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回忆复习,导入新课。(放古典音乐,投影课件封面)师:在古典音乐中我们来复习课文。先回答我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曹刿和谁论战?谁是主人公?全班:鲁庄公、曹刿。师:第二,论的是哪一次战役?全班:长勺之战。师:请一位同学回答,课文三段话分别照应了战争的哪几个阶段?生(1):战前、战中、战后。师:(课件一:板书学生回答内容)很好。战前、战中、战后又写了些什么?我们今天继续学习课文。曹刿论战,我们来作战,同学们是士兵,课文是碉堡,要攻下碉堡必须过三关,敢不敢过?全班:(大声)敢。二、探究理解,趣味读背。师:好。过第一关。(课件二:第一关,理…  相似文献   

2.
这一单元的教学核心点是:古代历史作品的叙事方法在各篇课文中的独特运用。这一教学核心点在两篇讲读课文中各自的特点是—— 一、形式上论叙战争史实,实则论述战略战术。这是《曹刿论战》的特点。 1.围绕着长勺之战记叙鲁庄公和曹刿的言论,表现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文章叙事线索明晰,依曹刿战前见庄公——战中镇定指挥——战后揭示胜因的顺序组织材料记叙,表明思想。具体的表现是: 第一自然段记叙曹刿战前见庄公的经过,曹刿在谈话开始即用“何以战”提出战前准备的关键问题。引  相似文献   

3.
《曹刿论战》是传统篇目。有很多人被题目中的一个“论”字所迷惑,把段意归纳成:一论求见的缘由;二论战前的准备;三论战争的具体经过;四论取胜的原由。甚至还把全文归结为文章意在一个“论”字,处处紧扣一个“论”字来写等等,把这篇文章误认为是一篇议论文。《曹刿论战》是从《左传·鲁庄公十年》中摘录下来的,“曹刿论战”这个题目是后人加上去的。这篇文章主要是通过记叙“齐鲁长勺之战”,来正面表现曹刿的卓越见识和军事才能,侧面衬托鲁庄公以国事为重,虚心听取下层意见的作风。从这点上讲,《曹刿论战》不是议论文。类似《曹刿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自《左传》。《左传》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编年史,相传是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作。本文记述了齐、鲁长勺之战的经过。齐国(在今山东省中部)强大,鲁国(在今山东省南部)弱小,公元前684年,齐国出兵攻打鲁国,因为战争发生在鲁国的长勺,故称“长勺之战”。 伟大领袖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这部光辉著作中,对《曹刿论战》作了极其精辟的分析:“春秋时候,鲁与齐战,鲁庄公起初不待齐军疲惫就要出战,后来被曹刿阻止了,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胜了齐军,造成了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 《曹刿论战》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包括战前准备,战争经过,战后评论),只用了二百二十二个字,做到言简意明,写得恰到好处。 全文共三节,自成段落。  相似文献   

5.
《曹刿论战》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下册的一篇必读文言文,该课文选自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左传》鲁庄公十年,全文二百二十二字。课文通过对曹刿谈论战的准备,指挥战争过程的记叙,说明取信于民是战争胜利的重要政治条件,抓住战机是指挥战争的关键。其实,通过对《曹刿论战》的仔细品读和对相关内容的深入挖掘,使我们深深感到,  相似文献   

6.
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这篇光辉著作中,引用了《曹刿论战》一文,生动地论述了战略防御原则,批判了军事冒险主义。现就这篇文章的人物分析,谈谈个人的肤浅体会。 文章写两个人物:一个是曹刿,一个是鲁庄公。 鲁庄公是鲁国的统治者,对军事鲁莽无知。你看,他对这场关系到鲁国生死存亡的战争,采取多么轻率的态度: “齐师伐我”,他不管自己准备如何,“将战”; “战于长勺”,他不问敌人士气盈竭,“将鼓”; “齐师败绩”,他不顾敌情真伪莫测,“将驰’。 “将战”、“将鼓”、“将驰”三个词,便把急躁冒失的鲁庄公描绘得形象、逼真。加上战前他的“小惠未遍”,“小信未孚”,不懂得取信于民,以及战后他还昏头胀脑,不知何以制胜而“问  相似文献   

7.
《曹刿论战》描写的长勺之战是我国古代以弱胜强的有名战例。当时齐是大国,鲁是小国,齐进攻鲁,是强国欺凌弱国,但结果是鲁胜齐败。长期以来,人们在鉴赏此文时,往往只把鲁庄公看成是一个陪衬,一个配角,以他来衬托曹刿杰出的论辩才能,庄公的言行只是表现了他的政治昏庸,治国无方,军事无能。是的,庄公身为一国之主,三军之帅,战前不知道做政治上的准备,头脑中存着天真可笑的幻想;战时不会调兵遣将,全靠平民曹刿的超人谋略,鲁军才取得全胜;战后更是茫然不知胜利的原因。如果没有曹刿挺身而出,那么庄公国破家亡,“身死而为天下笑”的命运一定是无法避免的了。难怪曹刿感叹“肉食者鄙,不能远谋”了。  相似文献   

8.
××同学问:《曹刿论战》第一段中三组对话表明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这段对话? 《曹刿论战》第一段围绕“论”字,精当剪裁,详写了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表明双方对进行这场战争的政治准备的看法。曹刿认为庄公自诩的平日以衣食分人或诚实地祭神等举动,至多只是一种“小惠”、“小信”,这些都与人民无关,他们当然不会拼死去为国君作战,因而统治者就不会得到人民的全力支持。当庄公提出“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这一条件后,曹刿认为这是统治者对人民负责、忠实地为百姓办事的表现,因而肯定可以依靠这一点应付齐国的挑战。这些对话表明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不在于统治者身边少数人的感恩报德,也不在于天地神灵的保佑,而在于广大劳动人民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曹刿论战》(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六册)选自《左传》。《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春秋时期的许多重要史料。公元前684年发生了齐鲁长勺之战,齐国是强国,借口鲁曾干涉内政,发动了战争;鲁国是弱国,处于防守地位,结果鲁军胜利,成为我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这篇文章具有结构精巧,剪裁得当,语言精炼的特点。结构精巧。全文共分三段,第一段写战前,曹刿请见鲁庄公并与他讨论进行的政治准备和用兵作战的条件。面对齐国的进犯,曹刿主动请求晋见鲁庄公,作者写了他与“乡人”的一番对语。“肉食者鄙,未能…  相似文献   

10.
《曹刿论战》一文历来都被选入初中教材。传统观点认为:曹刿在这次战争中起了决定成败的关键作用,决定了鲁国的胜利,而鲁庄公政治上昏庸无能,军事上急躁冒进,是一个平庸的国君。近来再教这篇课文,对鲁庄公这个人物,我们有了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教例简述] 字词教学已经进行,记叙的线索已经点明,课文已经读得很熟,课文教学进入第二课时。教师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一、讨论本文的详略。 (详写“论”,略写“战”,详写人物的“言”,略写人物的“行”,详写事物的因,略写事物的果;详写曹刿,略写庄公;详写鲁,略写齐。) 二、分析课文内容和曹刿的人物性格。在讲析中形成如下板书: 课文故事曹刿曹刿内容情节活动性格开头……乃入见发生请求入见爱国热情(有德)  相似文献   

12.
<正>《曹刿论战》一文历来都被选入初中教材。传统观点认为:曹刿在这次战争中起了决定成败的关键作用,决定了鲁国的胜利,而鲁庄公政治上昏庸无能,军事上急躁冒进,是一个平庸的国君。近来再教这篇课文,对鲁庄公这个人物,我们有了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运用逻辑知识分析课文,把课文中准确的概念、严密的判断、合理的推理等等分析清楚,是为了帮助我们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本文以《曹刿论战》为分析对象,试图根据古典记叙文的特点,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把课文分析与逻辑分析结合起来。这仅仅是一个尝试,不一定妥当。《曹刿论战》选自《左传》。文章的题目是后人加的,加得好,它概括了全篇文章的中心——论战。作者紧紧围绕“论战”来谋篇布局,选择材料,集中笔墨写了曹刿论  相似文献   

14.
正《曹刿论战》选自《左转》,相传是春秋末期鲁国人左丘明所著,文中主要阐述了曹刿对长勺之战的论述,包括战前准备和战后总结,体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才能。除此之外,文中还反映出个人为集体着想,个人对集体产生信心、信任感,并为集体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强大集体凝聚力的思想。这一点,对班级管理来说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曹刿请见"与调动学生为集体利益着想的积极主动性"曹刿请见"在"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的情况下,曹刿说,享受高官厚禄的人眼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乃入见"。曹刿为什么要去拜见鲁庄公呢?从全文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为了自己的国家,也为了集体利益主动请见——  相似文献   

15.
《曹刿论战》记叙了鲁庄公十年(公元684年),齐国和鲁国在长勺交战的史实,塑造了曹刿这个卓越的军事家的形象。齐鲁长勺之战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有名战例。齐鲁两国投人了大量的兵力,战斗异常激烈,可写的东西自然很多。但从文章的整体内容来看,本文的写作重点不是叙述齐鲁长勺之战的具体过程,而是通过此次战争表现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军事思想。对于战争的经过和结果,只不过是证明曹刿的军事思想正确的一个事实,所以作者对此采取略写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阅读《曹刿论战》,宜于抓住一个“论”字,因为只有这样,才利于我们整体把握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不是记叙齐鲁长勺之战的进程,而是记录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抓住“论”字,我们就可从中间开花,从整体上把握这篇课文的结构与思路。  相似文献   

17.
《曹刿论战》一文很好地利用了衬托手法来突出中心。人物的思想性格都是通过正反衬托的手法表现出来的。教学中启发学生抓住这一要点,理解课文便能事半功倍。在齐国将要侵犯鲁国的时候,曹刿不顾“乡人”劝阻,坚持到宫廷去见鲁庄公,与庄公谋划战前的  相似文献   

18.
《山西师院学报》一九八四年第一期载苏耘同志的文章《曹刿是否下车》,认为《左传·庄公十年》“下视其辙”一句,表明曹刿没有下车。理由有二:一,战场形势紧张,不便下车。二,前一个动词“下”表示的是后一个动词“视”的情态,而不是连动式。我认为曹刿肯定得下车。“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是曹刿当时的动作。如果曹刿只是在车上往下看辙印,“登轼”就必然是曹刿登上战车的车前横木了。而这是不可能  相似文献   

19.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古文,也是本单元的重点篇目。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不是记叙齐鲁长勺之战的进程,而是记录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这里有一个一直让我困惑的问题:当时齐国剑拔弩张,鲁国的形势千钧一发,庄公和曹刿此时最应该讨论的是如何抓住主要矛盾,即如何退敌,而曹刿却在大敌当前之时与庄公讨论"何以战(凭借什么作战)"。如果鲁国此  相似文献   

20.
徐社荣《用怀疑的态度对待文本——兼评(曹刿论战)》一文认为:“许多历史文献急需重读,需要解读出新意来。”在这一观点指导下,提出《曹刿论战》的教学“可以定位到‘论’这个字上,定位到曹刿这个人身上来,定位到这个人的胆略、智慧和能耐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