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庐隐小说的女性意识与个性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尝试通过对庐隐小说中的女性自我意识和个性主义的挖掘和探索,阐释她小说创作的动机、成功的缘由及其与“五四”之间存在的联系,同时也试图寻觅早期女性创作的一些规律与特点。  相似文献   

2.
寒冷的冬天过去了,美丽的春天款款而来,正是春风拂面,万物复苏的大好时光。可是,你知道吗?花草要发芽,先要穿破黑暗的泥土才能笑对阳光;蓝天诱人,但小鸟要跌打,失去无数根羽毛才能锤炼出开空的翅膀。作为教师的我们难道不需要自我锤炼,自我修炼吗?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能够在教师这个职场中问鼎一生是不容易的。教师们最为困惑不解的是:为什么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好教,越来越不好管?面对诸多的“学困生”,教师也渐渐地失去了耐心、信心、爱心,一段时间以来,我也为此困扰,为此迷惑。虽然“关爱学生”的口号提了一遍又一遍,但面对那些学…  相似文献   

3.
油画有着久远的历史,包含着许多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的命题.现实主义油画创作反映了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同层面的现实问题,具有记录历史、讴歌时代的巨大现实意义和艺术创作价值.艺术创作中,绘画者聚焦当下社会焦点问题、现实问题,把握时代精神,运用现实主义绘画的创作技巧,把典型、真实的物象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以此烘托新时代社会发展的...  相似文献   

4.
在"宋明理学"、"复古"思潮影响下的明代文坛,杨慎是一位独树一帜的诗人。他高举"诗主性情"的大旗,在略显沉闷的明代诗坛无疑是别开生面的,特别是在他被贬永昌府后的诗歌创作更加体现着他的这一创作主张。  相似文献   

5.
“心统性情”说是朱子心体用说的核心内容,也是其心性说的实质所在。“心统性情”说虽然来自张载,但真正将其变成系统学说的是朱子。朱子曾说过,程颐的“性即理也”,张载的“心统性情”,这两句话“颠扑不破”。朱子之所以高度评价这两句话,是由于前者从心体上说性(理),表现了理性主义特征;后者从心之体用关系说性情,表现其情感特征。这两点真正体现了朱子心说的主要特征,即情感理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汉大赋一向以“劝百讽一”的矛盾结构存在被人批评,然而汉大赋的典范《子虚》《上林》的形成却有其特定的社会文化创作背景,它是作者顺应时代潮流的产物。本身并没有多少“劝”与“讽”的矛盾。  相似文献   

7.
申跃中几十年起伏多变的创作命运,始终没有离开过中国当代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时代因素的缠绕.这一因素既把他涌向潮头,也把他推向低谷,使他与时代、与社会结下了永远的不解之缘.在这一过程中,作家对创作道路的自觉选择和对艺术境界的自觉追求对创作命运具有重要意义,时代感召和主体抉择的共同作用,使作家走上了一条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8.
晚明文学思想的变化,在理学向心学的转变中有着集中的理论体现。心学实现了“性即理”向“心即理”的转化,使得“情”摆脱了“理”的检查和束缚,人的性灵也随之得到很大的解放。但是,未经反思的“情”很容易滑向“欲”,文学由“理”与“礼”的载体变成了个体情欲的宣泄,中国传统文化所赋予文学的伦理责任因此受到冲击。  相似文献   

9.
对自媒体迅速发展的人学原因进行分析,阐释自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的人学解放之重要作用,对自媒体时代的物质追求、自我意识的迷失等问题进行了反思,表达对自媒体时代的忧思。  相似文献   

10.
萧乾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绕不开的人物,他的多重身份不禁让人赞叹他的才情,它不仅有作为文学家他才华横溢、翻译家的睿智理性,还有作为记者的深刻冷静、编辑的细致缜密。他异于同时期作家的个人经历以及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为其成为"文学奇才"创造了前提,萧乾独特的人生思想和创作态度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本文将就萧乾先生的创作与编辑进行分析,发掘其深刻的思想价值、探寻其特有的创作方法,发现其创作的线索和脉络。  相似文献   

11.
鲁迅是一个极其有信仰而且敬重信仰的人,他的信仰十分纯粹。他的信仰是源之于并且浸透于个人生命血肉中的大爱与悲悯,他的信仰体现在他的作品之中。信仰危机时代,我们需要鲁迅的匕首、更需要鲁迅的战斗意志,更需要继承和发扬伟大的鲁迅精神,更需要认真研读鲁迅作品的现实意义,用鲁迅作品来滋润、浇灌我们的下一代。  相似文献   

12.
鲁迅先生在他的作品中塑造了看客这一集国民性格中麻木、冷漠等精神于一体的典型群体人物形象,他运用以喜审悲的艺术手法,从对民俗文化的剖析入手,对看客这一形象进行了深入地刻画从而揭露了国民的劣根性,使看客这一形象具有极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很高的美学欣赏价值。  相似文献   

13.
鲁迅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巨人,他的作品以其思想的无比深刻性和语言的非凡纯熟和精粹,显示出他的成熟和独到.作为白话文学的坚定倡导者,鲁迅以他的作品,显示了白话文强大生命力和丰富表现力,同时,他又以一种特别的白话文言味或文言白话味显示着他特有的风格.准确理解和把握这一特点,有助于准确理解和把握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从而更准确理解和把握鲁迅的思想内涵,更准确理解和把握鲁迅作品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4.
文学即人学,人性变幻莫测,写出共同的人性,才是最高的文学。芥川龙之介和鲁迅两人是近代东方文学中最善于揭露人性的作家,他们在作品中审视、剖析人性,在对人性的深刻剖析中,芥川觉得"人生比地狱还地狱",鲁迅也被认为是"现代中国最痛苦的灵魂"。芥川关注的是最普遍意义上复杂的人性,鲁迅在对本民族的精神品质思考的同时揭示了人性的复杂。  相似文献   

15.
鲁迅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法国传播的第一位作家,其小说、杂文、散文、诗歌等陆续被译介成法文。本文将拉斯韦尔传播模式应用到文学译介,结合鲁迅作品的译介历程与史实,从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介受众、译介途径、译介效果五个方面论述鲁迅及其作品在法国的译介与接受问题。  相似文献   

16.
作家韩石山对《药》、《阿Q正传》、《社戏》、《故乡》等鲁迅作品入选不同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提出若干质疑,本文则力图据实据理地指出韩文在艺术评判、逻辑运用及文体辨析等方面的偏颇失当之处。  相似文献   

17.
作为鲁迅笔下重要的动物意象,猫头鹰可以说是鲁迅神形毕肖的自我形象标记。鲁迅认同并自命为猫头鹰,显示了他对传统文化观念的反叛。与猫头鹰一样,鲁迅是属于黑夜的,他的价值和意义体现在他对黑暗的反抗上。他是"无声的中国"的呐喊者,又是一位参透了人生虚妄的孤独"存在者"。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文化史上,宋代文化多样,雅俗并举,文人士大夫引领着宋代文化风尚.宋代文人对金石考证逐渐重视,鉴赏之风日甚,清玩之风也随之兴盛,开始出现综合性的鉴赏、考辨类著作,《负暄野录》就是其中的代表.《负暄野录》由南宋陈槱著,是一本记载碑刻、书学、笔墨纸砚的论著.对于本书,宋元明书目中无著录,到清代才出现在藏书家的目录书中,版本较多,以抄本为主.  相似文献   

19.
声音在《诗经》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作为传承久远的《鹿鸣》一诗,不仅有大自然的天籁之音与宾主之间的和乐之音,更有尊贤敬老,亲亲睦友的和谐之乐以及治国平天下的周行之音。文章试图以声音为线索,去发现这首诗的独特魅力与深刻内蕴。  相似文献   

20.
王统照深受鲁迅的影响,他与鲁迅有许多直接的亲切交往,但更主要的是"神交".他对鲁迅的小说创作有天然的敏感期待;对鲁迅的人格有天然的敬仰热爱;对鲁迅的爱情婚姻观有天然的理解和认同.这是因为他们有很多相似的家庭生活背景和文学创作道路;他们都是忧国忧民的现代知识分子;又都具有余英时所说的传统的"宗教承当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