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社会实践活动因其易接受性,在德育方式上对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包括道德情感的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提出了实践育人、知行统一、贴近学生等三项发挥大学生社会实践中思想道德教育功能的基本原则。同时,对于如何更好地发挥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功效,从组织机构、管理制度、道德自主性、保障体系等角度尝试给出了相应建议与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服务,不求回报的活动这些都是当下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社会实践。大学生志愿服务是高校德育工作的新的载体,其德育功能日渐明显,高校已经开始重视这项活动,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开展这种新的社会实践形式,能够帮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使得大学生有着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及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德育实践活动是培育大学生成长的有效途径。随着社会发展的日益现代化,教育对象实践空间的获取与道德教育的方法手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一些国家在不断探索实践中,结合本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与学生身心发展的现状,精心选择适当的德育实践空间与实施的方法与手段,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所以,面对新形势、新情况下我国大学生德育实践活动还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和研究国外大学生德育实践活动,借鉴他们的相关经验,对于提高我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陈林 《时代教育》2010,(3):126-126,13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也配套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对高校今后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要求。本文结合高校在组织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际情况,就高校如何有效组织、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李鹏 《家教世界》2013,(10):198-199,193
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工作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得以长期、有效开展的必要条件,保证了大学生实践活动的稳定、长期、有效,也是高校、基地自身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与整合的研究,可以总结各类经验,加快社会实践的基地化建设,增强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提升高校自身影响力,为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拓宽人才培养途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开展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研究是高校落实十九大精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迫切需要。文章以高等学校职能理论为基础,重点探讨了高等学校职能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人才培养(专业教育)职能、科学研究职能、社会服务职能与文化传承职能分别相结合的途径,即增强思想政治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同时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的学科专业学习紧密结合起来,在专业教育中丰富德育的内容、途径、方式与方法。对于不同学科、专业课教学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侧重点应各不相同。另外,大学生的社会服务需要各方力量协同,并充分激发大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高校文化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作用,可通过建设高校文化载体,把不同的文化元素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这些对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杜威的德育思想对于后代影响很大,至今仍有可取之处。当前我国的大学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杜威的德育思想可能有一点借鉴意义。这也是本文主要的探讨对象,因此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杜威的德育思想,然后再分析了当前我国大学生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现状,然后详细说明了大学生辅导员应该如何在实现政治教育中借鉴杜威的德育思想。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高校实际教育中,重专业知识学习,轻综合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仍在部分高校普遍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不足与缺失。本文从高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角度入手,结合我院学生社会实践的经验,对社会实践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上的作用、意义以及其开展形式做了充分的探索,希望能对丰富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系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经过长期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美国在高校德育工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道德教育工作经验,形成一套实效性、科学化和可操作的高校德育体系。虽然美国在社会性质和意识形态诸方面和我们不同,但是高校德育的理念、内容和途径是人类共同拥有的文明成果,对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探讨美国高校德育途径,可对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校大学生环境教育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我国的环境治理,必须拓展高校德育的内容,进行大学生环境教育.本文论述了开展高校大学生环境教育的必要性,阐述了开展高校大学生环境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并在借鉴发达国家高校大学生环境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动我国高校大学生环境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必修课程之一,高校有计划地引导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二者相互促进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质量,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合理引导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有助于大学生强化自身的社会意识.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6,(79):161-162
康德是教育理想主义的代表人物,他重视道德教育,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成就道德,并明确提出道德教育思想。通过浅析康德的道德情感思想,在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大背景下,结合高校生态德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着重阐述康德道德情感思想对我国高校生态德育的启示,借此提出开展丰富的道德教育活动、实现生态德育方式多元化及培养大学生生态道德的自律性等增强高校生态德育效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傅欣 《文教资料》2013,(33):106-108
高校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十分重要,对于我国未来社会建设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目前我国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有了一定成绩,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与脱节现象。因此,为适应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需要,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对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模式进行创新与改革,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德育对大学生成才至关重要,如何利用支教活动提高德育实践的有效性成为研究重点。大学生支教活动对大学生形成道德自律、加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以及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效果显著。但在支教活动开展过程中出现的安全无保障、时间短且仓促、动机功利化等问题,严重影响支教活动德育实效性。提高大学生支教活动德育实效性,必须从个人层面、高校层面、社会层面加强德育实践,使在支教活动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德育为先,以德立人,是我国新时代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要求。高校大学生在大学时期处于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的相互衔接阶段,作为学生对校外生活的憧憬,作为半个社会人对于自己成长状况的模糊认识,极其容易让高校学生对于自身的思想道德产生偏差,因此培养高校大学生良好的德育习惯,是高校教育重要的一环。本文从培养高校大学生良好德育习惯的方法着手,研究高校德育的培养和建设。  相似文献   

16.
高校传统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过于呆板和单一,流于形式,缺乏专业性的指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不强,疲于应付和完成上级任务,对于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收效甚微。这些大大阻碍了现代化人才的培养。对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当代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借鉴好的社会实践活动模式,以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重庆市开展的六个一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创新性,值得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相结合是当前高校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途径,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志愿精神、让更多大学生体验志愿服务活动经历以及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都有重要的意义。有必要对这种教学方式的开展状况进行深入调查分析,探索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具体实施方法、活动成效考核的标准以及决定活动成败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陈莉 《华章》2010,(19)
志愿公益活动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项目之一,青年大学生通过参加志愿公益活动,收获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成长快乐.由于市场经济的过快发展,青年大学生对于参加志愿公益的行为发展了价值取向的扭曲.坚定不移地贯彻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方针路线,用思想政治理论正确指导高校志愿公益活动的开展,维护志愿公益活动开展的单纯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高校德育社会化实践模式作为一种结构体系和范型,有利于指导德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引导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对于推进高校德育社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组织领导与管理,参与要素与作用,目标、内容与形式,实践方式与方法,结果反馈与评价等多个层面构建高校德育社会化实践模式及其体系,突出实践在高校德育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高校形象德育是高校德育工作创新的理论成果,是对传统德育方式革新的新探索。高校形象德育是教育者依托和运用生动具体的形象对大学生开展德育工作的社会实践活动。高校形象德育的生成既是适应高校传统德育困境提出的新尝试,也是从大学生认知特点出发进行的融合创新。从其价值来看,高校形象德育具有理论维度、实践维度和育人维度的多重价值。为推进高校形象德育实践的有序展开,需要从德育形象的对象化构建、德育主客体形象素养的整体提升以及社会德育共同体建设着手,共同推动形象德育理论向德育实践转化,形成完善的德育工作体系,丰富德育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