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马克思告诉我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上层建筑时,我们终于可以摆脱历史的愚昧抓住历史的脉搏了。而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要符合生产力的发展也就成为了历史最直白的叙述。但是,当野蛮一次次战胜文明,当自恃甚高的北宋王朝被大漠孤烟瓦解,当政权森严的大明帝国被八旗子弟颠覆,军事制度就突兀地显示了它在封建朝代兴亡中更强的决定作用,成为最瞩目的一点,而不再仅仅是生产力的表象,不再仅仅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了。  相似文献   

2.
禅让制释: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们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评:这一制度的实施,是在我国原始末期,即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民主推举”事实上是氏族贵族的民主。世袭制释:我国奴隶社会开始实行。包括王位世袭制和诸侯、卿、大夫世袭制。王位世袭制从秦始皇开始演变  相似文献   

3.
韩杰 《中学文科》2006,(5):59-59
中国古代史教材及许多历史科考试题中常出现一些地方行政单位,如郡、国、道、路、省、府、县、都、乡、里、丘、社等,而教材中没有解释,学生又常常问及,笔者查阅了有关资料,现解释如下:  相似文献   

4.
程昌远 《历史学习》2004,(10):21-22
《历史学习》2004年第4期有这样一道题:中国古代传统科技处在世界前列,然而明清时却落后于西方、未产生现代科学的根本原因是A.占统治地位的自然经济和高度集中的君主专制B.重农抑商政策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C.文化专制统治阻碍了科技和思想的自由发展D.闭关政策阻碍了与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此题的参考答案是A。我认为这个结论值得商榷。原题看起来有两层意思:一是中国古代传统科技在明清时落后于西方,二是中国未产生现代科学,其根本原因是什么?而这两层意思是有联系的:中国传统科技在明清时期多是总结性的成就,创新性显得不够,因而看起来好…  相似文献   

5.
1843年12月,英国首任驻上海领事巴富尔,故意曲解中英《虎门条约》中关于英国人可在五口通商口岸租地建屋的规定,要上海道台宫慕久划出一块土地,供英国人建房居住。1845年11月,宫慕久在巴富尔的压力下,擅自公布了《上海土地章程》(又称《上海租界章程》),规定“洋泾(今延安东路)以北,李家庄(今北京路)以南之地,准租与英国商人,为建房舍及居住之用”。  相似文献   

6.
学习中国古代史必须理解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课标高中历史教材之模块三为“文化发展历程”,其中第一单元就是与中国古代思想相关的内容。中国古代哲人辈出,思想博大,哲理深邃。学习中国古代思想,理解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是关键。中国文化经过数千年的文明长河的不断汇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和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精神,正如张岱年先生所说:“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发展过程的精微的内在动力,也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本文从学习中国古代史的角度对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7.
公元前356年,战国七雄之一、地处西陲的秦国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正式变法,六年中大规模地推行了两次变法,商鞅也因为变法有功被封为商君。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即位,“宗室贵戚多怨望者”,车裂商鞅,且以反叛罪名“灭商君之家”。但是商鞅变法的措施并未废除,韩非子说“商君虽死,秦法未败”。那么,秦法为何“未败”呢?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战国时期,随着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更多的荒地被开垦出来。在春秋时期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等政策刺激的基…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的无神论思想、唯物主义思想源远流长,并随着生产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科学化,同时对形形色色的有神论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回顾、继承这份珍贵的思想遗产,有助于我们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态度显明的与各种有神论思想、封建迷信思想作斗争。本文拟就古代理性思想家对天命、上帝、神及天人关系的认识略作爬梳,以增进我们对中国古代思想精华的理解。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有了人类最早的灵魂观念,灵魂不死是原  相似文献   

9.
“中学西传”和“西学东渐”是中西文化交流中两种重要的历史文化现象。“中学西传”是指中国古代特别是宋元时期的先进科技文化向西传入欧洲并对社会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一种文化现象。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是深刻而久远的,它不仅给其四邻以积极影响,而且走向世界,远播欧洲。自汉唐以下,它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也不断对外扩散,这种扩散的积极后果之一,是推动了欧洲历史迈向近代化的历程。这是早有定论的。张骞凿空西域,开辟了贯通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井渠法开始传入欧洲,东…  相似文献   

10.
为政廉洁,是古今中外一切政治文化对政府官员的基本要求,尽管不同国家、不同政体,在目的性与手段上可能存在着差异,但在反腐倡廉、对官员实行监察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那么中国古代是如何监察官员以防止并惩治腐败的呢?这就是依靠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整套监察制度。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即有了带监察性质的“御史”之职。秦始皇一统天下,置御史大夫。汉设御史台,归属办理宫中内务的少府,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专门的监察机构。汉武帝时期将天下分为十三部监察区,由刺史代表皇帝对地方实行监察。京师长安附近七郡为司隶校尉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货币萌芽于夏代,起源于殷商,发展于东周,统一于赢秦,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先后经历了6次重大演变: 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汉字中与价值有关的字大都从“贝”,可见贝是我国最早的货币。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需求量越来越大,海贝无法满足,人们开始用铜仿制海贝。铜贝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一次重大演变,随后海贝便慢慢退出了货币舞台。  相似文献   

12.
公元1279年崖山之战,元军取得胜利,陆秀夫背负幼帝投海而死。  相似文献   

13.
14.
1.(商纣)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史记》翻译:商纣王加重百姓的赋税使国库的钱充实,粮库的粮食装满。用酒装满池子,将干肉挂满林子,使男女赤裸身体在酒池肉林里追逐,不分日夜地饮酒享乐。说明:商纣王残酷剥削人民,荒淫无度,统治黑暗。  相似文献   

15.
明代中后期,为挽救封建统治危机,大学士张居正于1581年进行改革,其改革内容中,最为重要的一条是进行赋税改革,推行“一条鞭法”。这个知识点作为我国赋税制度变革中的重要一环,在中国古代历史的教学中,无论是中学,还是大学,都要重点讲述。但在分析其实施的背景时。  相似文献   

16.
1793年(清乾隆五十八年),英国国王派遣马戛尔尼带着使团访问中国,急欲打开中国的贸易门户,但是他们的通商要求遭到中国乾隆皇帝的拒绝。  相似文献   

17.
历史地图是对客观历史进程更直观、更形象的反映。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教师通过选择恰当的历史地图,引导学生正确识图、读图和绘图,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化、简单化,有助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电教》2003,(10):9-9
在共和国的科技史上“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大事。“两弹一星”为载人航天准备了技术、人才等条件,而“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更激励着中国航天人一步步走向光荣的梦想,迎采中华民族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  相似文献   

19.
1.农具的改进。①商和西周:农具绝大部分是木、石、骨、蚌所制,仅有少量青铜农具。②春秋战国:铁农具开始出现,并逐步推广耕犁、桔槔。③魏晋南北朝:翻车、水碓、水磨。④隋唐:筒车、曲辕犁。  相似文献   

20.
2010年,我们以"以中国古代史为核心的课程群建设"为题申报了校级教改项目并获批。本项目是以"中国古代史"课程为核心,包括"中国历史文选"、"中国史文献研读"、"文化人类学"共计四门课程在内的课程群建设,目的在于提高课程的综合化水平,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和思维层次。本项目达到了预期目的,特别是文化人类学课程对于澄清学生对史前社会的一些错误认识、提高学生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