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养生新发现     
《健身科学》2012,(7):7-7
最近,英国艾塞克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将110名男性分为三组:36人体形偏瘦,每周做3次有氧运动;46人同样体形偏瘦,但不运动;另外28人为没有运动习惯的肥胖者。研究结果显示,虽然两组瘦人的体重和身高相差不多,但有运动习惯的人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胆固醇含量明显低于不运动的人,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我校正在学习传统体育项目的二年级大学生的体脂含量和胖瘦观念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习传统体育项目的大学生体型分布呈正态分布,课堂上的运动强度有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体脂含量。虽然大学生重视体重对健康的影响,然而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体型胖瘦的标准并不清楚。男大学生中仅有58.7%对自己的体型有正确的认识,女大学生中仅有56.8%对自己的体型有正确的认识。一些体型偏瘦或过瘦的男生没有意识到自己体型偏瘦或过瘦,一部分体脂正常的女生则认为自己偏胖。体育教学中有必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胖瘦观念和标准。  相似文献   

3.
目前对于心脏病人进行医疗体育的危险似有一些担忧。作者综述了正常人和心脏病人进行运动的危险性和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简述了运动中易出现心血管并发症的病人特征,并为降低心脏病康复中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出具体建议。运动是否增加冠心病的危险?有人报告剧烈运动增加急死的发生,运动中病死率比冠心病人安静时病死率高7倍。有人报告在运动中与在其它时间相比较,急死的发生对于有小活动量运动习惯的人高56倍,而对于有大运动量运动习惯的人只高5倍。然而,经常参加剧烈运动的人急死的发生率只是坐位工作者的40%。说明剧烈运动可以预防也可以引起急死。运动  相似文献   

4.
研究根据大学生健康体检以及血液生化结果,利用BMI结果分为偏瘦、正常、超重、偏胖和肥胖5个等级对其血液生化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男子肥胖群和重度肥胖群与标准群比,GOT、GPT、γ-GTP总胆固醇和中性脂肪各项目显著高于标准群。而HDL-胆固醇标准群比较则存在显著低的趋向。(2)男子偏瘦群与标准群之间中性脂肪、总胆固醇、HDL-胆固醇和GPT项目均呈现有意低倾向。其他各项未见有差异。(3)女子偏胖群和肥胖群与标准群相比,GOT、A/G比3项目未见有差异,HD-胆固醇显著低于标准群,其他各项目均显著高于标准群。(4)女子偏瘦群与标准群之间GOT和HDL-胆固醇项目可见有差异。其中HDL-胆固醇有意高。其他各项未见有差异。(5)男生各群之间异常值百分比的差异除总胆固醇、γ-GTP和A/G以外肥胖群均为最高。总胆固醇异常值百分比是男子偏瘦组最高。女子各群之间异常值百分比的差异各有不同。结论:男子非标准体重者血液生化结果与正常体重者差别较大,一旦偏离正常体重需要注意由于血液生化成份变化而引起的各种疾病发生的可能。女子相对男子影响更少。但BMI达到25以上者需要注意。  相似文献   

5.
等級之戰     
段超 《当代体育》2013,(22):60-62
身体素质 巴莫特官方给出的身高为2.03米,实际裸足身高为1.97米,体重为100.3公斤,脂肪含量7%.这样的基本身体稍微有些偏瘦,并不适合做剧烈的冲撞,但是在灵活性上,巴莫特的表现还是非常不错的.四分之三场冲刺的时间仅为3.17秒,底线折返跑11.7秒.虽然体态偏瘦,但是在力量上,巴莫特并不算吃亏,卧推可以达到11次,爆发力和耐性还算及格.作为一个体态轻盈的前锋,他在弹跳方面和体型非常相衬,原地弹跳81公分,助跑后弹跳可以达到98公分,这样的弹跳力成为一个高来高去的飞行高手完全没有问题.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高脂饮食小鼠施以90 min的游泳运动以及强化肉碱的方式观察小鼠血脂指标HDL-C、TC、T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纯运动组体重与高脂对照组小鼠相比较,体重明显降低;运动结合肉碱后,小鼠的重量较高脂对照组有显著的降低,但与纯运动组比较,体重没有显著差异;纯运动组及运动结合肉碱组均升高了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纯运动组、运动结合肉碱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明显高于高脂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CBA运动员的选材水平,延长其运动寿命,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与比较分析法,以2009-2010赛季CBA与NBA不同位置(前锋、中锋、后卫)的优秀运动员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身高、体重、年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CBA各个位置球员的身高均与NBA球员的身高存在一定差距,且队员体型偏瘦,体重偏轻,从而造成对抗上的劣势,CBA队员平均年龄偏小,过早的职业训练也缩短了他们的运动寿命。  相似文献   

8.
对历年来上海市中小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资料进行回顾性比较与分析,发现上海市区与郊县青少年学生“豆芽”体型仍呈高发生率状态,这些体型的学生往往有不同程序的营养不良,其身体素质与机能水平也不如一般体型的学生。建议今后对青少年学生评价体质与健康状况时,要采用身体形态与机能、素质、运动能力作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9.
跆拳道运动员身体成份和体型的测量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西安体院跆拳道集训队32名运动员身体成分和体型进行测量与评价,旨在了解跆拳道运动员身体成分和体型的特征与现状,以便为科学选材及训练提供客观依据。结果表明,随运动员运动成绩和运动能力的提高,体脂含量呈下降趋势;男子运动员体脂含量较低,体型以外胚叶性—中胚叶型者居多;女子运动员体脂含量较高,体型基本都属内胚叶型。这说明跆拳道运动员体脂含量应较低;男子运动员在身体成分和体型上优于女子运动员,而女子运动员整体训练水平较低,训练量不足,且这样的体型将影响运动水平的继续提高  相似文献   

10.
高志义 《中国钓鱼》2007,(10):75-75
12年前就认识了卖蚯蚓的老王,他个头不高,体型偏瘦,皮肤稍黑,走起路来挺精神的,说话慢声细语,很是和气。他对垂钓颇有见解,看得出年轻的时候也是个钓鱼迷。我们这里是有名的黑土地,从野外挖回的蚯蚓都是  相似文献   

11.
<正>近10年来,我国青少年瘦子没有减少,胖子越来越多,体重正常的人数却在下降。对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来说,肥胖不再是唯一的困扰,也有很多人面临着偏瘦的问题。现如今,大众都以瘦为美,以瘦为健康,但是过瘦就会显得精神不佳,没有活力;偏瘦还是身体营养不良的一个预警,严重营养不良会带来很多身体上的疾病。对于长期偏瘦的孩子来说,首先一定要去医院进行检查,排除可能存在的疾病。导致消瘦的常见疾病有肠道寄生虫、长期活动性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剧烈运动如马拉松赛跑和足球运动致心脏猝死报告增多。因此,研究运动时心脏猝死的预防很有必要。一、赛前普查:未经过训练的人突然参加不习惯的运动时易诱发心脏病。故在从事新运动前应对他们进行普查。这将有助于发现致命性的心血管病,但对  相似文献   

13.
经常进行游泳运动的人,一般都拥有一副非常好的体型:肩膀宽厚,胸脯结实,肌肉富有弹性,全身匀称又具有曲线美。游泳运动为什么能造就体型美呢? 人在水中游泳时,手臂要划水,腿要打水或蹬水,几乎全  相似文献   

14.
教练员完全知道什么样的体型比较适合从事的运动项目,如身材高的运动员适合于篮球运动,而相对力量较大的运动员适合于体操运动。 1940年,谢尔登曾使用了体型这一术语,后来又使用了外胚型、内胚型和中胚型的术语。 目前,人们都已非常注意,不同形式的体育运动中的身体运动能力与体型之间的相互关系。一般说来内胚型体型的运动员对大部分运动项目来说是不适合的。 在一定程度上说,运动能力是可以根据体型来预测的,由于某些体型不适合某些运动,因此运动员们也可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资料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对该院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该院16~19岁学生的身高体重平均值和全国中学生没有显著性差异外,其它各项指标的平均值远远高于全国,大部分学生的体型偏瘦,肺功能指标低,耐力素质下降,但力量素质和下肢肌肉力量较好。为更好地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并对该院学生体质与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确定相应对策为学院的教育改革服务。  相似文献   

16.
澳大利亚一项研究表明,每周花两个小时参加一次强度适中的锻炼也可以达到预防心脏病的目的,其效果与每周锻炼三次相当。 一般认为,要通过运动预防心脏病,每周必须锻炼三次、每次30至45分钟才行。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的生物化学专家米尼不久前在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说,那些借口太忙无法经常参加锻炼的人应该重视他的这项成果,每周挤出两个小时锻炼身体是完全可能的。 至于何谓运动量适中,这位学者没有明说,不过参加他组织试验的人,每次运动要消耗600至800卡的能量。米尼曾对50位中年男子进行了为期六个月的试验,受试者每周锻炼一次,每次两小  相似文献   

17.
休闲潜水从60年代起逐渐风靡世界,如今全球有超过5000万的潜水爱好者.在国外,这项运动就像打保龄球一样普及.潜水进入我国是近几年的事情,海南、北京、大连、烟台及广州等地相继成立了20多个潜水俱乐部.学潜水,首先要解除头脑里的误解——潜水很危险,需要具备铁人般的体魄.事实上,潜水运动不受年龄限制,只要年满12岁,身体健康,没有严重的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及中耳炎、鼻窦炎,即使不会游泳或上了年纪的人同样可以参加.据一些教练介绍,潜水的安全系数比游泳还要高,因为它有浮力调整背心可控制沉浮,也有氧气表显示氧气含量,只要操作得当,一般不会发生危险.  相似文献   

18.
一位科学家说得好: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爱护心脏就是爱护生命。但遗憾的是,造物主却偏偏弄出一个心脏病来和我们纠缠,迫使我们苦心与其周旋,不容有丝毫懈怠,诸如限吃高胆固醇食物、定期监测血压与血糖、与香烟“拜拜”等。尽管如此,我们中的不少人还是“在劫难逃”。奥妙何在?  相似文献   

19.
《新体育》2011,(1):22-25
运动,要适时、适量,要因人而异。不能为了运动而运动。不适宜的运动,对有潜在心脏病的人可能激发一场心脏病的大发作,导致心室颤动猝死,对于糖尿病、哮喘、肾功能不全的病人,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过长会导致病情恶化。所以在进行体育运动锻炼之前,首先要进行健康筛查和运动危险分层。把运动的风险性降到最低,才能保证运动的效果是健体强身,...  相似文献   

20.
太极拳和健身气功·八段锦对中老年人血脂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脂血症是引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主要危害因素之一,而中老年是高脂血症的多发人群。大量研究证实,民族传统健身运动中的太极拳和健身气功·八段锦属于中低强度的有氧健身运动,可以大大改善中老年血脂状况。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综述了太极拳和八段锦运动能够有效的降低中老年人血脂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减少中老年人患高血脂症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