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及网络成瘾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及网络成瘾的基本特点,使用被试个人基本信息和互联网使用调查表、网络成瘾测验对161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率为96.3%;大学生互联网使用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学科和生源差异,但存在显著的年级和地区差异;大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为8.3%;男大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显著高于女大学生;理科大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显著高于文科大学生;大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大学生已经成为使用互联网的主力军,但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也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介绍了网络成瘾的内涵和表现,根据网络成瘾抽样调查的结果,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了预防和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黄蜺 《西北师大学报》2008,45(5):111-116
大学生网络成瘾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对社会和谐也造成不利影响。本文以西安地区高校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状况的调查为出发点,重点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根源进行深入分析,并从心理疗法的角度提出治疗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特点、目标、形式,为全社会特别是高校预防和控制大学生网络成瘾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遍使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影响,积极与消极结果并存。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探讨互联网普及带来的消极影响——网络成瘾已成为当今校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人格特质作为网络成瘾成因的主要因素,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因此,通过对网络成瘾影响因素及对策的探讨,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网络,积极应对网络成瘾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席卷全球的信息化浪潮使因特网技术在世界飞速发展。网络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领域,而大学生已经成为使用互联网的主力军,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介绍了网络成瘾的内涵和表现,并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进行原因分析,网络成瘾现象的产生是网络使用者的个人人格特质和网络功能交互作用的结果加上大学生群体特殊的心理原因。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既要预防又要干预,要在预防的基础上对网络成瘾的大学生进行干预,对其采取一些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高职院校大学生不当使用互联网甚至网络成瘾问题日益突出。文章通过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成因的分析,对个人、学校、家庭等三方面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了解信息、沟通情感、学习扣娱乐消遣的重要工具和平台,由此而引发的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已经引起国内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从网络成瘾的诊断、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状况、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危害及干预措施等几方面时国内已有的大学生网络成瘾研究资料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并指出了网络成瘾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预防与干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运用,大学生已经成为使用互联网的主力军,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介绍了网络成瘾的内涵、表现及类型,阐述了网络成瘾带来的危害,分析了网络成瘾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在预防的基础上进行干预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网络使用动机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对网络成瘾有着显著影响,网络使用者的行为表现并不完全就等同于个体内在的网络使用动机。网络的虚拟环境成为吸引部分大学生使用网络,并导致其网络成瘾的主要因素,院校应积极引导大学生健康的网络使用行为和动机。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技术的高度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方便,但也导致一些用户无节制地使用网络,影响其工作和学习,损害身心健康。“网络成瘾”日益成为国内外心理学家研究的重点之一。大学生作为互联网使用的主要群体,他们的心理行为发展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互联网的烙印。内蒙古作为我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该地区大学生网络使用和网络成瘾又处于何种状况呢?本研究通过问卷对内蒙古1357名在校本科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大学生基本能够科学、合理、健康地使用网络;大学生网络成瘾群体和正常群体在网络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李迎江  张曼 《文教资料》2010,(23):225-227
互联网已成为现代大学生获取知识、了解世界的重要工具,同时,大学生网络成瘾也随之产生,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学习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是当代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此对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作为新兴的科技成就,有其突出的作用和价值。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也日渐突出,并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有效的防治大学生网络成瘾,需要社会、高校、家庭通力合作。具体可以通过净化网络环境,加强网络教育引导,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满足大学生精神需求,制定预警机制,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等措施来化解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给大学生提供极大的学习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大学生的网络成瘾问题。本文针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深入地分析了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控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学生网络成瘾也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从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以及生物学因素三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并就相应的心理干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快捷、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社会问题,大学生网络成瘾就是其中之一。究其原因,有自身因素,也有外部因素。本文从大学生自身、学校、家庭、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对大学生网络成瘾予以纠正和防范。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正以惊人的速度将其触角伸向社会的各个领域,在我国,由于校园网络建设的超前、便利和费用低廉等因素,使大学生在互联网使用人群中占相当大的比例。伴随着网络的过度使用而引起的大学生网络成瘾及由此引发的大学生心理问题、社会适应问题已引起广大教育者的高度关注,其行为的预防也给高等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一、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危害患有网络成瘾症的大学生在网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国外研究表明,网络成瘾者平均每周使用网络38.5小时,而未成瘾者仅为4.9小时。1.学习问题。研究者发现,并不是所有的…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网络行为及网络成瘾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大学生网络行为及其带来的负效应,探索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08年3月到5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时某高校一至四年级学生使用统一的调查表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接受调查的1806名学生均有上网行为,上网率100%;405(22.43%)名学生课余时间以上网为主:218名网络成瘾者,成瘾发生率12.07%;与网络成瘾发生有关的主要因素有学生性别、上网目的和专业学习态度.结论:互联网已被大学生普遍使用,丰富和便利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但又对部分学生产生了较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学校有必要对大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使网络成瘾者及时摆脱网瘾,并预防未上癌者成瘾,从而健康有效利用网络.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是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所产生的新的社会问题.通过分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危害和原因,以及如何实施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提出网络成瘾的防控对策,从而帮助大学生远离网络成瘾,健康地使用互联网.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诊断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成瘾"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上网行为冲动失控。在对国内外有代表性的量表评价和借鉴的基础上,根据青少年使用网络的实际情况编制了网络成瘾量表,通过项目分析、因素分析和信效度检验,结果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指标。结合36名网络成瘾者在该量表上的得分,最终确定在量表总得分上大于39分的被试就可以初步诊断为具有网络成瘾特征,并进一步提出了网络成瘾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不少大学生出现了沉迷于网络的现象,对其学习、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基于此,对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网络成瘾对大学生所造成的影响以及造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并提出了摆脱网络成瘾相应的策略,如丰富校园文化、净化网络环境等,以期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电脑,并呼吁家长、学校及全社会共同努力来解决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