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师说》X[英译]Inancienttimes,onehadtofindateach-erwhenhebegantolearn.Ateacherisonebywhomthecoursesaretaught,andtheknowledgeishandeddowntothestudents.Underthisteacher’sguidance,theperplexitiesothestudentsareremoved.Manisnotendowedwithknowledgewhenheisborn.Whothencanavoidperplexities?Whilemanisconfusedburefusestoconsultateacher,hisperplexitieswillneverberemoved.2、人若志…  相似文献   

2.
闻海鹰 《师道》2004,(12):42-43
师,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此一说,让为师成为高高在上的神,身负“传道、授业、解惑”之大任,自己就必须得闻道在先,术有专攻,胸中无惑,不然何以担此重任呢?在古时信息闭塞,知识更新换代较慢的情况下,孔子尚被聪明的甘罗问倒。何况于今天这样的信息时代,要让师成为无惑之人,就更属苛求了。于是乎,  相似文献   

3.
<正>历史是书,伟人是榜样,世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身边的人都是你的学习对象。——题记韩愈的《师说》阐明了从师的重要性,"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并不是只有那些知识渊博、德高望重的长者才能为师,其实你身边的每个人身上多多少少都有值得你学习的东西。正所谓"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相似文献   

4.
统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所在段落,它与后面的“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构成了一个多重复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陈述了学习中的两种情况,即不懂得句读,不理解疑难问题。其主语虽未出现,但可以补出,为此,我们不妨看一下它前面的句群:“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非吾所  相似文献   

5.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作《师说》,开宗明义说明了教师的重要作用,指出了择师的原则以及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传道授业解惑",传授人类文  相似文献   

6.
劝学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Students of ancienttimes all had their teachers.For a teacher is a manwho transmits the way,im-parts learning,and dispelsdoubts.No man is born withknowledge,and then,howcan a man be free fromdoubts?If a man has doubtsand does not learn from ateacher,his doubts cannever be solved.劝学…  相似文献   

7.
师德是教师的立师之本,是教师事业成功的保障,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十多年教书育人生涯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传道,不仅要传学问之道,更要传做人之道;授业,不仅要授学问之业,更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解惑,不仅要解学生共同之惑,更要解个体的特殊之惑。  相似文献   

8.
樊传斌 《考试周刊》2014,(37):37-37
<正>北京大学曹文轩教授在一次访谈中指出,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不足,大学生写论文时病句连篇,知道有错,却不知道错在什么地方。语文到底怎么了,怎样才能学好语文,是不是学不好语文了。《师说》中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我却不以为然,有老师固然可以学习,但没有老师也可以。从有效性的角度考虑,有了老师可以强化学习效  相似文献   

9.
对韩愈的名篇《师说》中“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一段中的“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一句的解释,各家却有不同的意见。1998年6月版的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把“句读之不知”一句解释为“句读的不明。下文‘惑之不解’结构同”。而把“或师焉,或不焉”一句解释为“有的从师,有的不(从师)。意思是不知句读的倒要从师,不能解惑的却不从师”。这里把“句读之不知”中的“之”当作结构助词,翻译为“的”(一般是不翻译的)。2000年11月版和2003年12月版的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对此句的解释则改为“不通…  相似文献   

10.
爱生厚学博艺——论教师基本素质□马录堂师,何为也?“传道、授业、解惑”。这是我国唐代文人韩愈对教师职责的精辟总结,既高度概括,又十分具体。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教育机构,由于社会制度和教育目标不同,“道”的内涵与标准、“业”的门类与内容、“惑...  相似文献   

11.
《师说》一文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句,教材对“或师焉,或不焉”作了如下解释:“有的从师,有的不(从师)。  相似文献   

12.
韩愈在《师说》第二段中对“师”的概念有一句补充,即“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这等于说“童子之师”非“师”。那么,韩愈把“童子之师”从“师”这个概念的外延排除出去,是否表明他轻视“童子之师”呢?这样的判断(“童子之师”非“师”)又合不合逻辑呢? 要回答上述问题,我们应当先探究一番韩愈的写作目的。韩愈写此文的目的是为了批判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魏晋以来,世家大族掌握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特权。他们多数轻视从师,不学无术,但照样仕途畅达,宫运亨通。这些人对自己的子弟,也是不要求有真才实学,只要  相似文献   

13.
徐锡建 《成才之路》2014,(13):46-46
为师,传道授业解惑。人后而知之,有惑从师,可得解矣。茶道是一种以茶修身的方式,通过沏茶、赏茶、闻茶、品茶学习礼法。道亦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这也是从教的精髓所在。  相似文献   

14.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而我认为最关键的是解惑。惑之不解,何以为师?我们的阅读水平大致可分为复述性、解释性、评价性、创造性四个层次,而我们的阅读教学大多只是停留在“复述性、解释性”的层面,无怪乎学生会对语文课堂生厌。对于一篇新课文,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预习,对文本早已有了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教师却絮絮叨叨,  相似文献   

15.
一、《劝学》书注:P269⑧[而]连词,这里表示因果关系。(着重号为作者所加,下同。) 原句:“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分析:很明显,这里的虚词“而”意为“于是”,表示的是顺承关系,并非因果。二、《师说》书注:P275④[句读之不知]句读的不明。下文“惑之不解”结构同。原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惑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分析:尽管这里的“之”字相当于现代汉语中  相似文献   

16.
先学者为师     
马永萍 《宁夏教育》2011,(12):69-69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概括教师的职责时,也说过"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故强调"是故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样说来,教师并非生采就是教师,教师应该是在与学生一同学习、成长中逐渐成为"师"的。  相似文献   

17.
韩愈在《师说》中谈到“师道”不流传的原因时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现行高中课本对“或师焉,或不焉”的注释是:“有的从师,有的不(从师)。意思是不知句读的倒要从师,不能解惑的却不从师。”  相似文献   

18.
还应该是动词的意动用法华北油田一中李义人教社96年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311页在讲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时举了两个例句:①则耻师焉,惑矣。(《师说》耻师:以从师学习为可耻。)②且庸人尚羞之。(《廉颇蔺相如列传》羞之:把这样事当作羞耻。)可是这两个例句在人教社...  相似文献   

19.
一、对新教材的困惑 新教材具有突出语言的运.重视语言的实践及语言能的获得。但在农村中学,由现代基础教学设施馈乏、师紧缺、学生起点低及受传统材的影响。面对新教材、新法颇为措手不及.甚感困,探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用力于资教教惑  相似文献   

20.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又云:“亲其师,信其道。”确实,师者可以解一些惑,求学者也可“亲其师”。但是,师之道,就完全值得信奉吗?师之道也有不值得信奉之处,甚至还有荒谬之处。之所以如此,主要是由于师之见识有限、探究有限所致;或者因为追赶不上时代步伐而落后所致;或者因为阶级性及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局限性所致。既然师之道可能出现错误,那为什么还要求求学者完全信其道呢?为什么还要让求学者养成一种惟师、惟权威的心态呢?其实,这是人们多年来留下的一个错误认识:片面认为师之道即为正道,师之说即为正说,师之行为即为正当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