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几年,越来越受人们关注的诸多网络论坛,能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一种民间的真实的口头舆论,而成为许多网民即时发布信息、反应个性、发泄情绪、反映情况、揭露问题的载体。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突破和网民的一次次“胜利”,促使更多的人们把言论诉诸于网络论坛,网上舆论成为最难管理的口头舆论场,因此有的地方不敢办论坛,  相似文献   

2.
林上军  袁园 《今传媒》2009,(11):59-61
近几年越来越受人们关注的诸多网络论坛,能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一种民间的真实的舆论,而成为许多网民即时发布信息、发泄情绪、反映情况、揭露问题的载体.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突破和网民的积极参与,促使更多的把言论诉诸于网络论坛,网上舆论成为最难管理的口头舆论场,因此有的地方不敢办论坛,网络舆论也被许多人称为"容易脱缰的野马",当然也正是论坛的许多热帖导致的一系列事件,提高了网络媒体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张洪忠  王鑫 《传媒》2015,(21):18-19
随着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的普及, "民间舆论场"也成为一个热词,与之相对应的是以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为传播平台的"官方舆论场",两者被诸多文章定义为一种互不兼容的对抗性关系.具体来说, "民间舆论场"指的是大众运用微博、论坛、QQ、博客等渠道议论时事而形成的网络舆论场.将"民间舆论场"与"官方舆论场"作为二元对立关系论述的一个误区是假定网络上的"民间舆论场"是整齐划一的铁板一块,但真的是这样吗?本文从网络舆论场中网民类型与分布的角度来考察这一问题,同时,考察网民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不同类型网民对信息的辨别力,以及网民的接触渠道对其信息辨别的影响,采用网络调查方式,通过全景调研助手从样本库中随机抽取了北京、上海、四川、广东四地网络样本3696份.  相似文献   

4.
王恩界  张晓明 《新闻世界》2011,(12):179-180
通过对一起恶意网络谣言的分析发现,在网络谣言阶段中,网民舆论由于受到负面情绪影响而表现出“讽刺受害人”倾向;在谣言澄清阶段网民舆论开始向“同情受害者”转变,而网络印刻效应可以作为解释网络论坛舆论发生、转变的一种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从地方网络论坛舆情生成看网络问政的新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互联网使用的普及与渗透,网络论坛已经成为覆盖面极其广的资讯传播和公开讨论的独特平台.网民结构合理化及社会参与热情高使得网络论坛中的舆论状况已经能够反映出社会的真实舆论情况.本文即从地方论坛网舆情产生的三种模式出发,分析地方论坛在反映舆论、提供民生新闻方面的重要价值,进而提出将地方论坛建设成为网络问政的窗口和网络发言的场所.  相似文献   

6.
从"邓玉娇案"看网络舆论参与下的议题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网络论坛日益成为反映公共舆论的重要途径.笔者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南方都市报>有关"邓玉娇案"的相关报道和人民网强国论坛深入讨论区的相关主帖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传统媒体和网络舆论议题的互动是双向的,但整体而言是以"共鸣效果"为主.当事件进展有悖于网民意愿时,网民们便试图通过舆论呼声改变事件进程.此时,传统媒体会更对该议题进行强化报道,担负起公共议题设置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巴赫金的"狂欢理论"恰如其分地诠释了中国网络舆论的另类表达,即"群氓喧哗"的狂欢:扭曲形塑政治人物的漫画,散布隐射政治的民谣,肆意、愤激的网评等多种新闻生产模式。其实质乃是网络新闻生产颠覆官方公共领域。"中华女"事件看似毫末之端,却折射出网民压抑已久的愤激情绪。以传播学视角透视"强国论坛"的舆论生产,反观民间话语自由度与官方公共领域的对抗。  相似文献   

8.
彭榕 《编辑之友》2016,(9):65-68
网络舆论始于典型性的网络议题,普通网民在网络舆论发展过程中用“小力量”汇聚了“大能量”;在典型网络议题产生、网络舆论发展、网络舆论诱发网民现实行为等不同阶段,网民的同群效应起重要作用;网络环境的虚拟性、隐蔽性及网络社交媒体的“熟人传播”特征,是网民同群效应产生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9.
网络编辑作为网站内容的建设者和把关人,是网络舆论引导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尤其是网络论坛编辑,是网络舆情的直接监测者和引导者,而且还可通过标题发置、置顶等多种技术手段和编辑方法进行"议程设置",使一些网民的帖子获得较高的点击量和关注度,制造网络热点。所以论坛编辑"把关人"的角色正在向"网络舆论领航员"这一角色推进。但网络编辑在享受技术支持的同时,又受到网络环境的巨大限制。传统媒体在进行"议程设置",组织热点讨论时,编辑  相似文献   

10.
网络舆论是一种新型的舆论形式,它是指网民对于自己所关心话题,以网络媒体为载体,通过网络公共空间,公开表达的意见.在中国,网络舆论主要由网络中的媒体言论、论坛(BBS)及新闻跟帖以及微博等共同反映与形成.在现代传播环境之下,大学生使用互联网并在网络上表达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越来越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并形成了具有大学生群体特征的网络舆论行为.从“哈警察打人事件”到“躲猫猫事件”,从周久耕“天价香烟”案到河南“灵宝跨省抓捕发帖人王帅案”等等,这些著名的网络事件的传播和解决,网络舆论尤其以大学生为代表的网络舆论以其独特的方式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从2007年网络公共事件看网络舆论的新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的网络舆论发生了一些令人瞩目的变化.这些变化表现为:公共性事件成为网民关注的主角,在这些事件的舆论形成过程中,出现了多元的意见领袖和理性的意见表达.在网民的意见交流中,理性的声音成为主导力量,网民们表达意见的方式也更加理性化.同时,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舆论互动又为网络舆论的公正性和理性提供了保障.总体看来,2007年的网络舆论强大的影响力显示了民意的胜利,从这场胜利中,人们看到网络舆论正朝着一个更为理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网络的自由性、交互性和开放性,为网民实现话语权和知情权提供了便捷平台。而现阶段,网络论坛仍是体现网络的自由性、交互性和开放性的重要途径。网络论坛已成为网络中人际交往、互动以及舆论形成并产生影响的一个重要场所。因此,加强网络论坛管理,掌握网络舆论主导权,成为摆在网站管理者面前一个现实而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在催生数亿网民的同时,也孕育了一批新潮的网络论坛语言。作为一种媒介语言.网络论坛语言形成于网络论坛并应用于网络社交.具备草根性、互动性和裂变性的特点。这些特点扩大了网络论坛中人际交往的范围,增强了网民间交流的主动性.提高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网络论坛自出现以来,就在反映舆论和引导舆论中发挥着巨大的变化。它不仅拓宽了网民讨论话题的覆盖层面,扩大了事件的影响范围,也在讨论中促进了社会善良习俗的回归,有利于公民行使监督权。但网络论坛在舆论引导中也存在着一些负面影响,如侵犯公民个人隐私、缺少公信力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从论坛管理层面和政府管理角度出发,并提升新环境下公民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15.
网络为大众提供了表达的渠道,然而在网络表达中存在着大量的非理性表达的现象。康德把理性划分为认知理性与实践理性。网络舆论非理性表达实质上是网民的非理性实践。网络舆论主体结构失衡引起的认知障碍和洞穴是形成非理性认知,进而导致非理性表达的重要原因。平衡的主体结构是网络舆论理性表达的重要机制,主要包括官方舆论、精英舆论与民间舆论多元主体平衡参与;官方信息、精英信息与民间信息多元共振;官方话语、精英话语与民间话语的互构。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高速发展,我国拥有着世界上最庞大的网民人数.司法审判一直是网络舆论焦点之一.然而,网络舆论对于司法审判,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是对司法审判的有效舆论监督,可以促进司法审判公正、公开;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引发不明真相网民偏激情绪,干扰司法审判,造成"多数人的暴力".本文基于网络舆论和司法审判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班跃伟  罗聂 《新闻前哨》2012,(10):106-106
如今,网络论坛已成为网民表达民意、畅通民情、汇聚民智的重要渠道。由于网络信息源头越来越广泛,网民讨论的议题也纷繁复杂,网络论坛中的真假信息越来越难以甄别。还有网民把网络论坛当成发泄不满情绪、攻击诬陷他人、制造谣言取乐,甚至诈骗、贩黄、贩毒等不良不法行为的平台。这些都给当前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带来了隐忧。也对网络论坛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荆楚网东湖社区,是目前湖北最大的综合类门户论坛,拥有庞大的核心用户群体,主题板块涵盖时事、文化、生活、社会、体育、娱乐等各项领域。在此,笔者就以东湖社区的管理为例,浅析如何有效遏制网络论坛中的谣言信息。  相似文献   

18.
网络舆论既是网民表达理性诉求的"公共领域",同时也是以盲动性为特征的"乌合之众"群氓狂欢的舞台。现代社会网络舆论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需要加强规制。在此时代背景下,考察网络舆论规制现状,我们可以发现其存在着"二重性"特征。这里仅从网络舆论规制的价值取向、网络舆论规制的方式、网络舆论规制的实效三个维度对网络舆论规制的"二重性"问题予以论述。  相似文献   

19.
网络舆论形成中的非理性表达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互联网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表现自我的平台,面对层出不穷的网络事件,网民积极大胆的发表意见,带有严重浓厚的非理性色彩.其原因是群体压力下网民的从众心理,网络传播过程中"把关人"缺位,社会生活的娱乐化倾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减少网络舆论中的非理性表达:政府应加强对网络舆论的规范和引导,网络媒体应该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网民...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上的网民情绪是社会舆论的风向标,是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本文从网民情绪和网络舆论的概念入手,阐述网民情绪的形成机制,浅析网民情绪与网络舆论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指出网民情绪对网络舆论的影响,分别是增加网络舆论的煽动性和感染力、提高网络舆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加速网络舆论的生成和衰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