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写作文最忌的是雷同,没有个性色彩的文章,是没有生命力的,特别在面对同一作文题或同一写作材料,集体写作时,如何独创新意,写出出类拔萃的好文章来?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怎样才能使文章展现出独特的个性色彩呢?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作文缺少个性是一大通病。很多同学作文总是步人后尘,别人怎么认识,他也怎么认识,没有自己的见解;别人怎么写,他也怎么写,没有自己的创意。千人一面,众口一词,一个模式,一个套路,大家好像被一个遥控器控制着,进行思维和表达的复制,因而失去了创作个性。文章最忌雷同,没有个性色彩的文章,是没有生命力的。特别是在面向同一命题或同一写作材料集体应试时,怎样独创新意,写出出类拔萃的文章来,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怎样才能使文章展现出独特的个性色彩呢?现结合本人多年教学实际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高中生作文缺少个性是一大通病。很多同学作文总是步人后尘,别人怎么认识,他也怎么认识,没有自己的见解;别人怎么写,他也怎么写,没有自己的创意。文章最忌雷同,没有个性色彩的文章,是没有生命力的。特别是在面向同一命题或同一写作材料集体应试时,怎样独创新意,写出出类拔萃的文章来,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殷宏霞 《现代语文》2006,(2):120-120
作文失缺了个性,是学生作文的一大通病。很多人作文总是步人后尘,别人怎么认识,他也怎么认识,没有自己的见解:别人怎么写,他也怎么写,没有自己的创意。千人一面,众口一词,一个模式,一个套路,大家好像被一个遥控器控制着,进行思维和表达的复制,因而失缺了创作个性。文章最忌雷同,没有个性色彩的文章,是没有生命力的。真正拨动读者心弦的作文,是有个性,有创新的作文。特别是在面对同一文题或同一写作材料集体应试时,怎样独创新意,写出出类拔萃的文章来,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如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学生。然而,在大力提倡“个性”、“创意”教学的今天,学生的作文却难改千人一面的现象,拥有不同面孔的学生,却有着惊人相似的思维方式!试想.生活中看见的是同一种色彩,听见的是同一种声音,生活还会丰富多彩吗?因此,我们呼吁:给学生自由写作的天空,让他们展翅高飞!  相似文献   

6.
写作文最忌的是雷同,没有个性色彩的文章,是没有生命力的,特别在面对同一作文题或同一写作材料,集体写作时,如何独创新意,写出出类拔萃的好文章来?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怎样才能使文章展现出独特的个性色彩呢?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一、以构思立意要独特为出发点,防止趋同化,展现文章个性色彩如在写《读〈龟兔赛跑〉有感》的作文时,较多的同学在立意上把重点放在赞扬龟能坚持不懈、锲而不舍上,人云亦云,造成“撞车”现象.也有的换了一种方式,从另一个角度切入,很有创见地提出了“乌龟的侥幸取胜是不值得赞美,真正的较量和竞争是要靠强劲的实力”的见解,有了创新,就能更好体现鲜明的个性色彩,创新是写作的生命.要想构思立意不趋同,还必须改变思维的惯性.针对习惯的认识和传统的见解,要作更深层次的思考.同样一写到教师,总习惯把教师比作“蜡烛”,所谓“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这样的立意既平庸又无新意.这样的语句既无法使人感动,又不能概括教师职业特点.为什么就不能放弃习惯认识,丢掉传统的见解,为什么不用“太阳”或“灯塔”作比喻呢?一位优秀的教师,他的作用就像太阳、灯塔那样,释放永不熄灭的光辉,他在照亮别人、指引航向的同时,也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7.
个性化写作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提出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学的支点之一.个性化写作要求学生作文要有与个性色彩相关联的有价值的思想认识、独特的审美情趣.文章试从思想内容及表现形式两方面来探讨在写作中如何表现个性.  相似文献   

8.
丁茂华 《现代语文》2009,(12):116-118
长期以来,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育的作文教学中,存在着千人一面的写作教学模式,正是这些模式抹杀了学生的写作个性,学生回馈的同样是没有个性的千人一面的文章。笔者把造成学生写作个性缺失的这些写作教学现象统称为写作个性缺失教学。  相似文献   

9.
田晓琳 《文教资料》2005,(23):149-150
写作是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写作过程中的立意、取材、选材、谋篇、布局、修改无一不是个体的主观行为,呈现出个体的差异和色彩。因此,写作是主观情感的抒发,是个性化的精神劳动。好的文章正是因为有了个性化的色彩,才有了与众不同与感人至深的力量。因此只有在写作中突出个性,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文章中体现个性特色可从以下几点入手:一、说真话,抒真情作文和做人一样,做人要真诚,老老实实的做人,不哗众取宠。作文也要真实,写实实在在的事,表达自己真真切切的感受和体验。这样的文章才是好文章,才有生命力。新语文课标对学生…  相似文献   

10.
邢艳萍 《小学生》2010,(2):45-46
对于习作的教学,我认为:生活是习作的源泉,个性是文章的生命,文章不能缺乏个性的色彩。新《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习作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作文提供有利条件和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因此。在新课改的浪潮中,我们应关注学生个性生命潜能的开发和写作主体个性的自主发展,使学生爱上习作,爱上语文。  相似文献   

11.
“这一个”,通常指的是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鲜明个性特征,也是众多作家孜孜以求的一种艺术境界。没有个性,作品就没有生命力。对我们的文章而言,也是如此。而“个性色彩”在作文中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一、立意的个性化通过审题明确文章的立意,这是写好一篇文章的基础。立意的个性化,即避免人云亦云,努力走出雷同化,能够见他人所未见,写他人所未写。它需要良好的思维品质,尤其是独立思考的品质。对于当前话题作文而言,则主要指写作时独特的切入点。如2003年的“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众多考生的立意一般为不要因感情的亲疏而影响对一…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文章也是如此.没有素材.怎样去写作呢?因此,积累是写作的基石.是构筑文章这座高楼大厦的建筑材料。下面,我就谈谈如何积累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13.
写作考场作文时,我们该怎样依据命题要求,用独到的眼光从自己的素材库存中迅速选定材料,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表现出鲜活的个性色彩?2003年的中考优秀作文为我们提供的经验是:一、以知出新。即文章的内容超越一般学生的认知领域,显  相似文献   

14.
刘文 《现代语文》2006,(12):30-30
曾在一篇谈写作的文章中读到这样的观点,写作至少必须具备五个重要的条件,其中之一是"个性鲜明的语言"①.确实,写作最终是靠语言来完成的,就像绘画的物质表现形式是线条、色彩一样,写作最主要的物质表现形式就是语言.  相似文献   

15.
鲍华娜 《现代语文》2005,(4):116-117
每当看到历届学生写的一篇篇精彩作文,脑海中总会回想起富有个性的习作者的形象,他们或泼辣开朗、或文静娴淑、或严肃冷峻。有个性的人,使人难忘。同样,充满个性的文章,也让人刮目相看。个性是文章的灵魂,凡是优秀的作文,字里行间都充满着鲜明的个性色彩。作文应该写诚实的、自己的话,但更要有创意,写出自己的个性。作为语文教师,在大力推行“新课标”的今天,我们应积极倡导:让个性与作文同行。一、营造个性化的写作空间写作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语文教师要善于营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写作的空间。首先,教师要赢得学生的信赖。人们常说:亲其师…  相似文献   

16.
“有个性色彩”是高考《考试大纲》“发展等级”中“有创新”的具体要求之一,《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了“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的要求。有个性色彩,就是要张扬考生鲜明的个性,发掘考生写作的潜质,展示考生思维的智慧,激发考生写作的情感;  相似文献   

17.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写”是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写作必须展示自己的独特个性,个性越鲜明越受读者欢迎:写作又必须要有独特创造,越是创新的文章越有价值。但是,这些要求对于初涉写作的中学生们来说,未免有点强人所难。文章的个性和创新来自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这正是中学生极为缺乏的。所以很多中学生怕写作文,并且常常为此苦恼。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三个方面:有的苦于没有东西写,有的不知道怎样串成文章.有的担心写不具体。对于这些问题,许多专家学者在多年前就已作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学要求既要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又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正如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所指出的;“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的作文就会发现:我们的作文指导过多地强调立什么中心,选什么材料和规定文章的结构、体裁等。学生在没有感情冲动,也没有写作欲望的情形下动笔,挖空心思,找一点材料来填补教师定下的作文思路和模式。写成的文章千人一面、大同小异。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创造性思维得不到发展。写不出新意的文章来。那么怎样才能很好地在作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生呢?…  相似文献   

19.
得作文者得天下,作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是由于各种原因,作文这一最富个性的学习和创新活动,变成了折磨心灵的苦差事。其实,学生的写作行为不是孤立的,每一次的写作训练都应该在他们心里留下痕迹。文章不是无情物,我们应该让学生在作文过程中明白世间万物的生命都是极其美好的,都值得千般呵护,万般尊崇。作文要承载生命情感的需要,映射个性生命的色彩,体悟多元生命的情趣,使其成为鲜活生命的载体。  相似文献   

20.
“文如其人,言为心声”。作文是最具个性化的产物,不同的人,即使是对同一事物感受也不尽相同,写作也应各具特色,让学生用手中的笔把自己对生活的独特体验,以及想说的话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是一个最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创造活动。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特点、气质,包括生活体验、情感、感知、性格、思维和驾驭语言的能力,将集中体现在他们的习作中。可以说,作文是极具个性色彩和灵气的创造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