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伊春观测站迁站前后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伊春地区1981~2005年共25a资料统计分析,找出伊春地区雷电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并简单分析了产生雷暴的影响天气系统及雷电受损特点。  相似文献   

3.
根据伊春地区几条主要河流的悬移质泥沙观测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法分析了各河流的泥沙变化规律、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并对河流的防沙治沙措施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2010年8月24日伊春林都机场特大飞行事故成因的分析,总结出该事故留给民航气象观测的启示:从加强工作责任心,认真执行民航地面观测规范,扎实做好复杂天气的观测,及时准确地发布特殊天气报告、主动做好天气信息通报,加强疑难天气的观测,加强低能见度的观测和报告,加强拂晓和黄昏时天气的观测,加强业务学习等,积极做好民航地面气象观测工作。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伊春林区野生蓝莓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指出了伊春林区野生蓝莓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根据对伊春地区岛状冻土的多年观察,从岛状冻土的成因及发育入手,祥实地记录了伊春地区多年冻土的特点,并提出了初步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并给予优先发展,现在已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伊春具有丰富的,独具特色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本文阐述了伊春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对伊春森林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规划。  相似文献   

8.
按照伊春林管局《关于加强森林抚育补贴试点伐区剩余物生产管理的通知》精神,深入实地考察方式,对森林抚育剩余物利用的可行性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就伊春林区抚育剩余物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实现伊春林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伊春林区地理条件、禾材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伊春林区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从而实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胶州湾地区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及未来趋势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军岩  於琍  于格  初子莹 《资源科学》2011,33(10):1984-1990
利用胶州湾地区7个气象站点逐日气温和降水观测资料以及MIROC3.2_hires-RegCM3模式输出结果分析了胶州湾地区1959年-2008年气候变化特征以及2011年-2030年该地区的气候预估结果。研究表明:①近50a,胶州湾地区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65℃,线性增温率为0.33℃/10a,高于同期全国平均增温速率...  相似文献   

11.
利用2000-2009年诺木洪气象站观测的油菜生育期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采用统计方法分析了诺木洪地区油菜生育期对气候条件的适应性指标,结果表明:诺木洪地区油菜平均生长周期为139 d;4月上旬至中旬进入播种期,8月下旬进入成熟阶段,生育期天数以19.6 d/10 a的速率增加;诺木洪地区气温、日照、降水气候趋势率分别为0.453℃/10 a、-442.1 h/10 a、-26.21 mm/10 a,随着气温升高、日照减少、降水减少,油菜的生长期呈现延长趋势,而有效的水分条件利于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分析伊春市气象观测站30年的气压资料,通过统计分析年平均气压的变化规律,月平均气压的变化动态,及相关年份的月平均降水量。得出伊春地区的气压的波动趋势和相关气象气候要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利用鄂尔多斯市11个台站1961年—2018年共58 a的冰雹观测资料,分析了鄂尔多斯市冰雹的年际、月、日和冰雹持续时间,以及降雹落区等空间分布特征,并结合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降雹趋势和周期变化。  相似文献   

14.
伊春林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地区,文化事业应依托新兴旅游业求发展,紧扣"绿色"主题,叫响"中国林都"文化品牌,充分整合特色地域文化资源,打造旅游文化精品,构建起伊春林区旅游文化体系,促进伊春林区文化事业整体上水平,为建设边疆文化大省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伊春林区发展林下经济的必要性,发展林下经济的优势及林区经济转型打造林菌、林果、林药、林业养殖、林业蔬菜、林业种植等六大林下经济产业基地的模式,为伊春林区发展生态复合型林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程磊  高云  申敏 《中国软科学》2003,(12):27-30
开展气候观测和资料获取系统建设需要实施综合的气候系统观测。气候变化的全球性,也决定了我国必须在全球气候观测系统的框架下开展气候观测和资料获取系统建设。我国气候系统的各个观测网和资料系统分别由多个部门建设和运行,不能适应开展综合气候系统观测的要求。本文给出了我国在开展气候观测和资料获取系统建设中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青海省E601B型蒸发与小型蒸发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蒸发量观测是地面气象观测的一项重要要素,本文利用青海省30个气象台站E601B型与小型蒸发对比观测资料,分析了我省两种蒸发器观测资料的差异、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两种蒸发器观测值差异的原因。确定了由小型蒸发器换算到E601B型蒸发器蒸发量的折算系数。  相似文献   

18.
随着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推进,2005年开始我国地面气象由人工观测改为自动观测,观测方法的改变造成两种观测模式下气象要素数据存在一定的偏差,从而影响了气象资料的连续性。通过对锡林浩特市气象站点风气象要素观测数据的风向风速频率、年平均风速、大风日数统计分析,从中找出了两种观测方法风气象资料的偏差规律。  相似文献   

19.
李航  侯忠新  王宜明 《中国科技信息》2011,(24):36+41-36,41
气象特种观测资料具有数据量大,资料来源多样、资料格式复杂等特点。为了使特种观测资料得到及时有效地利用,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将各类气象特种观测资料进行整编入库,进行数据的持久化管理,并开发基于web的检索查询平台,提供方便快捷的资料查询功能。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焦港船闸建筑物沉降观测线路的布设,观测方法,内业资料整理分析的技术要点,探讨沉降观测在船闸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