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圣诞欢歌》是狄更斯《圣诞故事集》中最为出名的一部,它勾勒出一幅幅圣诞节前夜家庭团聚的美好景象,对比了欢乐温馨的克拉吉一家与冷漠自私的、形单影只的斯克掳其,体现了狄更斯所提倡的博爱、仁慈和善良的圣诞精神。家庭观念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意识形态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拟结合时代背景,通过剖析《圣诞欢歌》中的不同家庭,归纳出狄更斯眼中完美的中产阶级家庭理念,并探讨这种家庭模式下的角色分工。  相似文献   

2.
狄更斯的《圣诞故事集》采用了模式化的“三段式”结构,展示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圣诞节形象,即现实的与理想的圣诞节形象。狄更斯之所以这样安排,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狄更斯的人道主义精神与圣诞节的精神存在契合之处。同时,狄更斯在为他的读者写作,中产阶级读者的立场操纵着他的写作方向。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狄更斯的两部重要作品即《奥利弗·退斯特》与《远大前程》进行生态批评角度分析,可充分体会到生态批评对文学作品的重要性。所以,应加大狄更斯单部作品研究力度,并透过文学作品对自然生态、精神生态、社会生态予以深层次研究,意在促进人与自然精神合一、物质合一。  相似文献   

4.
赛珍珠在进行小说创作时,除自觉接受中国文化影响外也在自觉汲取西方文化的营养,她对狄更斯小说创作的借鉴就是典型的例证。通过对赛珍珠的《大地》、《龙子》、《同胞》与狄更斯的《双城记》、《圣诞欢歌》、《艰难时世》等小说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赛珍珠在社会题材的选择、人道主义主题的确立、人物形象的刻画以及情节结构的设置安排等方面都对狄更斯有所借鉴并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5.
这是斯克鲁奇历经苦难才学到的东西,如今一项研究揭示,狄更斯的经典作品《圣诞颂歌》背后的寓意也许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6.
生态批评理论是西方最新出现的一种文学批评潮流。文章从生态批评理论这一崭新的视角,结合生态批评要旨,对狄更斯《老古玩店》进行生态批评解读。狄更斯对工业与科技批判、欲望批判,重返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他的绿色思维和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7.
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在1859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双城记》,是他创作巅峰时期的作品。作家以这部小说来宣扬人道主义,褒扬和歌颂人道主义的精髓———博爱。博爱是狄更斯自身的精神追求,也是《双城记》的核心思想。西德尼.卡顿不仅仅要拯救露西,拯救曼内特一家,而且要抗衡杀戮的逆流,呼唤人类的良知。一个被社会排挤、遗弃的青年,却以自己年轻的生命,以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来救赎社会。卡顿的救赎,是狄更斯在《双城记》中所重点刻画的。狄更斯如实地以无限的深情描述了卡顿赴刑的场面,完成了卡顿由死颂生,由死到生的辩证转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现象学意识视角对英国著名小说家狄更斯的《远大前程》进行了深刻解读,通过分析各种人物的多重、复杂意识,进而窥探到作者狄更斯本身的多元、异质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9.
《圣诞颂歌》以圣诞节作为时间背景,通过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精灵的引导真实而生动地表现了一个原本吝啬、冷酷商人实现人生蜕变的过程。同时也将作者狄更斯崇尚的基督文化和博爱主义精神通过主人公的心路历程体现并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10.
狄更斯在他的创作当中始终贯穿着人道主义思想,宣扬一种以仁慈为核心的圣诞精神,希望用仁爱,宽恕,和解来替代阶段对抗这种思想有一定的进步性但其局限性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1.
据英国《泰吾士报》消息,在伦敦旧书展上,一本由英国大文豪狄更斯著的《意大利图画》的古董书在本次书展中亮相。在这本书中,狄更斯详细地披露了他与丹麦童话大王安徙生的一段交往故事。狄更斯称他很烦安徙生,原因是安徙生在访问英国的时候长时间呆在狄更斯家中,没完没了,使得狄更斯一家人的生活受了到严重的干扰。  相似文献   

12.
查尔斯.狄更斯是十九世纪英国的伟大作家。《大卫.科波菲尔》是他极富自传性质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狄更斯通过对大卫.科波菲尔、辟果提、汉姆及贝西姨婆等人物的塑造,展现了其人道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3.
狄更斯作为英国19世纪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他的很多作品都体现了人道主义思想,其中尤以《双城记》为代表。《双城记》的写作背景是18世纪爆发的法国大革命,小说主要通过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批判了封建阶级的残酷统治,表达对劳苦百姓的同情和怜悯,倡导人道主义精神。本文主要从小说的人物形象角度,来分析狄更斯在《双城记》中体现的人道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4.
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解读狄更斯的小说,认为早年废墟中的人生经历奠定了其小说生态批评的思想基础。其小说对工业化带来的现实社会问题,及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贪婪的人性对物质利益和欲望的过度追求进行了深刻批判。其小说寄托了狄更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和对人们回归淳朴本性的向往。狄更斯作为生态批判思想的先驱,其思想对人们思考生态与文学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雾都孤儿》是狄更斯的代表作之一,其以伦敦为创作背景揭露了当代资本主义的黑暗与腐朽。本文以西美尔的城市与精神生活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对小说中体现的都市精神生活加以分析,从而加深读者对小说情节的理解能力,同时对都市精神生活有所认识。  相似文献   

16.
托尔斯泰曾经指出:“假如你将世界一般文学予以筛选,狄更斯的作品将被保留;而筛选狄更斯的作品,《大卫·科波菲尔》将被存传。”在其五十余年来的日记与札记中,记载着他对狄更斯小说类似的褒誉。什么是艺术?他以为,《大卫·科波菲尔》才是艺术。在对他影响最大的诸如《圣经》及果戈理、卢梭等人的作品中,他显然认为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是其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相似文献   

17.
在短篇小说《圣诞颂歌》中,查尔斯.狄更斯表现出了强烈的时间意识和死亡意识,并通过对时间意识和死亡意识的思考上升到对"生"的沉思。清醒的时间意识让人从当前跳脱出来,对自己的人生作冷静的"反观"并进行整体性的把握;而深刻的死亡意识用死亡的震颤来惊醒人对生的渴望。总之,时间意识和死亡意识使人通透生存的本真意义并最终实现心灵的"还乡"。  相似文献   

18.
狄更斯的散文游记《游美札记》以其优美的语句及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受到了中外诸多学者的关注与研究。本文作者通过浅析《游美札记》中的火车意象,希望还原狄更斯笔下的19世纪美国以及火车意象背后的美国人民及狄更斯对他们的态度。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从狄更斯的个人成长经历与其文学创作的时代背景进行研究,探寻出狄更斯浪漫主义倾向的形成根源。并以狄更斯的代表作品《远大前程》中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运用为例,对狄更斯在文学创作中的浪漫主义倾向以及主题变化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20.
《大卫·科波菲尔》是19世纪英国最具代表性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一查尔斯.狄更斯的一部揭露资产阶级贪婪和无情的重要著作。整部小说采用第一人称,融入了狄更斯自身的许多生活经历。本文从狄更斯与这部作品间的联系入手,以作者的童年经历为出发点,结合其成年后工作和婚姻经历,侧重分析、比较狄更斯与其著作《大卫·科波菲尔》中主人公大卫的身世经历,阐述狄更斯如何将自己投射到小说的主人公大卫身上,总结狄更斯在著作中的自我回归,以期对狄更斯个人研究的交流和传播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