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吹气枪是古代一种很准确的打猎工具,无法准确说出,吹气枪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只知道继棍子和镖枪之后,吹气枪是又一种新式武器。原始人用它来射鸟和捕捉隐藏在叶丛中的小野兽。吹气枪,从未在战斗中使用过,多半是居住在赤道附近的人们喜欢它。直到1492年发现美洲新大陆,欧洲人才知道吹气枪。在欧洲,树林里很难使用这种长而脆的“管子”的。现在,吹气枪这种最古老的工具获得新生———出现在东方武术馆里。其实,许多人在童年时都玩过吹气枪,在课堂上,当女老师转身面向黑板写字时,学生们就玩开了:轻轻一吹原珠笔空笔杆,小纸球在教室里满处飞………  相似文献   

2.
正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欧洲人大量引进中国茶叶,同时也开始考虑引进茶树和茶种,希望移植这种植物。但是在相当长时间内,这种移植并没有成功。直到1763年,一位名叫林奈(1707—1778)的瑞典植物学家才得到了一株正宗的中国茶树,并将它引种到欧洲。这是欧洲人种的第一株中国茶树。中国茶树的移植是一个历史漫长的、由多数人参与的过程。据说有一位修士从中国将茶树带到法国的马提尼克岛,待到它发芽、开花,才知道它不是真正的茶树,  相似文献   

3.
传闻种种说“契丹”欧洲人很早就知道在最遥远的东方有一个美丽神秘的国家,他们称之为sina(支那,后来演变拼写为Chi-na)。然而,从13世纪起,另一个东方大国———契丹(Cathay)的影子不时出现在欧洲人的见闻和著作里,它宛如海外仙山,漂渺在云雾之间,却又乍隐还现。1240年,勇猛的蒙古大军越过辽阔的中亚高原,闯进了欧洲。惊恐的欧洲人从此知道了遥远的东方还有一支凶猛的鞑靼人,他们的君主称为可汗。同时,从这些蒙古人和中亚人口中,他们听到了一个叫做契丹的美丽国家。1245年,罗马教皇英诺森四世派遣普兰·迦尔宾…  相似文献   

4.
《寻根》2016,(1)
正许多人都知道中国最早的女子学校是甬江女子中学,很少人知道它的前身是创办于1844年的宁波女塾,几乎没有人知道有一位使用外国名字的中国盲女曾在这所女塾任教;许多人都知道上海同仁医院,很少人知道它的前身之一是创办于1872年的体仁医院,几乎没有人知道有一位使用外国名字的中国盲女与体仁医院的创办密切相关。这一位使用外国名字的中国盲女,就是阿格尼丝·居茨拉夫。  相似文献   

5.
口琴史话     
口琴史话木子口琴是一种使用最普遍的乐器。目前,全世界每年出售的口琴有二三千万只。口琴之所以如此普及,是因为它价格便宜,便于携带,容易学习,最能满足音乐爱好者自我演奏的要求。据乐器专家考证,口琴起源于4500多年前中国发明的笙。18世纪,一位欧洲旅游家...  相似文献   

6.
解开马雅文化突衰之谜滕刚编译几十年来人们一直认为古代中美洲的马雅人过着一种田园生活。学者们对马雅人运用聪明才智所取得的成就更是惊叹不已:马雅人使用零的概念要比欧洲人早数百年;他们的历法也比东半球的欧洲人(的历法)准确得多。在人们的心目中,马雅人是爱好...  相似文献   

7.
我们知道,动物的生存需要消耗,而且,他们也知道挑选更可口的食物,营造更温暖更舒适更安全的巢穴,然而这只是出于它们生存本能的需要。人类的消费行为则不同,在满足生理需要的同时,它也是一种文化活动。因此,抓住和诱导人们的文化心理越来越成为现代广告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欧阳 《世界文化》2008,(4):41-41
人们都知道,$是代表一种外国货币的符号。在报纸和画刊上,它通常被认为是代表美元。其实它不是美元而是银元的符号。 $是怎么来的呢?16世纪初,西班牙铸造了一种大的银币,名为“比索”(Peso)。“比索”是八枚“里亚尔”小币的意思。“比索”的图案,一面是皇冠和王徽(狮子和城堡),另一面是两根柱子,这是西方神话中大力士赫居里斯的柱子,它代表直布罗陀两岸的山岩。  相似文献   

9.
勇鸣 《世界文化》2007,(10):49-49
萨克管只有160多年历史。1840年比利时人AdolpheSax在店里无聊时把低音竖笛的吹嘴装到一种用按键的铜管上所发明的。1842年,他制造了第一把C调的低音萨克管,得到法国作曲家柏辽兹的赞赏。柏辽兹是当时欧洲最具影响力的音乐家之一,他在各种媒体上说萨克管这种乐器最具人性的特点,并且把自己的曲子用它来演奏。到1845年,AdolpheSax得到法国军队的签约,萨克管大量被使用在军乐队中。  相似文献   

10.
生活中许多人希望用艺术大师的作品装点自己的工作环境或生活环境,在有“艺术之乡”之称的欧洲,艺术品几乎是一种衡量个人修养甚至经济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为了人们的这种需求,艺术品租赁公司便应运而生。总部设在英国的国际艺术品咨询公司,就是欧洲最大的一家艺术品租赁机构,他们的业务就是专门从事各种档次的艺术品的租赁,从数千英镑一幅的油画到世界级大师的顶级作品,均可以从该公司租赁到。由于看准了市场,准确地把握住了人们的需求,该公司开张后生意十分红火。正如该公司艺术部主任安德鲁·哈特欣森所说:“欧洲许多艺术品的…  相似文献   

11.
在欧洲中部,在巍巍阿尔卑斯山的东北麓,在日夜奔腾不息的莱茵河畔,有一个南北长不过约25公里,东西宽仅约6公里的国家,它就是列支敦士登,其面积仅约160平方公里。如果我仅仅这样介绍,也许仍会有90%的人不知我言之为谁?但是,如果我问10名集邮爱好,或是10名牙科医生,则可能他们中90%的人会说,我知道,它叫列支敦士登,以发行精美的邮票、生产精良的假牙称于世。  相似文献   

12.
张丽 《世界文化》2005,(2):48-49
悠悠球(yo-yo),又称为“溜溜球”,是一种风靡全球的玩具。它虽然操作简单,却自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人。也许你还不知道,悠悠球这种小巧的玩具却有着一段绵长而有趣的历史呢。  相似文献   

13.
    
我们不知道第一把锁的构造如何,也不知道它的制作者是何人。用绳子或动物的筋打的结或许是最原始的锁。人们试图打错综复杂的结并发明各种保密装置以制服对方。据传说,弗里吉亚国王戈尔迪乌斯打的“戈尔迪乌姆结”最为复杂,一个代神发布神喻的祭师透露说,这个结将由未来的亚洲主宰者解开。亚历山大大帝没花费时间去考虑,便简单粗鲁地用自己的剑劈开了这个结。由于生活越来越富裕,人们需要更牢靠的锁。有三种锁流传至今,它们是桂锁、挂锁和插锁。其中,栓锁历史最为悠久,它在古埃及使用,并由那里传到古希腊和罗马,甚至现在有时还在使用。它的主要部分是钻有若干个孔的厚木头的锁栓。上下  相似文献   

14.
汉口与中俄茶叶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晓航 《寻根》2003,(4):54-56
很多人都知道中国古代有条丝绸之路,曾经是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却不一定知道在中国的北部草原,还有一条纵深通向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亚腹地的中俄茶叶之路。这条被历史风尘湮没的驼道繁荣了近200年,它的源头在汉口。  相似文献   

15.
漫话巧克力     
巧克力是一种高级糖果,是当今世界上销量最大的食品之一。它具有特殊诱人的爽口味道。这也许就是众人都喜欢吃的缘故吧!但有关巧克力的来历,并非人人都知道。  相似文献   

16.
领带史话     
许多人都知道大仲马写过一本烹妊书,但是几乎无人知道另一位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就是教科书《十六课系领带艺术》的作者。此书包括100页的课文和40幅图。他是以巴隆·德·朗贝兹为笔名出版的。巴尔扎克在书中讲述了各种有益的建议,而且严肃地强调,人们可以通过领带来判断一个人。然而我必须说老实话,为人类发明领带的并不是法国人。早在古罗马时期,人们就开始使用领带了。当时的古罗马军团士兵在脖子上系着一种带于,形状介于领带和围巾之间,后来人们就不用了。以后法国又恢复使用这种领带,并且官方把它视为一种时髦。拉罗斯词典给领带一词写的定义为“绕在脖子上衬衫衣领下的布带”。该词典还解释说,领带这个词的法语名称“cravatle”是由“croate”(克罗地亚人)一词派生而来的。我们还知道哪一年,甚至哪一天领带开始流行起来的。那是在1656  相似文献   

17.
喷泉是欧洲人非常喜欢的一种文化形式。我们对它却感到比较陌生。当然,在东京的日比谷公会堂附近和其它地方,也有些喷水池。为了标榜这种“新文明”人们还给有的喷水池起上什么“爱之泉”等等的名称,这不外乎是些模仿欧洲文化的产物。欧洲的喷泉,象征着人们把水引到新地方的喜悦心情。确切地说,将水引向新开发或新征服的土地,便意味着该地成为文明之地了。它是征服者的喜悦乃至骄傲  相似文献   

18.
极乐鸟     
极乐鸟属于最美丽的生物之列。1522年它首先由麦哲伦舰队的西班牙人带到了欧洲。那是美拉尼西亚的土著给的。极乐鸟得名于一个当时比比皆是的神话。美拉尼西亚的猎人惯常把死鸟的脚和翅膀弄下来。这样做使人们相信,极乐鸟是飘浮在空中度过一生的。有些人说,“除了天堂里的露水外,极乐鸟不吃不喝别的东西。”可是,如今我们知道,极乐鸟还吃草莓,水果和昆虫。极乐鸟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国家象征。生活在岛上山林中的四十三种叫得上名字的极乐鸟,有三十种在这个国家里,另外五种在伊朗,有两种在  相似文献   

19.
在欧洲,咖啡犹如中国的茶,既是一种饮料,也是一种化。旅游欧洲时,凡清晨步入餐厅,侍客气且千篇一律的问候是:“咖啡还是茶?”  相似文献   

20.
石器使用方法及其功能的重建是史前考古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它能为我们认识和了解远古人类文化的多个层面,特别是经济、生活领域的各个方面提供较为准确的资料。而石器使用微痕的研究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手段和方法,一直为考古学家们所关注。它的理论依据是石器在使用时,其使用部位因力学作用而发生的不可逆转的物理变化,从而会在石器表面留下各种不同程度的破损、磨耗、光泽等使用痕迹。不同的使用方式、加工对象所形成的使用痕迹,它们的大小、形状、分布、影像等也不尽相同。本文旨在对石器微痕分析在我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中的发展做一梳理,揭示石器微痕研究已经取得的成就和不足,尝试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以便石器微痕分析这一新的方法和视角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我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