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合性学习的设置是新世纪语文课程和教材建设最重要的时代创新. 所谓"综合性学习",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的一个学习项目,它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语文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2.
人脑中的世界是按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生成的。语文来自于这一过程中对世界的抽象或想象而对应着世界。学生学习语文就在认识世界;反之亦然。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所学都是人类为与世界交流而创造的"言意场"或"言意体"的生成规律。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区别,并非语文课程学的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形式来表达相关的内容而只附带学习这些形式表达的内容,其他课程学的是语言文字作品的内容而并不专门学习表达这些内容的语文形式;而是语文课程所学为通用语文,具备立人性,其他课程所学为专用语文,只具塑人性。如此,语文课程的合法性也就毋庸置疑。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内容"问题,是语文教师每天都要面对的现实问题.但是,语文教学"教什么""学什么",一篇课文"教什么""学什么",通过一次活动"教什么""学什么",答案的获取似乎并不容易,甚至很不容易. 由于诸种因素乱麻般地纠结,"语文教学内容"问题,几乎成了一个超级难题! 在诸种因素中,有客观的、教师个人难以左右的因素,比如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建设,确定性程度较高的语文教科书编撰,优质语文课程资源的供给,语文考试"考点"的清晰、考试信度和效度的提高等等.但其中也有一些主观的、语文教师通过努力可以把握的因素.我们就后一方面来讨论.  相似文献   

4.
及先生之所以能够在语文教学领域取得一系列显著成就,与他具有正确的语文教育观是分不开的.在教学改革中,他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继承和发扬传统教育思想的科学成分,突破陈腐落后的教育思想的束缚,从实际出发进行语文教学改革."语文课标"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做了详细的表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里所说的"工具性",主要指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特点;"人文性"则主要指对学生进行思想感情熏陶的文化功能.在"人文性"与"工具性"关系的把握上,及先生始终坚持文道统一,坚持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主要内容及模式介绍了香港的"课程统整计划",并以此对大陆的课程综合化进行了反思,得出了以下三点启示(一)课程综合化不等于综合课程;(二)课程综合化不等于课程建设;(三)课程综合化可以在分科教学中进行.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高度,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强调"培养语感,注重积累,加强背诵",并提出各个学段背诵的内容与数量.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是"高中语文课程应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根据课程目标,精选学习内容,变革学习方式,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参与社会生活所必需的语文素养".其中"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参与社会生活所必需的语文素养",体现的就是"大语文"的教学观.  相似文献   

8.
课程性质不同,课程的理念、教学内容、形式也就相应有所不同。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优势。因此,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要充分体现语文"味",以展示语文课程的别样"风景",彰显语文教学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9.
要有效解决语文课程目标不甚清晰与语文课程内容长期缺失的关键性问题,在课程认识与实践中就要确立对语文知识特别是"语文形式"方面(领域)的知识传递与技能训练为基本课程对象,并进而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与素养为根本课程目标.在此认识基础上,还应在实践探索中把语文知识作为课程内容体系建设的基础、把"语文形式"方面(领域)的知识作为重点、把"语文形式"方面(领域)的程序性知识作为关键,才能实现构建系统完备语文课程内容体系的目标.在语文课程目标确立与内容建设中,要力求以课程目标确立的明晰全面系统等来确保课程内容建设中的明晰全面系统,从而构建课程目标引领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服务于课程目标的建设体系.  相似文献   

10.
语文CCA课程,即指与国家统一规定开设的主修型语文基础课程相照应的语文辅助性课程。在如何实现学科素养培育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走出目前还普遍存在的"学科教学以为就是一种以传授学科知识(含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活动"狭隘思维,要用课程重建理念,敢于并善于将目前学校课程乱象经过改造、调整,再构建出符合"学生发展"与"学科素养"相结合、融"学生发展"于"学科素养"培育之中的全构型语文课程体系,即包含语文CCA课程在内的新型语文课程,这样便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发展。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把"综合性学习"纳入语文课程结构体系之中,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相并列,构成语文课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意在"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综观目前各种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关于"综合性学习"的设置,教材编写的思路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种是由人教版为代表,将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三个系统整合于综合性学习之中;一种以语文版为代表,将口语交际、写作和综合性学习分开编写.是分开编写好,还是整合在一起好,尚需要实践的检验.但是殊途同归,语文"综合性学习"教材设置的都需要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有机沟通、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作为综合性学习教材设置的整体目标.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工具论"受到的冷落和批判促使我们重新审视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追本溯源,可以看到"工具论"表达的是这样一种语文课程性质观:语文是一门以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工具为根本目的任务的文化基础课程,语文课教学生掌握语文工具应该做到"文道统一"."工具论"紧紧抓住"语文课程是干什么的"这一根本问题正确地揭示了语文课程的本质.理解"工具论",应着眼于其表达的课程理念而不要只在表述形式上兜圈子,应将作为"语言"的"语文"和作为一门课程的"语文"的性质区分开来,正确看待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的主从关系.实践表明,"工具论"富于生命活力.语文教育应坚持"工具论".  相似文献   

13.
导言:从词频分析说起 2011年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特征定位上的一大亮点是: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本体特征与学科功能——"语言文字运用",并反复强调语文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此次修订稿中"语言文字运用"出现了八次之多.据笔者统计:导言中有4次,"课程性质"中有1次,"课程基本理念"中有2次,"课程设计思路"中有1次.  相似文献   

14.
在"大思政"背景下,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优势特色,强化中职学生的思政教育,使语文与思政教育相辅相成.在教学中,教师须注意理清"语文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突出语文的学科特点,以语文核心素养为主线,贴近学生的实际社会生活,从启发引导、情境创设、自主参与、互补融合、实景体验、综合评价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创新.  相似文献   

15.
刘晓琳 《青海教育》2007,(11):24-24
语文素养是一个人的人文素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内容,也是语文课程的一个核心目标。正因如此,《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把"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放到了语文教学的重要位置。在这个前提下,新课程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强调"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课程性质的定位凸显了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质,为长期受"教什么"问题困扰的广大语文教师指点了迷津。现今,绝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都能关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尤其是在阅读教学中,大多能清楚地认识到"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道理,能围绕文本的"文"与"道"设定目标、组织教学。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校本课程是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要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学校可利用的资源进行课程开发,以实现满足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课程多样化目标。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要遵循"自编教材,扩大阅读""学科整合,整体推进""学科活动,拓展教材""开设选修,自主选择"的"三十二字原则",提高小学语文课程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现行的高师"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存在的问题直接导致了小学语文教师职前培养先天不足,存在问题的原因有"对学科体系认识不到位"和"课程教学实践过程措施不够扎实有效"等.  相似文献   

19.
大语文教学观是指遵循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堂教学、语文课外学习和社会语文教育融为一体的语文教学思想.专题学习网站可以为实施大语文的教学观提供技术和方法的支持,在促进语文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学习方式和学习目标的变革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论文结合具体网站,探讨了在专题学习网站环境中实现"大语文"教学观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主渠道。这一点应该说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与地位"里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更是明确"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等等。整个语文课标中,"语文素养"前后出现十多次。那么,语文教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