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学堂”,是把学生健康摆在最高位置,并以此建构新课堂、新课程与新机制,实现基础教育整体变革与群体超越的学习场所。成都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针对“学生体质健康严重堪忧、情感素质极不乐观、儿童创新想象能力不强”等基础教育顽症.以“生命、健康、发展”为第一要务,重建学校课堂与课程.既发展了儿童,也改变了学校,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学校建成了令人称道的“新学堂”。  相似文献   

2.
潘文彬:儿童学堂,智慧生长的天堂 阅读了《教育科学论坛》2011年第8期刊发的《问道“儿童学堂”》专题文本之后,我不禁为以姚嗣芳和梁艳两位老师为代表的小语同仁在语文教学路上的探索实践而拍手叫好!课堂,本该就是守护儿童天性的学堂,是儿童的精神和智慧自由生长的地方。是呀。课堂本该就是属于儿童的,更是为了儿童的,小学的课堂就应该是儿童的学堂。  相似文献   

3.
《教育科学论坛》2011,(8):54-74
浑厚、雄沉的“集结号”“儿童学堂”实践探索的个体经验展示与研讨活动,响起虽不高昂、嘹亮,但却浑厚、雄沉的课堂变革“集结号”。一颗颗迷茫、徘徊的心灵被召集到一起.期待着改革的重新上路。  相似文献   

4.
<正>顾润生:“明德学堂:阳光儿童‘力行’新劳动实践”项目的内涵是什么?周燕微:明德,是我校传承百年的校训,也是学生发展的核心目标。明德学堂,是培养儿童劳动素养的劳动时空、实践载体、育人平台,我们希望引领儿童在真实的劳动场域中探究、实践、互动,吸引儿童“参与”直至深深“卷入”。“力行”强调身心参与,手脑并用,躬行实践,知行合一。“新劳动实践”指在新时代背景下,引导儿童能坚守和传承,能有思考、有德性地劳动。儿童在劳动实践中,增长劳动知识和技能,涵养积极的劳动态度和劳动精神,  相似文献   

5.
学堂乐歌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对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随之涌现出了很多音乐教育人才,他们编撰了大量儿童歌曲广为流传,经久不衰.本文重在把学堂乐歌与现如今的音乐教育进行比较,梳理分析,从音乐教育角度和音乐审美角度去思考“学堂乐歌”给我们现行音乐教育带来的启示和影响.  相似文献   

6.
《教育科学论坛》2011,(8):75-78
在颠覆中还原,在还原中颠覆儿童学堂的构建由发起到区域推进,再到愿景实现。是一个长途跋涉的过程。其问。需要实践者以足够的勇气和耐力面对改革中的变数。尤其是需要理性地面对改革中的“颠覆”.对其本质特性形成清醒的认识.才具有足够的胆略坚守教育本真。遵循教育规律。果断地告别只见教师。不见儿童的昔日课堂  相似文献   

7.
行动中的“春蕾计划”大侠你知道吗?无论是我国现有的1.8亿文盲,还是每年失学的儿童中,70%以上为女性!这是一组多么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如今,无缘进入学堂的女童们终于看到了曙光。因为,与人们已广为熟悉的“希望工程”相伴的还有一个专门针对失学女童的计划...  相似文献   

8.
《世界教育信息》2007,(2):89-89
据俄塔社报道,俄罗斯总统办公厅承办的总统网站专为儿童开设了“总统学堂”栏目,普京总统亲自撰文,告诉孩子们怎样才能当上总统。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挟师为主,以“讲”为主。所以传统的课堂教学被冠以“被动灌输”的帽子。本文题目中提到的变“课堂”为“学堂”,意思是说把以“教”为核心转变为以学生自主“学”为核心,把讲堂变学堂,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这是新课程带给教师的巨大变化,也是一种新理念的实践和探索。因此,教师要尽快地让学生自己动起来,让儿童在活动中学习,让课堂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0.
“好习惯同步学堂”是广州市华美英语实验学校小学部学生德育工作的创新形式.它从养成教育着眼,以培养好习惯为导引,促使学生自主育德。“好习惯同步学堂”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效果明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山东教育》2007,(9):4-4
据报道,俄罗斯总统办公厅承办的总统网站专为儿童开设了“总统学堂”栏目,普京总统亲自撰文道:“有志当总统的少年都能从这里了解到重要的常识,从俄联邦政权结构到总统应当履行的职责。我建议每位浏览者认真学习这些内容,因为俄罗斯未来的总统将从今日的学生公民中诞生。”此外,“总统学堂”还提供测试题,让孩子们了解自己是否适合总统这一职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学堂乐歌是近代中国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一种新音乐形式。以此开展的音乐教育.成为中国近代新音乐教育标志的学堂乐歌教育。在效仿西方音乐文化的实践中,它开创了中国近代音乐教育发展的新局面。与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相比。以学堂乐歌教育为代表的新音乐教育在音乐创作手法与乐器使用、教学机构与科目西化、专业音乐教育家培养等“硬件方面”的发展更具时代性。对清末民初新音乐教育形式——学堂乐歌教育在产生与“硬件方面”创新之处的研究,影射出中国近代音乐教育在教育制度、教育思想、教育作用等“软件方面”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3.
近日,清华大学打造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平台(MOOC,中文简称“慕课”)“学堂在线”(WWW.xuetangx.com)正式开放,这是全球首个中文版“慕课”平台,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的7门课已陆续上线。未来,该平台仍将不断上线国内外名校课程,在“网上学堂”,学习者可以修习多所名校的学分,高中生也可以借此先修大学学分。“学堂在线”由清华大学的技术团队历时四个月研发而成,它采用了一部分edX的开放源代码,与edX功能类似,支持在线播放课程视频、网上讨论、在线答疑等,是全球首个中文版MOOC平台,主要面向全球华人以及希望以中文为载体学习的人们。  相似文献   

14.
鲁迅先生的《<呐喊)自序》中“到N进K学堂”一句,课本的注释为:“N指南京,K学堂指江南水师学堂。鲁迅于1898年到南京进江南水师学堂读书,1899年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此条注释对青年鲁迅在南京求学的时、地转换说明准确无误,但其中“K学堂指江南水师学堂”的解释不确。  相似文献   

15.
《<呐喊>自序》“到N进k学堂”的注释说:“N指南京,k学堂指江南水师学堂。”后一句不确。首先,从有关记叙看,“k学堂”应该是指矿路学堂,而不是水师学堂。课文写道:“我要到N进k学堂去了……终于到N进k学堂了,在这学堂里,我才知道世上还有所谓格致,算学,地理,历史,绘图和体操……”也就是说,在这所学堂里,他才第一次接触到西方文明,学到新鲜的科学知识。据鲁迅的《自叙传略》和《琐记》,他到N(南京)是先进了水师学堂(这可能是编者误注的原因所在),“做三班  相似文献   

16.
在新的时代要求下,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成为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而基于儿童生活的劳动教育对学生获得生活技能、养成良好品格、形成正确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学校立足儿童的生活实际,以儿童生活为基础,打造家校社共频劳动圈,探索劳动教育新路径,构建“生活大学堂”劳动课程内容、改革劳动教育评价,使学生在不断丰厚自我、关爱他人、服务社会中塑造有责任担当、家国情怀的“向美少年”。  相似文献   

17.
教育之最     
近代最早由国家颁布的初等小学堂章程是清管学大臣张百熙主持拟定的《钦定蒙学堂章程》。光绪二十八年七月十二日(1902年8月15日)颁布。含全学纲领、功课教法、各种规则、堂舍规模4章,共20节。以“培养儿童使有浅近之知识,并调护其身体”为宗旨,分公立和自  相似文献   

18.
一、K学堂鲁迅《<呐喊>自序》里有云:“我要到N进K学堂去了”,N自然指南京,K学堂呢,拙著中曾说:“K学堂指矿路学堂(附设于陆师学堂)”(《鲁迅作品难句解》,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4月版,第129页),后来见高中语文课本注为:“K学堂指江南水师学堂,鲁迅于一八九八年到南京进江南水师学堂读书,一八九九年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1982年11月上海第1次印刷本第172页)。  相似文献   

19.
太原师范学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光绪31年,即公元1905年,学校始称山西省官立师范学堂,以后数次易名,先后被称作“山西省两级师范学堂”、“山西省师范学堂”、“山西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等。1934年改称为“山  相似文献   

20.
自清季赵尔丰经营川边、设立关外学务局开始,川边康区的边疆民族师范教育机构,如关学师范的先导“四川藏文学堂”、关学师资的临时养成机关“关学师范传习所”、关学师资的长期养成机关“藏语专侈学堂”等相继开办起来,对川边康区教育与社会进步发挥了明显的先导与推动作用。清季川边教育与民族师范之所以得到推广与发展,主要得益于官吏提倡推动、政府拨款经营以及给予办学人员、学堂教师及关外师范生精神和物质优待等因素.其中宽裕的经费支持是聂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