化熏陶和感染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校史文化对学校而言有重要作用,它是一个学校的核心,不仅记录着学校的发展历史,承载着学校的办学传统,更是一个学校宝贵的文化与财富。本文在校史文化、校园文化的概念界定及厘清两者关系的基础上,对校史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思考,要充分认识校史文化的重要性,校史文化载体的建设,是校史文化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支撑点;校史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是校史文化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一种着力点;校史文化认同的增强,是校史文化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点。学校应着力校史文化中的育人元素,注重校史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校园体育文化现状的调查,认为目前校园体育文化在制度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等方面远不能满足学校体育现代化的要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针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从社会层面、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学生本身等几个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进一步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内涵,加速现代化校园体育文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今天,对于学校文化的关注是前所未有的。然而,学校文化如此受到广泛关注、如此被大量使用、如此成为时髦流行等并不意味着就没有问题。学校文化问题种种,需要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线的校长与教师给予充分的关注:首先是人们的认识问题,诸如务虚浮躁认识问题、茫然泛化认识问题、"职责分工"的偏失认识问题等;其次是学校文化研究的问题,诸如研究的思维内容局限"单维"的问题、研究的对象内容局限"过窄"的问题等;三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问题,诸如建设形式化(假文化)问题、建设不得力问题、建设跟风化问题等。  相似文献   

10.
学校文化是指以学校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社会文化、本土文化为背景,以学校管理者和全体教职员工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全体成员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和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和结晶。学校文化主要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和学校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保障,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导。学校文化具有教育性、选择性、整体性和区域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