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庭档案不仅记载一个家庭的生活历程,也能真实地反映整个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建立家庭档案,方便生活需要,便于家庭理财,增加生活情趣,提升文化品位,家庭档案在家庭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一、家庭成员档案,便于了解沟通内容是家庭成员情况登记表,包括姓名、出生日期、电话、职业、职务、地址和邮编,还应有姓氏家谱等。其中出生日期便...  相似文献   

2.
网络沟通对老年人家庭角色缺失的补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伦 《新闻界》2013,(7):3-8
本文以近一年的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获得的材料为依据,发现老年人和家人通过网络沟通来弥补亲情体验和履行家庭角色是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社会现象。互联网可以弥合老年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关系网络弱化,替代性地慰藉老年人的人际互动愿望,为老年人的家庭角色履行提供超越时空阻隔的可能性,正成为老年人履行家庭角色,维系和改善家庭成员关系,挽回社会资本流失,提高价值感和充实感的一种重要选项。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家庭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涉及到方方面面,但家庭因素在其中起着尤为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从传播学角度展开研究,结合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分析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家庭影响因素,对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沟通背景与基础、沟通方式以及沟通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着重探讨了家庭沟通问题对青少年网络成瘾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家庭沟通是家庭结构得以建立和保持的关键方式,是人际传播研究中的重要命题。本文聚焦于中国家庭中祖代、亲代及子代在微信平台关于某疫苗话题的互动情况,分别从信息获取、信息共享和信息反馈三个维度考察家庭代际沟通的类型与角色,并进一步分析了媒介化家庭沟通对家庭生活的场所边界的消解,以及对家庭生活个体化趋势的促进,由此刻画了新媒介对祖代与子代的脱嵌与游离提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赵玉茹 《北京档案》2006,(12):32-32,35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变迁、发展是社会最为生动、敏感、真切的写照.建立家庭档案,可以构建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了解和沟通的平台,从而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建立家庭档案是构建和谐家庭的基础,因此,各级档案部门应加强对建立家庭档案的研究,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6.
张放 《国际新闻界》2023,(3):109-129
“网络祭祀”遇冷凸显出“网上是给谁上坟”这一核心问题背后中国传统民间家庭祭祀观念的深远影响。无论是思想还是实践层面,传统社会都主要将祭祀行为视为一种以沟通为基本目的的过程,其中的家庭祭祀行为则是在世者与逝去的祖先或其他亲人进行的沟通。通过对典型传统祭式的宏观梳理与分析发现,其沟通想象建构的关键在于逝者的表征与在场,即孔子所言之“祭如在”,具体方式主要体现为“尸”“主”、墓所、“影”等逝者象征物的使用;而某一具体象征物能够表征特定逝者的唯一性资格来源于与之相匹配的、嵌于丧礼之中的“点主”“引魂”等通过仪式。从人际传播理论的视角对传统民间家庭祭祀进行考察,可以将准社会互动与想象性互动勾连起来,揭示出一类更具普遍意义的传播现象——拟想互动。  相似文献   

7.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安定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家庭档案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家庭生活、工作、事业的发展,是家庭生活的轨迹。所谓家庭档案是指一个家庭内各个成员,在从事家庭事务和某些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并保存起来的不同形式和载体的原始记录。家庭档案是国家档案的补充和丰富,也是一种社会财富。  相似文献   

8.
正你是否遇到过这样尴尬事,为你或家人准备外出旅游时,结婚证等有效证件却不知藏身何处;为你的家用电器需要保修时,发票保修卡却不翼而飞等,其实,家庭档案不只是现代化家庭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每一个幸福居家的重要标志。可以说,家庭档案是社会进步的产物。一、家庭档案的含义及内容(一)、家庭档案的含义。家庭是社会的组成细胞,家庭档案体现着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所谓家庭档案,就是家庭及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形成  相似文献   

9.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没有千千万万个稳定和谐的家庭,就不会有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因此,构建和谐家庭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在构建和谐家庭中,做好舆论引导工作至关重要.营造和谐家庭的良好氛围,需要进一步强化对树立"五观"的舆论宣传.  相似文献   

10.
柳家雪 《东南传播》2022,(1):107-110
从媒介物质性研究的维度出发,将智能摄像头视为一种媒介物,发掘其应用于乡村留守家庭中的物质性面向,探讨智能摄像头与留守老人的互动,总结智能摄像头带来的变革.通过参与式观察与访谈,智能摄像头可以将留守老人与子女们的劳作时间、空闲时间组接在一切,并且正逐渐嵌入乡村留守家庭的日常生活与沟通实践.智能摄像头与留守老人在互动中影响...  相似文献   

11.
家庭是社会的组织细胞。若干个家庭组成一定范围内的团体,如果没有家庭这一社会基础,就谈不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所以,关心和关注家庭问题已形成社会的共识。  相似文献   

12.
家庭档案是家庭成员在工作和生活中形成的.是因为工作和生活的需要而留存下来的。建立家庭档案.既是人们在社会中从事某项工作的需要。也是家庭生活的需要。既是人们生理、安全的需要,也是人们社交、荣誉、自我实现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正家庭档案是指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形成的,记录着一个家庭的社会活动、家庭面貌等,是家庭内容的最原始的记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运用档案信息,管理家政事物的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档案作为一种真实的记录,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能够帮助我们很好地了解我们过去发生过的事情。众所周知,现在的社会变得越来越信息化,家庭档案的建立将成为我们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4.
许如 《浙江档案》2007,(2):46-47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身建设,着手建立家庭档案。所谓家庭档案,笔者认为,应指一个家庭及其成员在社会活动或家庭活动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载体形式的历史记录。家庭档案是档案家族中的重要一员。  相似文献   

15.
构建和谐企业是一个积累式的发展过程.又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谐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问题连接着个人、企业和社会。没有家庭的文明、健康、  相似文献   

16.
袁田 《兰台世界》2006,(7):9-10
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家庭生活当中精神生活尤为重要。家庭档案是家庭生活的记录,是营造家庭文化的重要途径。和谐的家庭生活对于和谐的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关注家庭档案,营造家庭文化。  相似文献   

17.
史冬冬  米湘月 《东南传播》2021,(10):121-126
在媒介化理论视角下,数字技术使家庭传播遵循一定的媒介逻辑,媒介作为行动者与家庭主体进行动态的相互作用,在数字化的代际沟通与反哺中扮演重要角色.具体到微信媒介化的中国家庭,通过扎根理论研究发现,微信在Meyrowitz提出的媒介三重隐喻维度对家庭传播产生影响.首先,微信作为渠道,在代际沟通中生成分裂与弥合的张力;其次,微信作为语言,表情包以流行文化的方式重塑家庭代际沟通,消解了家庭的传统权威结构,微信赋予年轻子代话语权,亲代与祖代在数字语言使用中呈现"延伸""替代""融合""适应"的趋势;最后,微信作为文化环境,使家庭亲子关系的纵轴重心位移,增强了家庭的情感沟通,微信与流行文化的关联也蕴涵着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商业正悄然渗入家庭传播场域.  相似文献   

18.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构建和谐社会,家庭的文明和谐是基础.家庭档案在促进家庭自身建设的同时,也在推动社会文明和谐向前发展.家庭建档理应受到所有家庭乃至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  相似文献   

19.
家庭档案是一个家族成员生活、学习、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参考价值和凭证价值的重要材料。科学的档案价值认知是建立家庭档案的前提条件,只有认识到其重要性,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家庭档案不但可以增进家族内部之间的和谐友好,还能为社会发展积累宝贵的财富。本文从档案价值认知转变的角度去认识家庭档案的价值,分析家庭简单的助推因素,并探究家庭档案的主要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0.
袁田 《兰台世界》2006,(4S):9-10
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家庭生活当中精神生活尤为重要。家庭档案是家庭生活的记录,是营造家庭文化的重要途径。和谐的家庭生活对于和谐的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关注家庭档案,营造家庭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