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清代是晋省城市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一时间内,太原府的晋商尤为活跃,他们直接带动了太原府乃至山西省的商业发展.从市镇的角度出发,依据城镇集聚理论,探索明清时期太原府的市镇状况,分析晋商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可以发现晋商在明清时期对山西的市镇的影响是必然的,程度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2.
河东盐池在中国古代是重要的食盐产区,所产食盐销往山西、河南和陕西的一百多个州县。通过河东盐的销售,山西地区相对于河南、陕西形成了地区间的"贸易顺差",由此导致白银长期流入山西,山西地区的白银存量持续增加。白银流入促进了明清山西的经济发展,也是明清晋商辉煌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山西被誉为我国戏曲的摇篮,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剧种丰富,山西戏曲的发展与晋商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很多的晋商出于自身的喜好和享乐需求,给予戏曲发展一定的经济支持,之后经过不断地发展,戏曲的繁荣也带来了一些商机,并因此使市场更为活跃,我们也可以说山西的戏曲艺术在当时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因此本文通过对山西戏曲发展概况的梳理,了解戏曲音乐如何促进了晋商的发展,并由此总结出晋商与山西戏曲在发展中给予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山西雁门关是晋商赴蒙、俄贸易的必经之路。经由雁门关北上的商人有很多活跃在张家口、多伦、归化城、西包头、丰镇等处。晋商从内地运往蒙区和俄国的商品以茶叶、烟草、杂货为大宗,输入内地的商品则以牲畜、皮毛等为主。晋商的经营活动推动了汉、蒙民族之间的物资交流,也促进了塞北地区商业城镇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明清时期的晋商积极支持和捐助宗亲慈善事业,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济贫恤穷、养老慈幼、助济婚丧、推产让财。晋商的这些慈善活动以儒家化为特征,维护了山西社会的稳定,醇化了当地的民风;同时加强了宗族纽带,促进了山西"家庭—宗族结构"社会的形成,但不利于明清时期山西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晋商兴起原因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晋商大院文化热的进一步升温,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山西旅游资源的发展和经济的向前迈进,而且使许多研究人员与学者开始重新审视晋商兴起和发展的原因、历史地位及其作用。也许在以前甚至是现在,有一部分人对山西有所误解,认为自古山西便是贫穷的代表、落后的象征,这是在不了解山西的情况下出现的偏颇,相信随着人们对山西的进一步认识和对历史的重新回顾,这种观点会逐渐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以明清时期晋商为主体创造的晋商文化内容极其丰富,是山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表现在商贸文化、建筑文化、家族文化、戏曲文化等几个方面.结合新时期推动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的文化发展要求,为有效传承晋商文化,以山西高校教育体系中"晋商文化"课程为考察中心,从建设文化底蕴深厚的通识课、打造学生喜欢的文化社团、设置多样化的课程考核体系三个角度分析晋商文化课堂实践的方法与路径.  相似文献   

8.
曲玉 《文教资料》2009,(12):51-53
在目前的山西题材电视剧创作中。晋商题材电视剧的影响是最大的。深层次挖掘晋商题材这一现象,对当前树立“新晋商”的形象,传承晋商精神、诠释新晋商内涵、塑造新晋商主流形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晋商大院文化热的进一步升温,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山西旅游资源的发展和经济的向前迈进,而且使许多研究人员与学者开始重新审视晋商兴起和发展的原因、历史地位及其作用.也许在以前甚至是现在,有一部分人对山西有所误解,认为自古山西便是贫穷的代表、落后的象征,这是在不了解山西的情况下出现的偏颇,相信随着人们对山西的进一步认识和对历史的重新回顾,这种观点会逐渐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在明清晋商的五百年辉煌中,由于地缘优势、资源禀赋等因素,山西各地商人兴盛的原因、衰落的历程并不相同.作为晋商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平定商人,不仅利用其地理、资源等优势,开拓与京津等地区的贸易,而且在时代变革中积极进行产品以及产业的转型,从而成为整个明清晋商中独具特色的一支力量.  相似文献   

11.
近代史上在保定从事工商业活动的晋商是保定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些旅保晋商在保定工商业格局中的雄厚地位可以通过保定商会档案中显示出来的保定商会领导群体的籍贯构成和各同业公会代表构成来窥见一斑.在一段时间内晋商几乎掌控了保定商业核心——金融业和粮油业,这彰显了旅保晋商在保定的强大实力.保定商会及同业公会的人事构成可以看做是旅保晋商优势的全面外化——即表征于在保定的地位.同时旅保晋商在保定的活跃也使其在保定拥有了较多的社会事务和政治事务的发言权  相似文献   

12.
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以晋商、徽商为代表的“十大商帮”。近年来,对于晋商的兴起、发展以及衰落的原因,已有较多的研究,而包括徽商在内的徽学研究也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文章从明清时期中国商业资本组织形式的角度出发,结合晋商、徽商账簿的会计分析,对晋商、徽商的资本组织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3.
武汉早在明清时期即是商业重镇,继而跻身全国著名的大都市之列,工商业成绩显著。但与历史上有名的商帮相比,武汉商人群体地位缺失,群体形象并不鲜明。汉商和晋商相比,在商帮组成、经商活动范围、经商方式、地域文化等四个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些也许可以用来解释汉商群体地位缺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在明清时期市场经济发育极不完善,官府对商业采取自由放任,无《商法》可保护商人正当利益条件下,山陕商人为了争取利润最大化,厘定各项制度,并以契约的形式保证制度的有效实施,表现了很高的经营智慧和经营艺术,成为山陕商人五百年经营成功的基本经验之一。在今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总结这些经验,对保证市场经济正常发育和健康发展可提供操作性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5.
由于促使晋商、徽商从商的原因不同,徽商与晋商所处的文化氛围不同,宗族势力强弱不同以及与封建政治势力结合的紧密程度不同,在对待儒学科举的态度上,晋商和徽商也有很大区别。  相似文献   

16.
明清时期的500年间,山西商人用坚韧、辛劳、进取、敬业、诚信等,在成功打造商业帝国的同时,形成了独具特色、内涵丰富的晋商精神。这一精神在新时期,对于培育高职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创业观,有着积极的借鉴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世人看来,一言及商帮,无非是晋商、徽商和浙商的历史,冀商则在人们的视域之外,呔商更是鲜为人知。系统地研究呔商形成的历史缘由、发展阶段和主要特征,对于填补冀东商业史的空白,推进文化产业化,促进环渤海经济的新腾飞和培养热爱家乡、具有高度责任感的时代新公民,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恰克图贸易是明清时期晋商的经营活动中为数不多的对外贸易之一,晋商从事恰克图贸易的动机是为了获取利润。晋商垄断地位形成的原因:茶的不可替代性是自然原因;政府特许是制度原因;规模经济是晋帮茶商垄断地位形成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9.
大型民族舞剧《一把酸枣》运用舞蹈的表现手法讲述了一部以晋商为主题的爱情悲剧,展现了山西晋商大院生活的兴衰历程.本文以文献资料及当地走访调查为基础,从舞剧《一把酸枣》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分析的角度进行研究.通过对舞剧中舞蹈、音乐、服装、舞美方面体现的中国民族特色文化的分析,展现了山西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而呼吁人们要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使之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20.
山陕会馆是清初山陕籍商人在樊城设立的供同乡人祀神、聚会、寄寓的馆舍,是典型的神庙和会馆相结合的建筑群。与全国各地山西、陕西籍商人一样,樊城山陕会馆主要供奉关公,用来护佑山陕商人的商旅平安和生意兴隆。关公崇拜在山陕会馆的建立、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对会馆建筑形制及艺术风格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