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在新闻改革中,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创办了“北京人物”和“话说北京”等专题节目,现简介如下: “北京人物”“北京人物”节目坚持以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为核心,热情地宣传首都各条战线的当代人物和历史人物.具体地说就是:1.在四化建设中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特别是在改革中勇于开拓的人物以及对社会有一定影响的各界知名人物.他们过去的成就和现在的贡献,他们的轶闻趣事均可成篇。2.在平凡岗位上干出成绩的“小人物”.他们中,有的人虽然“没名气”,  相似文献   

2.
在人物通讯中,“根”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要素。正确地把握和表现它,对于搞好人物通讯,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何为人物通讯的根所谓人物通讯的根,就是作者在采写过程中,对被报道人物思想行为的心理依据的把握和表达。形象地说,如果把一件人物通讯作品比作一棵树,作品中对所报道人物“做了什么事”、“怎样做的”方面的表述,相当于树的枝干的话,那么对“为什么这样做”方面的把握和表述,则相当于树的根。根据作者对人物根的处理方式,可将根分为“明根”和“潜根”。所谓“明  相似文献   

3.
人物通讯是一种真实、及时地报道先进人物的事迹,并深刻揭示他们精神境界的新闻文体。 真实,是人物通讯的“生命”,也是对人物通讯作者的基本要求。 那么,人物通讯怎样才能使它有“生命”,让读者感到真实可信? 我以为,必须做到不夸张,不溢美,既入情又入理,方能令人可信可亲。 在1991年度江苏省报纸优秀作品评选中,我与他人合作的人物通讯《女儿情》荣获一等奖。获此殊荣,始料未及。然而,有一点可以肯定:这篇通讯除了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写作中的人称问题?就是当作者确定了主题、选择了题材以后,开始进入具体的写作过程,他就必须恰当地找到一种叙述的角度或立脚点。这种叙述角度或立脚点,就是文章的人称问题。记载或叙述事情的经过或人物的经历,总得有个记叙的主体。也就是作者总得用什么人称面对读者,来进行记载和叙述。在一篇文章中,人称必须相对稳定,人称混乱会使文章头绪不清,给读者听众理解文义造成困难。在叙述中,作者以当事人、见证人的身份,讲述所见、所闻、所经历的事情,使读者听众能够亲切地感受到,这便是第一人称的叙述。第一人称常常使用代词“我”或“我们”。如果以客观的立场,讲述他人的事情,称事件的主人公为“他”或“他们”。这种叙述就是第三人称。当作者用“你”或“你们”的称谓去叙述时,就是第  相似文献   

5.
写作人物通讯,作者总离不开叙述这一表现手法。可以说,叙述是通讯写作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表现手法。在我所见到的人物通讯中,作者在进行叙述时,采用三种不同的人称,即“我”、“你(您)”、“他”作为“叙述主体”。这个“叙述主体”,就是作  相似文献   

6.
一、细节在人物通讯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人物通讯有了细节,可以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特征,使之成为一个独特的典型,使作者笔下的人物丰满、细腻、生动。如穆青同志写的人物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中有这样一段:“那是个冬天的黄昏。北风越刮越紧,雪越下越大焦裕禄听见风雪声,倚在门边望着风雪发呆。”记者抓住了这瞬间即逝的“发呆”的情态,深刻地反映出焦裕禄这位县委书记心中时刻装着人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襟怀。  相似文献   

7.
荐书     
《天公不语对枯棋——晚清的致局和人物》姜鸣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定价:29.80元本书收录的是以游记为载体、重新探讨晚清历史与人物的一批历史散文。北京固然有许多风景绝佳的去处,但作者笔下的“胜迹”,却大多是地以人名,“胜迹”之“胜”,在人事而非风物。使作者挥之  相似文献   

8.
祖国语言的丰赡富足,给我们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提供了充裕的条件。因此,“得体”就成了人们遣词用句所追求的较高的境界。这里说的得体,是指把话说得恰如其分。通俗点说,就是“什么人说什么话”,“在哪山唱哪个歌”。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贾府里太太小姐公子哥儿,那呼之欲出的形象,哪一个不是主要得力于作者赋予他们的十分得体的语言? 通讯中的语言,通常是由两大板块组成——作品中的人物语言和作者的叙述语言。因此,人物语言是否得体,便成了维系通讯成败的重要柱石。可是,时下读到报纸上的某些通讯作品,常常令人摇头叹息,归结起来可算一种通病,就是人物语言失当:男女老  相似文献   

9.
《湖北档案》2007,(11):7-8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版图上,红安只不过是一个“弹丸”之地.但就是这个地处大别山的小小“弹丸”之地.却走出了一大批叱咤风云的人物。他们以钢铁般的意志,铸造了闻名遐迩的“将军县”;以铿锵有力的声音,“喊”出了“小小红安,真不简单”的乐章。  相似文献   

10.
往事(六)     
往事(六)吕齐在四十多年的记者生涯中,我访问过各种各样的人物。我总是努力挖掘他们的故事,尤其注意主人公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怎样想的”,因为这些“怎样”能反映人物的个性、特殊性。在我访问各类人物时,我喜欢大把大把地抓属于他的材料,语言的、文...  相似文献   

11.
钟涵 《新闻窗》2014,(1):60-61
近些年,中国社会刮起了一阵“最美”风,“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硕士军官”沈星、“最美司机”吴斌、“最美妈妈”吴菊萍等等,这些“最美”人物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是平凡的人物,也许就是走在你我身边的路人甲。但是,在突发事件发生的那一瞬间,他们身上绽放的人性与道德的光辉使他们显得无比伟大,经过媒体的传播,  相似文献   

12.
纪录片也是艺术片的种类,是要给观众看的。当纪录片作者和部分DV爱好者把纪录片做得越来越纪实化的时候,他们发现纪录片的“可视性”非常重要。于是纪录片有没有“看点”成为近年来业内人士议论的话题。有“看点”的故事,才会有“播点”;有“播点”,才会有“卖点”。人物本身有看点纪录片有没有看点,与选择被拍人物有很大关系。我们都知道,一部纪录片是否好看取决于很多因素:如故事情节、矛盾冲突、拍摄环境、画面构图、音乐音响、制作精良等等。如果选拍的人物很有特性,很适合画面表现,或者被摄者很愿意在镜头面前表现自己,那么这部纪录片…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篇以山为题以人物为主要描写对象的散文。 作者通过“他”发抒了感怀,颇有深情地描绘了“他”的形象,把“他”写进了一个四周环境优美的山谷,时间在午后至黄昏。 全文五段文字。第一段描写“他”在风中的形象,从衬衫、外衣、裤子到脸孔和头发,都与风紧紧连在一起。这样的开头给读者留下来印象。但是,并没有急于点明“他”的身份,作者有意把“他”的身份留  相似文献   

14.
穆青同志写的人物常常给人以特别的感受,就好像“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某个人,突然出现在面前,有一种“就是他”的惊喜感。 这种效果,这种强烈的时代性与现实针对性的效果,固然与人物事迹本身有关,但是更重要的在于作者依据人物事迹材料所提炼出的主题。穆青同志人物通讯主题提炼的成功经验是什么?他的人物通讯的主题是怎样在充分地程度上适应时代的需要,传达出人民群众的期盼和呼唤? 以“三个洞悉”为前提 宏观把握人物的典型性 穆青同志在谈他的人物通讯写作经验时,提出“三个洞悉”的要求,用以作为认识和判断人物典型性的前提和依据。这“三个洞悉”是:  相似文献   

15.
写人物通讯,绝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一定要写好他的“眼睛”。什么是一个人物的传神之“眼”呢?怎样去抓这个“眼”呢?我认为,抓一个人物的传神之“眼”就是要抓他的特点。这包括人物特点、职业特点、思想特点、性格特点和生理特点等等。至于怎样才能抓住“眼睛”,关键是作者要认真采访和观察,也就是说,在采访人物时,要耐心询问,细心观察,从中找出你要写的人物  相似文献   

16.
最近我读了一部很奇特的书,书名叫《多棱镜下的蒋介石》,真是大开了眼界。这部书的《序言》向我们指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蒋介石是伟人抑或独夫,其历史功罪,向来评说民国史者褒贬不一。”那就是说,蒋介石这个人物在中国历史上,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是历史上的功臣,还是罪人?至今尚未有定论。因此,作者认为这样对待蒋介石很不公平,说是“盖棺不能论定,入土亦难为安”,并说:“我们以往在论及蒋介石及其国民政府时,不少观点有失偏颇。”于是,他们更“努力将蒋介石写得有血有肉,有情有欲,还其历史的、真实的本来面目。”而且,他们还颇有自信地说:“有一点理直气壮,本书所引用的史料,‘无  相似文献   

17.
评论作者书评家要客观地根据图书的内容来进行评论。但是,如果以为书评家拿起一本书,可以不问作者是谁,只是从头到尾读过以后,就凭图书的内容进行评论好了。这种意见也不免偏颇。评论图书与评论作者有时是难于分开的,或者评论作者是必要的。不少书评恰恰用相当的笔墨来评论作者,甚至可以看作是“人物论”。大致有几种原因:一是被评的书是作者的代表作;二是结合  相似文献   

18.
立、宣传、推广先进典型,尤其是先进人物典型,是我党的传统工作方法,也是推动“两个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建国以来。我国曾涌现了大批的先进典型,他们真实、可亲、可敬,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形象。但是近几年来.一种叫做“缸杯法”的人物典型报道却悄然而生并日益占领典型报道空间,新闻工作者有意识无意识地受其影响,致使人物典型宣传的价值大打折扣。 揭开“缸杯法”人物典型报道的面纱 在一缸清水里加二两白糖,其味清淡,但将这一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新闻报道范畴内,“百姓”、“民生”、“人性化”等成为最被大众关注的话题,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都相继推出最贴近广大受众的人物报道模式——“百姓故事”。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成为报纸人物专访版面的主角。这些百姓人物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典型人物、先进模范,他们的故事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许很平凡,也许在他们的身上,广大读者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相似文献   

20.
世界上有些事做过了头,一般说就会走向反面。出了点名儿的记者对自己有名就得留点儿心。 这些年,中央到地方的大小报纸上,“重头戏”很多,那作者中,也多是某些“叫得响”的人物。但仔细调查就可发现,有许多只是扯旗挂名的。他们既没有亲自下去采访,也不是自己动手写的,甚至连稿子的内容也不一定了解。实际上是写稿人为了抬高文章身价,使稿件易于见报,才千方百计拉上他。 有了“叫得响”的人物“挂牌”,上报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名记者成了“敲门砖”。确实,生活中常见这类现象,不仅名记者本人因此更有名又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