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倩 《声屏世界》2011,(7):57-58
微博横空出世后。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席卷了中国亿万用户。一时间,大家都忙着“织围脖”,微博娱乐、微博新闻、微博打拐……在微博热的时代中,电视媒体应该充分利用微博完善新闻报道的内容和技巧.将微博作为电视新闻媒体的营销和传播平台。  相似文献   

2.
张婷 《东南传播》2014,(8):30-32
社会化媒体时代,基于社交关系网的信息传播新形态介入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报纸和微博新闻生产的竞合便是例证。本文从新闻选题、新闻采集、新闻报道及传播效果四方面梳理了我国报纸和微博新闻生产竞合现状,发现微博使新闻生产从专业化走向社会化,丰富新闻来源与选题,方便新闻采集,在新闻报道中与报纸合力互动,呈现出"鞭子新闻"的特征。同时,面临着微博信息传播碎片化等问题。报纸和微博新闻生产竞合的核心是取彼之长补己之短,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3.
颜菲 《传媒》2015,(5):44-46
“微力进无止境”.2015年1月16日,新浪“2014微博之夜”多角度盘点了过去一年的热点人物、事件和话题.微博新闻已经成为新闻业发展的一种崭新的业态,可看作第一新闻源.地方新闻传播如何顺应微时代传播,重庆华龙网微博的经验可资借鉴. 华龙网是目前全国排名前三、西部排名第一的全国首批省级重点新闻网站,曾获第23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2009年10月,华龙网发出第一条微博,5年多来,该网致力于将“华龙微博”打造成重庆市最大、功能最全、最便捷的微博平台.本文将对华龙网微博的结构设计、存在问题、解决对策等进行系统分析,以期对地方新闻网站微博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李苏 《青年记者》2016,(8):14-15
在当代网络信息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通过一部手机便可以掌握各地动态,尤其是作为新媒体的微博盛行之后,新闻的传播速度和范围实现巨大突破,但新闻报道的高重复率在微博中屡见不鲜.此外,某类新闻在短期内扎堆出现的现象近年来也很普遍,电梯事故便是最鲜明的例证.“新闻扎堆”现象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并且对新闻受众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赵笠鑫 《青年记者》2017,(15):45-46
反转新闻是指伴随新闻细节和真相的不断公布而促使公众态度出现反转的新闻事件.其表现形式通常为某条新闻报道出现时,舆论矛头一边倒,可当新公布的新闻细节出现后,新闻剧情迅速发生逆转,舆论矛头指向对立方向.①近几年来,在新闻舆论传播中,具有戏剧性的反转新闻时有发生,从2015年的“成都司机打人事件”“黑龙江庆安枪击案”“安徽大学生称扶老人被讹事件”到2016年的“上海女逃离江西农村事件”“刘永伟肾失踪事件”,形成了新闻报道中的一种高频现象.反转新闻的多发,是新媒体时代网络信息生态不健康的体现,在某种程度上凸显出当前社会存在着严重的新闻失实现象,反映出我国新闻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可能存在的倾向性问题,同时也暴露出我国网络舆论理性程度不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当前,无论是报纸、广播、电视、期刊等传统媒体,还是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受众对新闻的阅读量和点击量始终居于首位.新闻报道吸引受众的能力和影响力如何,是媒体品牌和实力的重要体现.新闻采编是新闻报道的核心环节,决定了新闻报道的质量.但是,当前的新闻采编工作在新闻敏感性、采访前的准备、报道的表现形式和新媒体展现等方面还需加强完善.  相似文献   

7.
“新闻根据”与“新闻由头”是新闻报道中经常涉及到的两个概念,有不少人将之相提并论、等同视之,有的新闻辞典也说“新闻根据又称新闻由头。”其实,这两个概念在新闻报道过程中是有区别的,不能混为一谈。《辞海》对“根据”一词的解释是:“依据;出处;来源.”新闻根据,即新闻报道的依据,换言之,即新闻报道赖以存在的决定因素。新闻根据是新闻报道的前提与基础,一篇新闻一定要有新闻  相似文献   

8.
《新闻实践》2011,(6):78-79
微博时代的到来,无疑促进了“浅阅读”这种阅读方式的扩散。微博信息被限制在140字内,可以在短时间内阅读完。南于字数的限制,微博语言更加简练。在“浅阅读时代”,如何以新颖的标题、简练的文字、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顺应读者“浅阅读”的习惯完成新闻报道,是传统报纸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我们要做的是,借鉴微博“碎片化”的传播方式来改进报纸的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9.
程少华 《青年记者》2016,(22):16-17
暖新闻一词在国内的流行,源于2015年4月凤凰网开设的一个同名栏目.当然,暖新闻的涵义,并不局限于带有“暖新闻”“温暖”“温度”“暖”等字样的栏目中的作品,应该说,所有感动人心、传递正能量的报道,都是暖新闻.浏览现在媒体上的一些暖新闻报道,笔者发现其中存在一些问题,下面试作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暖新闻报道的误区 眼下,不少媒体开设了暖新闻类栏目,进行了这方面的报道实践,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少数媒体在具体操作的时候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有悖于暖新闻的本意和初衷,影响了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0.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2016年1-6月微博影响力排行榜显示,全国政务微博发展呈现出如下特点.首先,政务微博越来越多地使用视频化手段,包括网络视频、自制视频、移动视频等.其次,政务微博的服务功能越来越强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出现在重大舆情和突发事件中,二是出现了更多的权威信息发布平台.再次,在组织化的新闻生产向社会化的新闻生产转型背景下,政务微博开始具有提供新闻报道消息来源、公众参与、循环报道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新闻文体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次重大的传播媒介变革都会对新闻文体造成深深的影响,使之不断创新、发展.微博作为一种互联网的新技术,成为今年媒体报道两会的重要传播途径.相应地,通过微博发布的新闻报道表现出其独特的文体特征和写作手法.  相似文献   

12.
何奉华 《新闻世界》2013,(6):178-179
微博已成为重要的网络信息传播平台,然而微博新闻传播却面一临诸多问题,如现存的新闻信息无法证明其真实性、对于同一新闻事件有着众多的说法而人们无法判断事实是什么,类似“罗生门”现象。本文以新浪微博热点话题“袁厉害事件”为例,分析微博新闻传播的“罗生门”现象产生的原因、影响及反思。  相似文献   

13.
微博新闻:传统媒体发展的"又一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首2010年,"小微博、大传播"是对中国新媒体发展的基本概括.2009年底至今,以新浪微博领衔的中国微博传播的火爆式发展,不但改变了普通人的沟通方式,同时也改变着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①微博新闻在成为传统新闻报道模式新增亮点的同时,也让遭遇互联网挑战的传统媒体在迷茫寻路中,忽又"柳暗花明".  相似文献   

14.
作为90年代舆论监督运作的新特点,就是它遭遇到越来越多的“新闻侵权”的指控.这种新闻官司的骤增固然可以从多种多样的角度加以研究和探讨,但是我认为对于新闻媒介在舆论监督实际操作中的规律、特点认识不清,观念陈旧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因.譬如,在“新闻侵权”的指控中,常常指责新闻报道“与事实有出入”、“问题的表述不准确”等等.这种要求舆论监督中的新闻报道必须完全正确的论点几乎成了一些人封杀舆论监督的利器.然而,问题的关键是,舆论监督中的新闻报道必须完全正确吗?  相似文献   

15.
2011年10月14日,首届中国发展新闻学论坛在成都召开.论坛设置三大讨论主题:“中国发展新闻学建设”、“中国现代化与新闻现代化”和“新媒体环境中传统媒体的发展”.围绕三大主题,参会学者分别探讨了中国发展新闻学的立论基础、研究领域、基本功能、新闻政策现代化、新闻报道现代化、新闻理论现代化以及媒介融合等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新闻报道在写作上借鉴文学手法,把“报”新闻变成“说”新闻,立足新闻的真实性而追求人情、人性,受到更多受众的喜爱和支持.新新闻学的理论给“讲故事的新闻”提供了依据,并且博客等草根新闻的出现及其蓬勃生机,让我们更应该关注新闻报道中的人情因素.  相似文献   

17.
胡焱 《新闻世界》2011,(11):137-138
本文以都市报新闻报道的新闻细节为研究中心,以《合肥晚报》“热线新闻”版的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得出《合肥晚报》“热线新闻”版的新闻报道中,新闻细节主要发挥佐证新闻真实度,增加新闻可读性,强化感染力,深化报道主题的作用。细节运用上有两大问题:其一,人为原因导致新闻细节流失;其二,凶杀、车祸事件新闻报道中细节运用方面没有把握合适的尺度。  相似文献   

18.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的“@央视新闻”微博,从2012年11月1日在新浪微博正式上线至今,一直在新浪媒体微博影响力排行榜上稳居前三位.以微博为先导的新媒体成为中央电视台在传统电视、国际视通对外发稿平台之外的第三个发稿平台.“@央视新闻”作为台网融合的新媒体先锋,其采编制度、实现方式与管理运行办法,成为电视媒体实现社交化转型的一个范本.  相似文献   

19.
会议新闻是报道会议上发生或与会议有关的新闻.本文从会议新闻报道面临的新媒体环境,人民网2014年“十八大四中全会”专题报道探析入手,分析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会议新闻报道的渠道、内容、互动等几个方面的延伸和拓展,讨论会议新闻报道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20.
羊城晚报编辑部前些日子连续召开座谈会,研究新闻报道的“新”字问题。会上发言很热烈,大家就该报目前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发表了意见,并且提出了改进新闻报道的建议;此外,大家还就新闻的特点问题进行了探讨,展开了初步争鸣。大家在座谈会上都谈到,新闻不新,是该报近年来新闻报道的一个突出问题,不少新闻都变成了“历史故事”;不少新闻都不是用新近发生的事实作为新闻事实,而是“写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