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郭寒英 《湖南教育》2002,(21):50-51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六册第118~120页。教学目标通过实例,学生理解面积与常用面积单位的含义,能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精神,学生获得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具、学具面积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各一个。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师提出下列问题:1.如果没有直尺,怎样测量桌面的长度?2.观察课桌面,估计它的长度,并用所选的长度单位量一量。3.你能估计课桌面的大小吗?会测量课桌面的…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标实验教材(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过程]一、揭示面积的意义1.课件出示大小不等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图。师:这都是我们学过的封闭图形,在这三个封闭图形中,哪个最大?哪个最小?[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它们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学好这部分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还将为后续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等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提供思维基础。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第六单元“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学目标: 1.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理解面积的含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相似文献   

5.
徐明 《山东教育》2004,(34):45-46
“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习面积计算的重要基础。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6.
姚君强 《时代教育》2007,(8Z):113-113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单元中的第一课时,是后面学习内容的基础。在以往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对“面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理解只是停留在“知其言.而不知其所意言”的层次,不会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教师也感觉这节内容多而杂,不容易上“活”。这个学期再次实施此教材,笔者改变了以往陈旧的教学方法、理顺设计了以下几个主要教学环节。[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6,(59):75-76
本节课的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探索物体和图形大小的过程,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发展空间观念,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相似文献   

8.
片断一 :认识面和面积师 :今天 ,老师想请同学们来评评理 :小方和小明两位小朋友 ,做了两个形状不同的长方形相框。(出示大屏幕)他们一同来到玻璃店 ,为相框安玻璃 ,在付钱时 ,老板却让他们付同样的钱。这合理吗?为什么?生1:这不合理!小明的玻璃周长是16分米 ,而小方玻璃周长是14分米 ,所以小明付的钱应多一些。生2:合理!他们两人的玻璃大小是一样的 ,沿着第一块中间把它们分开 ,再移到下面 ,就和小方的完全一样了。(老师根据生2的叙述 ,演示课件)生齐 :哦!原来两块玻璃的大小是一样的。师 :经过大家这一评 ,可见老板让他们…  相似文献   

9.
我们知道,等底(或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应的高(或底)的比。这个结论可以把面积比转换成线段比,也可以把线段比转换成面积比。利用它可以解决比较简单的求面积问题。  相似文献   

10.
赵世平 《考试周刊》2011,(92):78-79
在日常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初学时对面积知识的学习效果不理想,特别是对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容易混淆,对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含糊不清,巩固学习时面积单位相互混淆,对面积与周长之间联系与区别理解模糊,给以后的复习巩固及进一步学习造成了困难。作者联系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了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1.
刘蓉蓉 《江西教育》2007,(12):42-42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片段一:师:(举着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请大家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去测量课本第74页“做一做”中的长方形的面积。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探求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掌握并能初步运用公式计算梯形面积;认识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探究、合作、创新的意识。教学过程一、准备情境导入。多媒体出示领导视察一条新挖的渠道的情景。画外音:视察工作的领导想了解渠道的横截面面积。多媒体又出示渠道的横截面(如上图)。教师说:这就是这条渠道的横截面,要想知道横截面面积就是想知道什么的面积呢?等学生作出正确回答后,教师揭示课题:梯形面积的计算。学生说,要求梯形面积就要想办法知道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提出“怎样获得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  相似文献   

13.
(师出示课题:梯形的面积计算)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生:想知道梯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生:我想知道梯形的面积是不是跟三角形的面积有关系.  相似文献   

14.
命题 设ΔABC的面积为Δ,三边长分别为a、b,c.则ΔABC的外接正三角形的最大面积为()  相似文献   

15.
张桂玲 《河北教育》2003,(11):37-37
一、观察体验,建立面积概念 1.让学生摸一摸课桌表面、数学课本表面和文具盒表面,说一说谁大,使学生知道物体表面有大小。 2.出示几组不同的平面图形,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  相似文献   

16.
若一个周长为2p的多边形有半径为r的内切圆,则其面积 S=Pr.(1) 该结论.只要根据n边形面积等于以多边形的边为边,内切圆圆心为第三个顶点的n个三角形面积和即可证得.(证明略) 这一简单的关系倍受各级命题者的青睐,拟了不少与之相关的考题,信手拈来几例,便可见其一斑.例1(安庆市1998年初中毕业试题)如图1,已知梯形 ABCD中,AB // CD.AB: CD= 2: 5,∠ABC=90°,E是BC边上一点,若把△CDE沿折痕DE向上翻折.C点恰好与A点重合.又已知DE=155,求内切于以C、D、A…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5~17页例4、例5,试一试及练一练。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数方格、剪拼、平移、旋转等方法,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运用面积公式进行三角形面积计算,加深学生对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79页83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充分利用手中的学具,在动手操作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相似文献   

19.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我比画,你描述。说说我比的是哪个面积单位? (师比画,生描述) 师:面积单位有什么作用呢?  相似文献   

20.
杨锋  周嗣昌 《云南教育》2001,(22):44-45
〖本课学内容是九义教材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梯形面积的计算”,主要教学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下面选登的是推导过程及评析。〗(教师出示硬纸板做成的梯形)师:怎样计算这个梯形的面积呢?同学们回忆一下,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生: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推导出来的。(教师电脑演示拼的过程)师:我们能不能仿照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来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呢?请同学们拿出学具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我们学过的简单图形。(学生动手操作)师:大家说一说,你拼成的是什么图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