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苏学章 《考试》2011,(7):33-35
1.“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这直接反映了战国时  相似文献   

2.
一、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课本注释:“任,指他父亲的职任。”按:检《汉语大词典》中“任”字词条义项有:“保举,保任。《后汉书·公孙述传》:‘公孙述字子阳,扶风茂陵人也。哀帝时以父任为郎。’  相似文献   

3.
丞相简称“相”。官名。秦武王二年(前309)始设。掌辅佐君主管理国家行政事务,为百官之长。初设“左、右丞相”。战国时各国多置,称“相邦”。西汉改称“相国”,常设一人。后复旧称。掌选用、考课、劾案、惩治官吏,主持朝廷集议、奏事、封驳、谏诤,以及郡国上计。金印紫绶,秩禄万石。自汉武帝以后,其实权渐移向中朝“尚书”;哀帝时改称“大司徒”。东汉光武帝时,称“司徒”,献帝建安时,复旧称。三国、两  相似文献   

4.
“七年之痒”是当前一个时尚热门成语。它指的是一种婚姻现象,意思是婚姻进入第七个年头时,浪漫与潇洒随着夫妻双方的熟悉,随着生活的压力而荡然无存,婚姻进入一个危险期。但为什么是“七年”?这种婚姻危机为什么称作“痒”,而不称作“七年之痛”“七年之酸”?那得从它的来历说起。  相似文献   

5.
景教碑“七时礼赞”中“七时”究竞作何解释,历来众说纷纭。从语言学角度出发,通过考察佛经中与之类似的“六时礼赞”,确定“六时”为“每日六次”;景教史上曾有过“每日礼拜七次”的仪式,二教均有每日礼拜的习俗,只是礼拜次数存在差异。景教传入中土后,面对佛教“每日六次”的礼拜仪式,极有可能受佛教“六时礼赞”影响,汉译“每日七次”礼拜为“七时礼赞”。因此,“七时”应类比佛教的“六时”,意为“每日七次”。  相似文献   

6.
“七年之痒”是当前一个时尚热门成语。它指的是一种婚姻现象.意思是婚姻进入第七个年头时.浪漫与潇洒随着夫妻双方的熟悉.随着生活的压力而荡然无存,婚姻进入一个危险期。但为什么是“七年”?这种婚姻危机为什么称作“痒”.而不称作“七年之痛”“七年之酸”?那得从它的来历说起。[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王充为什么要倡导“无鬼论”?它的进步意义何在?要搞清上述问题,必须考察一下当时的社会环境.王充生活在东汉初期。汉朝自西汉哀帝、平帝起,就兴起一种“谶纬之学”(谶,是“诡为隐语,预决吉凶”的宗教预言;纬,是假托神意,  相似文献   

8.
汉代统治者为适应大一统帝国政治的需要,大搞文化建设,制礼作乐以润色鸿业。在废除案帝国“除挟书之律”后,两汉君王重视图书的收集,促进了图书事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成帝、哀帝分别令刘向父子校理群书,成果卓著。班固的《汉书·艺文志》继承发扬了《别录》与《七略》的图书分类编目法,创立了我国图书目录学。这些开创性的成果,奠定了我国图书事业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御史大夫官名。秦代始设。掌辅助丞相处理国政,兼传达诏令,督兵出征,主管图书、文件及考核、监察、处分百官,为丞相之副。秩禄中二千石,银印青绶。西汉沿置有二丞:“御史丞”和“御史中丞”,并辖“符玺御史”、“治书御史”、“绣衣御史”、“五曹御史”及“御史掾”等;其时各王国亦设此职。成帝时更名“大司空”,金印紫绶,秩禄万石,与“大司马”、“丞相”同为“三公”。哀帝时复原称,旋又创“大司空”。东汉光武帝时省“大”字,称“司空”,专掌水土。献帝时曾复旧称,职如“司空”。三国魏、吴,隋,唐,五代,辽,金,元等朝皆沿置,明代亦曾设之,以为御史台首长,然实权巳轻,后被废置。  相似文献   

10.
戒得堂记 孔子“三戒”之论,朱子注谓:“以理胜之,则不为血气所使。”又引范氏之言,以为“养其志气,故不为血气所动。”《蒙引》又引新安陈栎之语,以为“志亦定向于理”,“志有善恶,理无不善。”诸说绎圣析理,各抒所见,亦既择之精而语之详矣。 我皇祖圣寿望七时,尝欲镌通用小玺,命内廷翰臣拟文,皆无当圣意者,乃定“戒之在得”字用之。此语闻之张照,盖尔时伊在南书房里行也,然当时圣意引而未发。  相似文献   

11.
刘向刘歆父子的校书编目及其指导思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向刘歆父子奉诏校书,历时20余年,广泛搜罗异本,积累资料,仔细进行校勘,厘定书名,同时撰写书录,编制图书目录,最终于哀帝建平二年(前5年)以《七略》编成为标志,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2.
我在中学任教时,有位学生拿着“有眼不识泰山”、“气涌如山”、“恩重如山”、“稳于泰山”、“铁证如山”、“寿比南山”和“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等七个带“山”字的成语问我:“老师,你在讲比喻修辞格时,反复强调喻体和本体之间一定要有相似的地方,相似点越明显,越突出,比喻就越贴切,否则就不贴切。而这七个成语中,都用“山”做喻体,这个喻体和七个本体是不是都有相似之处?比喻是不是都很贴切呢?”“都有相似之处,而且都很贴  相似文献   

13.
七出,是封建时代休弃妻子的七条理由,男子只要有一条理由,就可以休弃妻子。《仪礼·丧服》:“出妻之子为母。”贾公彦疏:“七出者:无子,一也;淫浃,二也;不事舅姑,三也;口舌,四也;盗窃,五也;妒忌,六也;恶疾,七也。”“七出”也叫“七去”。《大戴礼记·本命》中说:“妇有七去:不顾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  相似文献   

14.
在《“七桥问题”与抽象思维》中,我们曾经介绍了瑞士大数学家欧拉解决“哥斯尼堡七桥问题”时所用的抽象分析思维方法。其实,欧拉解决“哥斯尼堡七桥问题”时还运用了一种很重要的思维方法,那就是MM方法,即数学模型方法。  我们不妨简要回忆一下欧拉解决“哥斯尼堡七桥问题”的过程:  十八世纪东普鲁士的古都哥斯尼堡,有条普勒格尔河横贯全城。新河与旧河两条支流在市中心汇合,汇合处有一个小岛与一个半岛,人们建造了七座桥把河两岸,半岛及小岛连接了起来。“哥斯尼堡七桥问题”就是:能否在一次散步中把所有的桥都走遍,而每座桥又只…  相似文献   

15.
“一”“七”“八”“不”构变调,可以采用以下简练的四句话来概括:“一”“不”阴阳上前去;“七”“八”阴阳上前阴;“一”“七”“八”“不”去前阳;后面无字读照常。第一句表示:“一”“不”在阴平、阳  相似文献   

16.
一,“三”是中国人喜欢用的数词 世界上很多地方把数词“七”称为一个美妙的数,有时也称它为神秘的令人猜疑的数;而“三”和“十三”却被西方人看成不大吉利或很不吉利的数。但在我们中国,特别是我国古代.人们却迥异其趣:对“七”和“十三”可说是无爱无憎;对于“三”,则不但不忌讳,甚至有点偏爱。 这可以从古籍中找到证明。例如,在《十三经》经文中,以“一”至“十”等十个数词为语首或句首的条数,分别为:  相似文献   

17.
“一、七、八、不”变读区别□河北张甜“一、七、八、不”这几个字原来都是入声字,普通话把入声字分别归到四声里,“一、七、八”归到阴平调类中,调值为55,“不”归到去声调类中,调值为51。但这四个字很特别,单念时读原声调,而用在词语中,因受后一个音节声调...  相似文献   

18.
“模仿”“游戏”“合群”“户外”“好奇”“赞扬”“成功”是儿童的七种天性。当小学作文教学活动融入这七种元素时,儿童写作文将变成一件乐事。  相似文献   

19.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七”直刺苍穹。壮士举步量天,再现中华腾飞。是一个必将载入史册的时刻.因为中华民族又一次放飞了中国和世界的太空梦想,这个夜晚,也一定会使每一个中国人度过一个激情澎湃的不眠之夜,而“神七”也必将成为奥运之后中华民族的又一针强心剂。神七将再一次激起“中国加油”的冲天豪情。  相似文献   

20.
高考语文文言选择第三题的错点在“错位”两个字上。错位基本集中在七个字上:人、时、事、地、官、无、词。把握了这七个字就可以解决这道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