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视频、IPTV、数字电视、手机电视、楼宇电视、智能电视、云电视、社交电视、iPad等视听新媒体的出现,不断拓展着电视的内涵和外延。它们不仅为电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触点,更预示了电视媒介的进化方向——越来越人性化,这将是视听新媒体的共同特征。伴随着电视媒介进化的,还有电视的形态、理念、运营及组织文化的重塑。如何抓住这一机遇,是摆在所有电视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2.
网络视频、IPTV、数字电视、手机电视、楼宇电视、智能电视、云电视、社交电视、iPad等视听新媒体的出现,不断拓展着电视的内涵和外延。它们不仅为电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触点,更预示了电视媒介的进化方向——越来越人性化,这将是视听新媒体的共同特征。伴随着电视媒介进化的,还有电视的形态、理念、运营及组织文化的重塑。如何抓住这一机遇,是摆在所有电视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3.
电视台要吸引人的注意,必须有好的栏目,而好的栏目要能引起人的长期关注,除了有好的内容外,很重要的是要有一位好的主持人。因为,电视作为视听媒介和文化媒介的载体,它的闪光处就在于声色俱全的画面。巴特尔认为,对画面的信息解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语言讯息、被编码的肖似图像讯息和非编码的肖似图像讯息。而电视中把这三种讯息连接在一起以产生传播意义的媒介者,无疑是那个向观众进行阐释的节目主持人。因此,主持人成为打造电视品牌栏目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化定杰 《视听界》2011,(1):105-106
电视新闻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是借助一系列的视听符号来完成传播过程的,节目主持人是电视媒介与观众之间的信息载体,是代表节目的重要符号,主持人的品牌化是节目经营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5.
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以视听兼备、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特性赢得了受众,它凭借独特的魅力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也以电视栏目的形式,将主持人这一角色带进了千家万户。然而在当今的电视栏目中,部分主持人对自身在栏目中的定位存在偏差的现象,导致了节目的庸俗化,不仅影响了节目的收视率,而且带来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主持人明确自身在栏目中的准确定位成为了栏目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姜琴 《视听纵横》2007,(5):101-102
电视是一种视听的媒介,主持人所要传递的信息,不管是表意还是传情,都要通过可视的画面、精确流利的语言表达来完成。他们在屏幕上的举手投足,眼神表情、流畅的语言不管是动态的变化,还是静态中细微的心情流露,都会尽显在屏幕上呈现给观众,从而引起观众对你所要发布的信息内容产生兴趣。观众不光是听其言,更要观其行,从中了解主持人所传达的节目内容和自身信息。[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电视节目主持人扮演着多种角色 ,他 (她 )既是一个具有个性色彩的活生生的人 ,同时也是电视媒体的形象代表。此外 ,他 (她 )还要扮演社会 (观众 )所赋予的特定的社会角色。一、对电视节目主持人角色的理解电视节目主持人作为电视媒介的重要标识 ,一方面要服从电视媒介的要求 ,另一方面还要满足观众的喜好和需求。而生活中主持人的“个人角色” ,则处在“媒介角色”和“社会角色”之间 ,如何将个体角色、媒介角色、社会角色这多种角色扮演好 ,是考量电视节目主持人水平的基本标准。《中华医药》栏目对其主持人的“媒介角色”的要求 ,是与该栏…  相似文献   

8.
电视纪实语言最独特之处就是视听同构,除了可以完整记录媒介人物个体化的言语表述之外,还可以全息展示附着符号和媒介人物所在的信息场,它保留了生活原生态,具有多义性的特点。因为电视纪实语言保存着生活的原生态,传递的是一看就懂的直接信息,因而观众在解读电视纪实语言时的依据,就是日常生活中的视听感知经验。这也正是电视纪实传播人际性存在的另一个基础。很多研究者都曾对电视纪实画面语言的  相似文献   

9.
1.主持人评价体系的建立是媒介发展的必然要求。当下,报纸、广播、网络等同电视共同构成了一个竞争激烈的传媒格局.人们的思想更加开放,对电视内容和电视形式的要求越来越高。就主持人而言,不同层级的电视台、不同类型的节目就要有合乎栏目定位的主持人面孔.电视节目主持人不可能再是十几年前干人一面的形象,受众的迫切愿望、主持人在广播电视事业中所肩负的重任.都容不得我们对这一专业队伍的发展有丝毫的懈怠。为提高节目主持人的素质,建立科学的主持人评估体系,健全优化节目主持人的管理机制正时不我待。因此,要发挥电视主持人的语言传播功能,就要在传播过程中有意识地对主持人这个传播子系统做出科学的评价和判断.以鼓励引导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语言传播优势.达到传播效果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顶层设计的助推、新媒介形态的产生以及电视主持人主动转型,使越来越多的电视主持人走进融媒体平台,这一现象为相关研究提出了新的问题。而现有研究多局限于主持人转型机遇与挑战以及策略的总结,缺乏对新现象的理论解释、电视主持人转型角色变化、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受众需求以及对平台型主持人职业想象的研究。对现有研究反思的基础上,本文认为融媒体背景下电视主持人转型的研究可从"媒介定位下的角色重塑"、"需求理论下的职业价值"和"身份认同下的自我呈现"这三个路径展开。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成长与发展,主持人节目已经成为我国电视节目中一个十分普遍的节目传播形式,主持人这个职业成为当代最富吸引力的职业之一。作为信息时代最重要的媒体之一,电视以其视听兼备、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特征,成为比广播、报纸、电影更为普及的大众传播媒介,即便受到网络媒体发展的冲击,但其强势媒体的地位依然十分稳固。本文尝试着对当前主持人的综合素质做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2.
六十年前,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在英国伦敦的亚历山大宫开播,一百多台电视机收到了它的节目。从此,电视这种多功能的电子视听媒介呱呱落地了。然而,伴随着电视的诞生,“电视是什么”这一涉及到本体  相似文献   

13.
经过10多年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是广播电视改革的一大成果。但是,作为广播电视改革的突破口的新闻改革,在主持人的理论和实践上没有得到应有的突破,没有得到很快的发展。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在中国出现还是“姗姗来迟”,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发展也是“步履艰难”。这与飞速发展的中国电视新闻事业很不相适应。中国电视新闻的发展呼唤着节目主持人,新闻节目的发展呼唤着电视新闻界不拘一格降人才。一,大力发展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是遵循电视新闻媒介自身特点的需要。电视新闻传播是一种人格化、口语化的大众传播。电视人格化传播强调的是具体活生生的个人而不  相似文献   

14.
<正>视听新媒体是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产物,而其发展必须富有其特色和创新。本文从视听新媒体发展现状着手,分析视听新媒体目前与电台电视传统媒体协调发展的创新提出自己的见解。视听新媒体概念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伴随着卫星通信、数字化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创造的,类似于电台传统媒介但又有区别的的一种传播载具。包括直播卫星电视、数字多媒体广播、手机电视、公交移动电视等。  相似文献   

15.
电视节目主持人个性化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电视节目推出主持人以来,电视主持人这支队伍迅速壮大,同时,伴随着电视节目的细化和多元化,观众需求电视荧屏更加符合个性化欣赏标准和欣赏习惯,所以说,个性化主持人的出现是观众意志的反映,是电视媒介适应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主持人的个性化发展大致遵循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电视和计算机的普及,大量一的视听同步化媒介冲击着广播的生存与发展。广播文学节目无法获得更丰富的经济收益和刺激受众的视觉,已经退守为广播媒体的一种似乎有些勉为其难的责任和自觉行为,退守为少数主持人坚守的一块精神净土。如何提升广播文学节目的质量,重新回归广播收听的主流市场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王文 《河北广播》2006,(1):89-90
如今,打开电视、拧开收音机,五花八门的美食节目可以说是层出不穷。其问的美食主播以一张三寸不烂之舌,绘声绘色地描述着美食的“色”“香”“味”,不由得你不垂涎欲滴,心驰神往。主持人幽默诙谐的个性主持为广大受众提供着活色生香的视听文化盛宴,在轻松的谈笑之间,领略中华餐饮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18.
现在的电视节目中,大多数主持人在节目结尾时都会说一句话:“感谢收看”。电视台辛辛苦苦办节目,为什么还要对观众说“谢谢”呢?这声“谢谢”究竟代表着什么呢? 一、主持人是电视媒介的信号识别系统中最具感情色彩的部分。适当放大和强化媒体的信号识别系统是媒体间竞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纪丽琴 《新闻前哨》2013,(11):81-82
电视作为视听结合的产物,是最普及、影响最大的媒体。主持人是现代文化语境下一种典型的职业形态。在现代传媒视角下,播音主持的语言、样态与以往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在概述语言魅力对电视主持人的重要性的前提下,分析了主持人语言魅力的要点,重点探讨了现代传媒视角下发挥电视主持人语言魅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浅论当代日本青年的电视观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张志在多种信息媒介复合并存、激烈竞争的当代日本,年轻人(从广义来讲包括高中生、大学生以及30岁以下的人)的电视观和视听状况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日本社会整体视听的发展趋向,因而这方面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