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信息资源与技术的发展已渗透到教育、教学环节的方方面面,它给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机遇的同时更多的是挑战。文章探讨了网络视阈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过程中实施渗透式教学模式的特点,着力论述了实施渗透式教学模式而采取的保障措施,为最终实现网络背景下该课教学实效性之目的。  相似文献   

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辉 《时代教育》2009,(5):33-3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这门课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质、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和法律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随着时代的变化与发展,必须不断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育方法,从而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3.
构建研究性教学模式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将以学生为本贯穿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全过程的重要举措之一。围绕这一构想,本文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研究性教学模式的特征与实践提出了一套系统化、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  相似文献   

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效果一直不够理想.要增强该课程的教学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进行教学改革.改革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吸引力;优化评价机制,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依据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关于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批示精神和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确定重新构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模式的宗旨及原则,对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模式重新设计,并提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模式的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6.
2006年以来,我国高校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这一课程的开设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具有重大意义.在高等院校培养大学生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更要树立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培养大学生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这就要求我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师必须深入教学、积极思考、结合实际,完成好这一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7.
李保中 《教书育人》2012,(18):134-13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大学生进入高校学习所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公共基础核心课程之一。这是一门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相  相似文献   

8.
一"基础课"教学现状1教学理念方面,重教书,轻育人,课程的育人功能一定程度上依然被忽视"。基础课"是教人做人的课程,应多些人文关怀,但在很多学生眼里它只是枯燥的"政治课"。现有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机制重教书,轻育人,分数依然是学生的"命根",教材、教师、考试依然是课程的重点,而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幸福指数等依然被忽视。  相似文献   

9.
根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特点,探讨课内课外实践有机衔接的实践教学模式,实施全过程评价机制,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成为学习活动的主角。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价值观,使他们具备基础法律知识的学科,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这门课程中,引入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得课堂的教学效果更加突出,学生对于内容的学习也会更加有兴趣,从而使得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都可以得到良好的呈现。本文立足当前高校教学的现状,从学习小组的建立、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导与思教学模式的建立和评价机制的完善等四个方面提出策略,为教学的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贯彻党和国家的各种政策和措施,从授课内容的专题化、专题的意识形态观点、专题内容的学科角度、专题的理论密切联系实际问题、专题的深度和广度、专题内容的连续性、专题反映的教育思想及专题与课本内容如何协调等方面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12.
教学程序:迁移→渗透→感知→建构 教学特点:教师指导,学生在感知中主动探索,总结规律。  相似文献   

13.
分析当前高师化学课程教学中“探究式”与“渗透式”教学方法的局限性 ,结合化学学科特点 ,提出探究—渗透式教学模式的新型理念 ,并从备课模式、教学体系和保障体系等方面探讨了该教学模式组织实施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4.
林金扬 《教书育人》2011,(10):103-105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追求,许多研究探讨提高教学实效性的论著不乏卓有成效的真知灼见。笔者在多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根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的特点,探索专业针对性和适时性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活动式教学法可以一改过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课程的枯燥、僵化、乏味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性,实现寓教于乐,使教学效果获得事半功倍的成绩。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首先介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相关教学实践,再进一步对其进行教学效果的总结,希望能提供一些借鉴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团体式的教学就是将所代课的学生班级看作是一个有意义或有功能的团体。代课教师和学生共同融入团体中,通过团体助力达成共同的目标,实现共同的成长。这种团体式的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提高“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受到学生们的好评。在实践的操作中,可以通过教育团体、研究团体、讨论团体和成长团体四个功能团体实现并完成“基础”课的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7.
专题式教学是实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的有效途径。其思路是将“基础”课理论教学内容进行专题化、模块化分析整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深入性,提高“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加强道德品质修养,培养法律精神,引导大学生顺利成才的重要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我们精心选取了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突出社会热点、焦点的八个模块进行专题式教学。实践证明专题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相似文献   

19.
姜友维 《职教论坛》2012,(20):28-29,32
为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实践中,结合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实际、师资实际和学校实际,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探索用专题教学模式建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体系,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真正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疑难问题,使该门课程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  相似文献   

20.
“轮换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 (组织 )形式应用于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中 ,符合教学的基本规律 ,符合思想道德修养课的目标要求 ,也符合大学生的接受心理 ,其理论及实践价值都是较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