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蘩漪是一个“旧式女人”,在她那个时代,女性是不可能进入学堂念书、识字的。她那“对诗的爱好”,只有在富贵人家才能培养出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她的出身、教养的痕迹,然而从她说四凤是“下等人”,表示了坚决反对“我的儿子要娶也不能娶她”,我们又可以看出她那贵族妇女的偏见思想。这些说明了她毕竟是一个受过旧传统影响的“旧式女人”。  相似文献   

2.
蘩漪"原始野性"的形象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结合法国女性主义理论家西蒙·德·波娃的理论,分析了《雷雨》中典型形象蘩漪的心路历程,揭示了这个形象的悲剧意义。作家塑造的女性蘩漪,“有更原始一点的野性,也最具有“雷雨性格,在她身上,闪耀着反叛性的光辉。从中也可以看出,作家曹禺以原始的生命之感,唱出了心灵之歌。  相似文献   

3.
几十年来,在有关《雷雨》的评论中,我们只看到这样一种答案:蘩漪是无病的。但事实上,蘩漪不但生理上有病,而且心理上也是严重变态的,她的身心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4.
5.
曹禺创作的《雷雨》是中国话剧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它技巧丰富,内涵深邃,一直深受人们喜爱。《雷雨》是一幕人生悲剧,曹禺先生以特殊的方式,以起伏跌宕的情节、精炼的语言、极富内涵的潜台词,深深地打动着观众。本文试对蘩漪这一重要人物形象特征作以分析。  相似文献   

6.
黄志基 《考试周刊》2009,(38):26-28
蘩漪可以说是贯穿《雷雨》整部戏剧的主线,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也正是由她来推动。她是最具有"雷雨"性格的人物,在她身上还充分体现了受压迫性与变态的因素。一切"雷雨"皆因蘩漪而起,蘩漪自身的"雷雨"性格推动着整个故事的发展,本文具体分析了蘩漪的"雷雨"性格。  相似文献   

7.
秦立 《现代语文》2007,(5):97-97
1907年,话剧作为西方艺术传入中国后,立即扎根于民族化的土壤。“明戏”贴近中国民众的生活和命运,体现出深切的人关怀。随着中国社会的明进步发展,经过儿代艺术家近一个世纪对艺术的追求和对戏剧民族化的探索,中国话剧现已成为高雅的化艺术形式,深受中国广大观众的喜爱,并以《雷雨》、《茶馆》等辉煌艺术成果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中国话剧百年将至,我们回溯话剧发展历程时发现: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话剧已经走向成熟,而《雷雨》就是中国话居性向成熟的标志。它以其深邃的内涵,圆熟的技巧,被认为是中国话剧的经典之作。70年来,经久不衰,被人们广为传颂。[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蘩漪的悲剧是她追求个性自由、爱情幸福与周公馆令人窒息的环境之间的冲突、是马克思所说的"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所形成的.蘩漪的追求是正常且合乎人性的,是生命为了改变生存境遇、争取精神自由,在苦斗中走向毁灭的生存悲剧.其强烈的反抗和最终的毁灭反映了女性个性解放冲决罗网的时代精神和崇高的悲剧精神.  相似文献   

9.
张丰 《现代语文》2007,(7):109-109
读过《雷雨》的人,大都会被这样一个女人打动。或是因为她的偏执与不幸,或是因为她的美丽与落寞,或是因为她的聪慧与无奈。这个女人,着一身镶灰花边的旗袍,从走廊上静静走来,阴鸷而沉郁,如同一朵黑色的玫瑰在满园的暮色里散发忧郁妩媚的芬芳。  相似文献   

10.
在《雷雨》中,周朴园和蘩漪的婚姻门当户对,但为何冲突不断?从双方的个性差异和心理需求上可以找到更为直接的原因。周朴园是一个封建专制家长,"顺从"是他对于下人和妻子的首要需求;蘩漪是一个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个性解放意识的"新女性",对所爱之人精神上、心灵上有着更为明确的"自觉"。这种相异与错位,是造成他们冲突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霍桑三部作品中"恶"之主题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霍桑的《红字》、《拉帕西尼的女儿》和《教长的黑面纱》这三部代表作品,执着于宗教意义上“恶”的观念,一方面他把“恶”当作造成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本,另一方面认为解决“恶”的途径是行善和自忏。  相似文献   

12.
维多利亚后期,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宗教信仰的动摇,人们沉迷于物欲和情欲之中,造成认知混乱,认同迷茫。一贯倡行唯美主义思想的王尔德,既肯定追求享乐生活的合理性,又认识到情欲泛滥带来的灾难。力图用基督教对人进行拯救,重建宗教道德和伦理规范,使人达到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3.
当前,生态困境已成为人类普遍关注的全球性问题,理性思考并合理化解生态难题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生态困境不仅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困境,同时更是一场人文困境和价值困境.遗忘了"类本质"的人类必然会以动物本能式的思维模式和生存方式向自然开战,通过拓展人类的道德关怀范围并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局限,进而向人的生命"自由"之境提升,不仅能够推进人的"类本质"的真正回归,同时也是对人类的最后的拯救.  相似文献   

14.
《圣经》中的"乐园"神话是西方文学的一个宝藏,它蕴涵有丰富的人生寓意,是文学家创作出传世佳作的温床,由"乐园"神话构筑了一个个文学原型。这一切在基督教文化中又被以原罪与救赎、迷惘与净朗、善与恶等思想形式保存下来。  相似文献   

15.
《红字》是美国19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小说家霍桑的经典作品,其中的女主角海丝特·白兰被认为与受人尊敬的牧师丁梅斯代尔通奸并生下女儿珠儿,因此佩戴上红字“A”(" Adultery"的象征)作为清教法规严苛无情的惩罚。霍桑通过塑造海丝特这个形象向读者展示了清教观,以及清教观对人们生活和思想所造成的影响。海丝特最初是勇敢坚强的,最终却在清教社会的压迫下,承认了自己的罪过,并通过艰苦工作,自我提升得到救赎,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相似文献   

16.
过去的认知和认知发展研究偏重于对激活过程的考察,随着当前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从新的角度在更高的层次重新触发了人们对认知抑制及其发展机制的兴趣,使之成为国际认知和认知发展领域正在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课题。从无意向抑制和有意抑制两个方面的介绍可了解认知和认知发展领域近期关于抑制及其发展研究的状况和进展。  相似文献   

17.
试就《雷雨》的典型环境具体分析蘩漪性格的形成过程及其典型意义 ,充分肯定这一光辉形象所具有的积极的时代意义 ,对她所做的力所能及的反抗给予深切地理解和同情。同时批驳一些论者对蘩漪形象的折衷态度 :既肯定其“离经叛道”的合理性 ,又以“心理变态”、“阴鸷”、“暴戾”等词语予以否定。笔者认为 :蘩漪作为三十年代的女性 ,不甘被奴役、被侮辱的生活 ,义无反顾地奋起抗争 ,具有不容置疑的人性的光辉 ,是沉沉暗夜里的一道犀利的闪电  相似文献   

18.
重新梳理哈姆雷特的情感,可以使我们在理解莎士比亚的不朽剧作《哈姆雷特》时有新的视角和新的发现:1.哈姆雷特在情感上更多的是对父亲的依恋,这种依恋正反映出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的普遍意愿,体现出强烈的时代性;2.哈姆雷特对母亲的情感爱恨交加,并非恋母情结,而是原罪意识;3.哈姆雷特对奥菲利娅复杂多变的情感使人物性格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19.
蘩漪变态性格和她的悲剧性是《雷雨》的一个亮点,这固然与她在家庭中所处的地位有关,但更离不开女性所受到的来自社会制度和男权意识的压抑,因而,蘩漪的悲剧是必然的。曹禺先生借蘩漪的形象来释放他自己的苦闷。  相似文献   

20.
有意遗忘是人类的一种重要机能,随着认知抑制研究的兴起,对有意遗忘中认知抑制能力研究的也比较多。在提出有意遗忘中认知抑制的编码理论和提取抑制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认知抑制的发展,即对于儿童和青年个体,有意遗忘的抑制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并指出了该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