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认为改革高考分类、科目设置与计分比例应遵循以下原则:1.有利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多出人才。2.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新生,有利于促进中学教学。3.简便易行。根据以上原则,我认为高考分类宜粗不宜细,科目  相似文献   

2.
读了本刊关于高考分类、科目设置与计分比例的几篇讨论文章,领略之余,觉得有个问题值得提出来讨论。这就是现行高考分类、科目设置、计分比例方面的主要问题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如果不首先解决,改革的针对性就很难明确,提出的改革方案也容易无的放矢。  相似文献   

3.
现行高考计分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不利于人才的选拔,需要加以改进。我认为高考各类科目应按不同比例计入总分。计分比例的大小,应同考生今后选读专业有关。理工科考生应加重数、理、化的记分比例。数学可按130分计入总分;物理、化学各按120分计入总分;政治、语文、外语各按100分计入总分;历史、地理、生物各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于去年底公布的跨世纪的高考改革方案和实施规划,提出了: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行素质教育,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的“三有助”原则。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高考科目设置推行“3+X”,高考内容更加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查,现行的一次性全...  相似文献   

5.
为了改变用高考升学率作为评价中学唯一标准的不合理状况,从机制上对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进行约束,国家教委颁发了《关于在普通高中试行毕业会考制度的意见》和《改革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分类与科目设置的意见》,决定在1991年高中入校的新生开始进行高中毕业会考,1994年将改革现行高校招生制度,实行新高考。怎样才  相似文献   

6.
《河北教育》2011,(9):4-4
2012年,我省首批课改高中毕业生将参加高考。对接新课改,日前,《河北省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方案》已由教育部核准备案,并自2012年起开始实施。与现行高考方案相比,在保持科目设置、各科总分值、统一考试时间和仍然使用全国卷等不变的基础上,新《方案》在探索”部分科目一年多次考试、普通本科和高等职业教育入学分类考试、多元化录取选拔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7.
高考作为选拔人才的一种办法,应当肯定,但需要不断完善。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高考的分类和科目设置需要改革。目前的高考分类和科目设置,经过七年实践证明,它虽然基本可行,但有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对中学教学容易引起偏科。准备考文科的不学物理、化学、生物;准备考理科的不学历史、地理。有相当一部分高中过早把学生按文、理科分班,准备应付高考。②不适应高等学校选拔人才的需要。高等学校是按专业计划招生的,  相似文献   

8.
高考制度改革是我国教育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 ,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有高考科目设置、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录取手段的改革 ,其中高考科目设置就是现在国家推行的“3 +X”方案。一、设置“3 +X”考试科目的起因自 1 977年恢复高考以来 ,高等学校招生入学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 ,其考试科目的设置一直在探索之中。1 977年恢复高考后 ,设置文、理两类科目 ,即文史类专业考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 ;理工专业考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 1 983年 ,为科学地区别中学的水平考试和高考…  相似文献   

9.
本刊自今年第一期开展《改革高考分类、科目设置与计分比例讨论》以来,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情支持。到目前为止,已收到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上海、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甘肃、新疆、四川、贵州、云南等26个省、市、自治区的稿件。参加讨论的,大多数是中学校长、教导主任、教  相似文献   

10.
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着考生的发展机遇和个人前途,历来为社会各界所关注。为此,本刊记者钟鸣字专门走访了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翟振元。记者:高考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瞿司长:这次高考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一要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二要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三要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这“三有助”的原则是在整个改革中都要坚持的。记者:这次深化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瞿司长: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包括四部分内容:1、高考科目设置改革。推行“3+X”科目设置方案。…  相似文献   

11.
高考改革要先于课程改革或至少与课程改革同步进行,一体化推进。对高考科目进行分类、分层设计,学校才能建立真正具有选择性的课程体系,才能因材施教。目前的高考模式,其科目设置上的简单分类,要求上的整齐划一,既不利于基础教育建立以人为本的课程体系,也不利于大学选拔人才。  相似文献   

12.
简讯     
新高考为基教改革导航本着为高等学校选拔人才,为基础教育导向,为高考公平负责的精神,国家开始积极、稳步、有重点地推进高考改革,广东、山东、海南、宁夏、江苏等5省区,陆续公布了高考改革新方案。从总体看,这些新方案各自从不同角度,对现行高考作  相似文献   

13.
准确理解正确对待“综合科目”考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2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决定推行“3 X”科目设置方案。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综合科目”考试。表现出来的认识也很不统一,有理解支持的,也有迷惑观望的。因此,如何理解“综合科目”考试,如何对待“综合科目”考试,是广大师生要解决的一个紧迫问题。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学习谈一点认识,愿与广大同仁商榷。首先,“综合科目”考试是新一轮高考改革在高考科目设置改革方面的重要举措,符合新一轮高考改革的指导思想,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  相似文献   

14.
新高考方案包含了选考科目,而在各选考科目中,考生能力高低不同、试题难易不同,因此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如果使用标准分或者比例等级计分,那么它在摆平各科难度的同时,也会将各选考科目考生的整体能力差异抹平,因而带来新的问题。本文在讨论了几个典型的新高考方案中选考科目成绩不校准带来的问题后,认为解决问题的一个可行方法是使用必考科目成绩去校准选考科目成绩,同时还澄清和回应了几个有关校准选考科目成绩方面的问题和疑虑。本文认为,用必考科目成绩去校准选考科目成绩的方案可以设计得很简单,包括在比例等级计分基础上只加不减。  相似文献   

15.
高考“3 X”科目设置改革是深化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实践证明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6.
就社会关注的高考科目设置改革问题,国家教委副主任张孝文回答了记者的有关提问。 张孝文说,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采取以统一的入学考试作为文化考核主要依据的招生制度。 高考科目设置为,文史类专业考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外语;理工类专业考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生物。高考科目本来是为高等学校选拔新生而设置的,但由于升大学关系到考生、家长以及地方等  相似文献   

17.
为了培养能够驾驭新世纪的创新人才,我国的高考制度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去年,吉林、山西、江苏、浙江和广东等五省已经开始试行“ 3+ X”高考模式的试验。这一改革,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高校扩大办学自主权,同时,也将进一步推动中学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我省将于今年实行“ 3+ X”高考模式改革,因此,认真研究“ 3+ X”高考科目设置改革方案,切实推进学校的教学改革,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教育工作的重点。   我省高考科目“ 3+ X”的设置方案为“ 3+大综合+ 1”。从实行新方案后的考试范围和命题指导思想方面的…  相似文献   

18.
高考考试科目设置是高考改革的核心要素之一,科目的优化组合对高考功能的发挥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高考考试科目衔接了中学教学与大学选拔,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基础教育具有导向功能。将外语科目不再实行全国统考是可行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系统的高考考试科目组成图,能够实现分层考试、分类录取,以供决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高考考试科目设置是高考改革的核心要素之一,科目的优化组合对高考功能的发挥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高考考试科目衔接了中学教学与大学选拔,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基础教育具有导向功能。将外语科目不再实行全国统考是可行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系统的高考考试科目组成图,能够实现分层考试、分类录取,以供决策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浅谈“3 综合科目”高考下的地理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部发出《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我省(江苏)将从明年(2000年)推行“3+综合”高考科目设置方案。其中,“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3个必考科目,“综合科目”是指建立在中学文化科目基础上的综合能力测试。根据我省目前的教育状况,综合科目分文科(政、史、地)综合、理科(理、化、生)综合。到2002年,实行不分文理的综合。无论什么样的综合,它决非是这些文化科目按一定比例的“拼盘”,而是强调各学科内容的交叉、渗透、综合,考查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中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