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挺身式跳远技术判定的关键环节是腾空步后的挺身动作,也是学生较难掌握的技术环节。在教学中,一般学生在短时间内很难掌握和理解,时常会出现以下四种现象:1.摆动腿下放用力过大,摆动腿垂直下踹,导致动作僵化,挺髋不充分;2.起跳腿前屈过快,摆  相似文献   

2.
挺身式跳远是中学体育与健康教材教学内容之一,由于技术复杂、技术学习难度大,在中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也不易掌握,在此通过分析挺身式跳远动作技术要领,深入剖析技术构成要素,提出相应的训练方法,目的在于给体育教练员和广大教师提供练习方法,该项目使学生训练成绩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普通高校一年级挺身式跳远教学中,曾对4个教学班101人和4个对照班108人进行了障碍刺激法与传统教法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障碍刺激法既有利于学生掌握挺身式跳远技术、又有助于提高跳远成绩,是一种积极、简单、安全、实用的辅助教学手段。本文研究的目的,旨在为促进跳远技术教学手段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庄容 《体育教学》2005,(5):43-43
在挺身式跳远的教学过程中,练习者往往会出现起跳动作未完成,急于挺身;不是主动下放摆动腿,髋部积极前移,而是向后踹腿;上体过于后屈,以挺腹代替挺身等错误动作。为了使学习者领会动作的正确概念,体会肌肉正确用力的感觉,较快掌握正确的“挺身”动作,笔者创设了几个练习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高校大学生在跳远学习过程中,较普遍采用的是挺身式跳远技术。该技术难度处于蹲踞式和走步式技术之间。目前的跳远技术,正向着更快速的助跑与更加有效的起跳方向发展,运动员必须具备全面的身体素质。学生在学习挺身式跳远技术时,  相似文献   

6.
先挺身式跳远后背越式跳高的教学顺序对学生掌握正确技术动作、减少错误动作发生率,明显优于先背越式跳高后挺身跳远的教学顺序。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组实验对体育院校学生进行走步式和挺身式跳远同步教学的研究,发现在起跳技术质量以及起跳结构与效果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都存在明显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同步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助跳起跑技术与技术结构,并能使学生较快地达到牢固与稳定。  相似文献   

8.
挺身式跳远和蹲距式跳远在起跳腾空后,起跳腿与摆动腿在靠拢并腿时的动作正好相反,前者是“前腿后靠”(即摆动腿下放后摆与起跳腿靠拢),后者是“后腿前靠”(即起跳腿屈膝向前上提拉与摆动腿靠拢).由于挺身式跳远的教学一般安排在蹲距式跳远教学之后,因此,学生在学习挺身式“前腿后  相似文献   

9.
一、教材分析 1.按照新课程标准,结合水平五要求的总目标,选择田径必修模块,挺身式跳远教学单元,第4次课:挺身式跳远的腾空与落地技术为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从运动学的角度出发,对高校专修班学生挺身式跳远起跳环节中的着板瞬间和离地瞬间各相关角度进行分析,可以直接反映运动员挺身式跳远动作技术的水平。该文采用实验法、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专家访谈法以及数理统计法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此外,在实验过程中使用一台日本产JVC-P100AC高速高清体育运动专业摄像机,一部德国novel足底压力采集系统进行运动学实验分析,并记录详细数据,使用豹影软件进行分析与计算,得出挺身式跳远较适宜的各个角度以及踏板时的受力情况。结果表明,田径专修班学生的着板阶段的技术与优秀运动员相差较大,而离地瞬间的技术掌握得较好,只有离地角度有较大的差距,如果想要进一步提高成绩,必须加强腿部肌肉力量的练习。  相似文献   

11.
张青  谢平 《体育师友》2001,(6):18-18
在中小学田径运动会跳远比赛中,绝大多数选手采用的是蹲踞式跳远技术。如果这些中小学生选手能够掌握挺身式跳远技术.则能明显地提高运动成绩。然而,中小学田径队往往是在田径运动会前不久临时组建的,在短时间内尽快掌握好挺身式跳远技术,是我们大家所期望的。在此,笔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向大家介绍简单易行,快速掌握挺身式跳远技术的“三步曲”。  相似文献   

12.
挺身式跳远是一种常见的跳远方式,在挺身式跳远中,腹部力量是跳远运动员应具备的重要的素质之一。它是运动员腾空后在空中做动作的决定因素。腹部肌肉不仅是挺身收腹时的关键部位,而且是维持腾空后身体平衡的关键因素,加强腹部的肌肉练习,是使挺身动作做得更完美、更有效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在挺身式跳远的教学与训练中,怎样在有限的学时内使学生快速掌握腾空后展体、送髋的技术动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在深入研究国内外高水平运动员挺身式跳远的技术录像和跳远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学生身体素质发展水平的实际情况,经过多年的教学与实践,尝试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挺身式跳远是技术环节较多的复杂跳远技术动作,但在教学中,学生由于起跳腿力量不足,或者上板困难,跳的距离较近,腾空高度差,空中停留时间短,来不及体会空中动作就落地了,根本做不出优美的动作,容易影响到学生练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和训练经验,提出以下练习方法与同行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5.
挺身式跳远是中学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挺身式跳远技术性强,对速度、爆发力和协调性等素质要求高,短时间内掌握挺身式跳远技术难度较大。笔者在长期的教学、训练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一套能使初学者快速掌握挺身式跳远技术的教学方法——"落差"教学法。所谓"落差"教学法,就是利用起跳点与落地区高度的差距,以完整技术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王鹏  王继艳 《精武》2012,(25):21-22
为研究影响挺身式跳远初学者起跳技术的原因,丰富跳远技术教学理论。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二维影像解析法对初学者的起跳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了初学者在起跳着地瞬间、缓冲阶段和蹬伸阶段的技术都存在很多技术缺陷,并有针对性提出相应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 中学生挺身式跳远的教学一般是安排在蹲踞跳远教学之后。因此,学生在起跳技术上已有一定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挺身式跳远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空中姿势上。从空中姿势来看,挺身式跳远有三种方式:单臂上举挺身、双臂上举挺身和单臂绕环挺身。单臂上举挺身式的动作要领: 起跳后身体腾起至接近最高点时,摆动腿以大腿带动小腿向下后放摆,同时摆动腿侧的手臂经前向上后摆,异侧手臂掌心向前、经前向下、后放摆,当摆动腿大腿后摆过垂直面、同侧臂上摆过垂直面、另侧臂下摆过垂直面时,形成挺身动作。双臂上举挺身式的动作要领: 起跳后身体腾起至接近最高点时,摆动腿以大腿带动小腿向下后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解析法、数据处理法,对参加全国田径锦标赛女子跳远运动员(最后筛选取20名)空中技术特征进行研究,探讨空中技术与运动成绩之间的关系。结论认为:我国女子跳远运动员空中技术对起跳效果有影响。走步式空中技术能在起跳过程中通过紧密衔接的摆动腿加速前摆和制动前摆,加快起跳腿的缓冲和蹬伸动作速度,促进身体重心获得更大的垂直速度,而且水平速度没有更多的损耗,从而获得更大的腾起速度和腾起角,腾起时身体重心的垂直位置更高,最终取得优异成绩,促进跳远起跳技术朝着快速积极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了使学生顺利掌握跳远腾空阶段的挺身展髋动作,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注意控制在跳远挺身展髋动作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跳远挺身展髋动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强调注意焦点、注意方式的明确以及注意控制能力的提高,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加顺利掌握跳远腾空阶段挺身展髋动作这一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20.
<正>"腾空步"是跳远动作技术的重要一部分,无论采取"挺身式"还是"走步式"动作技术,在人体跳起腾空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姿势"腾空步",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空中动作的完成,如果不能正确地掌握"腾空步"动作,会影响到跳远的其他空中技术动作的掌握。目前,中小学生在"挺身式跳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