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语感,应成为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加强学生的语感能力的培训,是提高学生语言素质的必要途经。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论述,通过加强诵读、归纳比较、想象探索、品味揣摩、体验生活、积累运用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相似文献   

2.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也特别强调:在教学中尤其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语感是一切文字的基础。语感的培养,不仅是语文教学的本质和核心,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品味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即培养提升学生的语感。言语形式是语感所以生成的“本”和“源”,阅读文本,就是接触、咀嚼、品味、揣摩、感悟文本的言语形式。当前语文课堂上泛语文、非语文的倾向相当严重,金圣叹所言“凡遇读书,都不理会文字”的  相似文献   

4.
“语感是人们对语文文字敏锐的感觉力。”语感教学就是以加强语感训练为切入口,引导学生遵循“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途径学习语言,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以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语感教学中老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发现、揣摩、领悟语言品味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学语感培养浅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那什么是语感呢?语感指的是人对语言文字敏锐的领悟和品味能力,是对语言直接的、整体的感受.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可以提高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新课标把语感作为语文素养的一个基本内容,可见,在小学语文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是非常重要的。那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善于把握“语文元素”,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品味、揣摩中习得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审美情趣。一、直击文字:体味汉字的意蕴汉字是最基本的“语文元素”。学习语文时,首先入眼的是一个个中国的汉字.只有从一个个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才会获得阅读的感受。所以,在教学中,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丰富的语文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这是一个人进行言语交际的基本前提。叶圣陶先生指出:“语言文字的练习最要紧的是练习语感。”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王尚文先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语感要千方百计提高学生语感素质。”在语文教学中,语感教学是纲,其他是目.纲举目张.否则纲不举则目也难张。可见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语感是语文的核心。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具有重要的意义。著名语感专家王尚文先生指出:“语文教师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是学生高品位语感的创造者;语文教师的困难之处,也在于他必须创造学生高品位的语感。”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言的锐敏的感觉。”吕叔湘先生也曾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这些论述无不标明。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是目前最急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语感指的是对语言文字敏锐的领悟和品味能力,是人们接受和输出语言能力的客观反映,是学生认识逐步走向作者心灵的桥梁。吕叔湘先生认为:“培养学生语感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可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相似文献   

10.
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主张:“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在语文教学中,语感教学是纲,其他是目,纲举目张,否则纲不举则目也难张。良好语感的形成是语文素养的集中体现。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是: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感知体会,语感水平是语文素养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它需要联想、比较、揣摩、领会等思维活动。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发展学生的认识水平,还可以使思想教育落到实处。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培养:  相似文献   

12.
语感是语文的核心。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具有重要意义。著名语感专家王尚文先生说:“语文教师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是学生高品位语感的创造者;语文教师的困难之处,也在于他必须创造学生高品位的语感。”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言的锐敏的感觉。”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相似文献   

13.
培养语感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基本素质。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语感:强化学生的朗读训练,感受语感;指导督促学生背诵,强化语感;引导学生揣摩品味,训练语感;启发学生联想、想象,深化语感。  相似文献   

14.
培养语感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基本素质,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语感:强化学生朗读训练,感受语感;指导督促学生背诵,强化语感;引导学生揣摩品味,训练语感;启发学生联想、想象,深化语感;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积累语感;指导学生切身体察,获得语感。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的锐敏的感觉。”吕叔湘先生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要通过语言实践来培养。这个实践就是学生与教师、与同学、与课文的对话。具体地说,就是通过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听、说、读、写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注重听力的训练,是教学中培养、发展学生语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听力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听懂一段话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记忆力,也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相似文献   

16.
文本的意韵、情感往往是通过具体的词语、句子或明或暗地表达出来。学生只有对语言文字具有敏锐而又丰富的感悟能力,才能心领神会,引起情感共鸣。叶圣陶先生说过:“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也就是说,读书要悟出文章中传神的字字语语。作为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对文中关键的词句进行品析、揣摩、感悟,品味出内含的滋味,感受文字背后的精彩,积淀学生的语感。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语感指的是对语言文字敏锐的领悟和品味能力,是人们接受和输出语言能力的客观反映,是学生认识逐步走向作者心灵的桥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是非常重要的。培养语感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那么,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相似文献   

18.
谷丽敏 《文教资料》2010,(13):60-61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的培养离不开“读”“想”“练”。教师只有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读”“想”“练”来用心揣摩和体味语言,逐步实现语言的内化和文化的积淀,才能使学生形成对语文的深刻的审美感觉——语感。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老先生曾指出: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灵敏的感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可见,培养学生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同时,也可以看出语感具有敏捷性、整体性、直接性的特点。根据低年级孩子的年龄和认知特点,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引导孩子学会诵读,学会积累,学会揣摩、感悟,重视与生活的结合,重视语言实践,是培养低年级孩子语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忽视语文能力的培养,片面强调对语文思想内容、篇章结构的详尽剖析,忽视对语言材料的感受和领悟,使语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陷入误区。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就是要学生:诵读吟咏,初步感受语言;揣摩咀嚼,具体品味语言;整体感知,总体把握语言;强化实践,逐渐养成语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