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在路上执勤的探长瓦尔,被一位喜欢唠叨而又脾气固执的老太太拽住了。老太太指着路边的一位男子说:"就是这位先生,刚才驾驶汽车的时候故意压伤了我的小宝贝!探长先生,我可以把刚才发生的事再说一遍给您听。"  相似文献   

2.
《中国孩子在海外》一书中有一个在美国读初中的孩子邵司晨,她在《我到底是谁》的自问中写道:“我到底是谁?很多时候我真是不明白。在美国小朋友眼里,我是个中国人……可在爸爸妈妈眼里倒像个美国人……”她喜欢听老师讲中国的长城,喜欢看中国的电视剧;但她不喜欢上...  相似文献   

3.
在一个小小的同学聚会上,有位漂亮女孩在喋喋不休地诉说她东家的不是。女孩说,那东家是个死板的法国老太太,经常指责她这里做得不对,那里又做得不对;跟她聊天,又说她的法语发音不对。  相似文献   

4.
提醒自我     
高一平 《高中生》2014,(9):63-63
有个老太太坐在马路边望着不远处的一堵高墙.总觉得它马上就会倒塌。见有人向高墙走过去。她就善意地提醒:“那堵墙要倒了,远着点走吧。”被提醒的人不解地看着她,大模大样地顺着墙根走过去了——那堵墙没有倒。老太太很生气:“怎么不听我的话呢?”又有人走来,老太太又予以劝告。  相似文献   

5.
流向青春海     
正学年结束前一个月,班上每个人都收到了一封信,一律是手写信纸装在信封内邮寄到系上,是一位老太太寄来的。老太太信上说她的上一代是从中国的山东来到洛杉矶的,老太太是中国血统的美国公民,本姓刘。老太太自称她心中充满演戏的狂热,可是矛盾的是她又说,她一部戏也没有演过。这种自说自话二百五的信,我们可收得多了,大部  相似文献   

6.
流向青春海     
<正>学年结束前一个月,班上每个人都收到了一封信,一律是手写信纸装在信封内邮寄到系上,是一位老太太寄来的。老太太信上说她的上一代是从中国的山东来到洛杉矶的,老太太是中国血统的美国公民,本姓刘。老太太自称她心中充满演戏的狂热,可是矛盾的是她又说,她一部戏也没有演过。这种自说自话二百五的信,我们可收得多了,大部  相似文献   

7.
提醒自我     
有个老太太坐在马路边望着不远处的一堵高墙,总觉得它马上就会倒塌,见有人向墙走过去,她就善意地提醒道:“那堵墙要倒了,远着点走吧。”被提醒的人不解地看着她大模大样地顺着墙根走过去了——那堵墙没有倒。老太太很生气:“怎么不听我的话呢?!”又有人走来,老太太又予以劝告。三天过去了,许多人在墙边走过去,并没有遇上危险。  相似文献   

8.
上课时不但要有民主平等的态度,还要热情投入,精力充沛,气势旺盛,神采飞扬。甚至除了学生,四大皆空。梁实秋在《梁实秋怀人丛录》中,记述了他作学生时在清华学校聆听梁启超的题为《中国韵文里表现的情感》的演讲:先生的演讲,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足之蹈,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听他讲到最喜欢的《桃花扇》时,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听他讲的人不知有多少也流下泪来了。又听他讲到杜氏“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先生又是涕泗交流,张口大笑了。这一篇讲演分三次讲完,每次讲过,先生都…  相似文献   

9.
詹华如 《今日教育》2006,(7S):84-84
鲁迅先生讲课,学生们很喜欢听,课堂气氛很活跃。有一次,鲁迅先生给一班同学讲《红楼梦》。在讲到林黛玉时,他突然向一名学生提问道:“你喜欢林黛玉吗?”岂料,这个学生俏皮地反问先生:“你喜欢林妹妹么?”  相似文献   

10.
提醒自我     
有个老太太坐在马路边望着不远处的一堵高墙,总觉得它马上就会倒塌。见有人往墙那边走过去,她就善意地提醒道:“那堵墙就要倒了,离远点走吧!”被提醒的人不解地看着她,然后大模大样地顺着墙根走过去了——那堵墙没有倒。老太太很生气:“怎么不听我的话呢?”  相似文献   

11.
问:我想听先生谈谈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西方的接受状况。王德威:如果要说"现代中国文学"在欧美的学院建立一个制度、学科的话,应该是从1950、1960年代开始,主要有两个关键人物,在美国是夏志清先生,1961年《中国现代小说史》出版。这可能是在美国典范化建制化研究的开端。在欧洲应该是在1950年代末,布拉格查理大学,  相似文献   

12.
逃生游戏     
《家教世界》2011,(12):17-17
一个来中国旅游的美国老太太,与三个中国孩子做了一个游戏,她想看看中国人是不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她用一个空瓶子代表一口干井,用瓶中的三只小球代表三个正在井中玩耍的孩子,她把系着小球的三根丝线分别交给了三个中国孩子。她对三个孩子说:“井中突然冒出水来,涨得很快,你们必须在七秒钟之内逃离,不然就会被淹死在井里。瓶口一次只能通过一只球。”  相似文献   

13.
预感     
从前,有个很小的村子,村里住着个老太太。老太太有两个孩子,儿子十七岁,女儿还不到十四。一天,老太太一脸愁容地端来早饭,孩子们见了,问她怎么了,她说:“我也不知道,一早起来,总觉得村里会有大难。”  相似文献   

14.
在抗战时期,老舍先生一度住在重庆北碚,梁实秋也住在那里。有一次,北碚各机关文化团体发起募款劳军晚会,老舍自告奋勇,表示要说一段对口相声,选中了梁实秋做搭档。老舍对相声颇有研究,排练时,他对梁实秋说:“说相声,第一要沉得住气,放出一副冷面孔,永远不许笑,而且要控制住观众的注意力,用干净利落的口齿在说到紧要处使出全副力气斩钉截铁一般迸出一句俏皮话,则全场必定会爆出一片喝彩声,哄堂大笑,用句术语来说,这叫作‘皮儿薄’,言其一戳即破。”梁实秋听了之后连连辞谢说:“我办不了,我的皮儿不薄。”老舍却说:“不要紧,咱们练着瞧。”  相似文献   

15.
一天,一位11岁的美国男孩与同伴们热火朝天地踢足球。他敏捷灵活,飞起一脚,球似出膛的炮弹,射出场外。只听叭嚓一声,球击碎了一户人家的窗玻璃。户主是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她从屋里出来勃然大怒,问是谁干的。男孩老老实实低头承认了错误,请老太太宽恕可是,老太太怎么也不肯原谅  相似文献   

16.
《家教世界》2011,(10):41-41
在一个小山沟里,有一位机智的老太太,孩子们都喜欢向她提问题,而她总是有问必答。  相似文献   

17.
我最近买了一套二手房.房子年代久远,楼下临街.一个老太太吆喝卖菜。我只好下楼和老太太交涉,请她离开这里。老太太却根本不买我的帐.她眼一瞪说:“这地方是你家啊?你要安静.可我也要挣钱吃饭。”听她这么一说。好像是我不讲道理。老婆今天还要上晚班,总得让她白天休息好啊!  相似文献   

18.
<正>老太太弯下腰对小杜果温柔地说:“来吧,小宝贝,上我家去吧,你可以在花园里玩,那儿有的是李子,你随便吃多少都行。”小杜果惊讶地看着这个老太太。这是阿依色奶奶,她就住在隔壁的那所小白房子里。房子前边,有个小小的花园,花园当中有棵大李子树。小杜果知道阿依色奶奶不喜欢小孩,孩子们一走近李子树,她就冲着他们大声嚷嚷,要不就用她那根老不离手的大棍子吓唬他们,把他们轰走。  相似文献   

19.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了一个卖雨伞的,二女婿则靠卖草帽为生。一到晴天,老太太就唉声叹气,说“唉,大女婿的雨伞不好卖。大女儿的日子不好过了。”可一到雨天,她又想起二女儿:“又没有人买草帽了,这可怎么办好啊?”于是,无论晴天还是雨天,老太太总是不开心。一位邻居觉得好笑,便对老太太说:“下雨天您想想大女儿的伞好卖了,晴天您就想二女儿的草帽生意不错。这样的话,您不就天天高兴了吗?”听了邻居的话,老太太脸上天天都有了笑容。  相似文献   

20.
梁实秋先生回忆他的国文老师时有这样的一段话:徐先生教书,“首先是把原文一丝不苟地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蕴藏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限,有情感,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领会到原文意义的一半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