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诉讼离婚标准作为准予不准予离婚的法定界限,是判决离婚制度的核心。1980年《婚姻法》表明我国离婚立法采彻底的破裂主义原则并且用单一概括主义方式把“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作为诉讼离婚法定标准。修改后的《婚姻法》在离婚法定标准的表述上采取了概括主义和列举主义相结合的例示主义,使我国的离婚标准立法得到完善,但仍未到位,仍有缺憾。值此民法典婚姻家庭制定之际,本文建议把判决离婚标准界定为“婚姻关系破裂”并且在具体列举离婚理由时适当扩大范围。  相似文献   

2.
判决离婚破裂原则的根本特点是不问离婚的具体事由,只要当事人诉夫妻已难于共同生活,法院确认婚姻关系已破裂到不能挽救的程度就可判决离婚.二次大战以后,离婚逐渐被视为是列破裂婚姻在法律上的认可和补救.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破裂原则已成为世界各国中离婚立法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离婚立法以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作为判决离婚的法定条件,缺陷日益突出,对其修改已刻不容缓。以婚姻关系确已破裂作为判决离婚的法定条件并采取例示主义的表述方式,符合婚姻的本质、职能和我国现阶段婚姻状况以及世界各国离婚立法的基本趋向。这一方面使婚姻当事人有具体标准可以对照,以决定是否起诉,法官有具体标准可以操作,以正确定案;另一方面又把一切难以列举的导致婚姻关系确已破裂的事由包含在概括的规定中,以防列一漏百。  相似文献   

4.
由限制离婚主义向自由离婚主义转变,是世界离婚立法的基本趋势。但是体到一个国家而言,到底采取何种离婚主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家庭职能状况。我国现阶段,家庭承担着生产、消费、养老育幼等多种职能,如果盲目追随所谓的世界潮流,必然影响家庭职能的正常发挥,进而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因此,在我国的离婚立法中,应当采取限制离婚主义,对离婚作出必要的限制。  相似文献   

5.
我国婚姻法关于离婚原则的规定有着明显的缺失,即立法过于趋前,缺乏对我国婚姻状况的准确认识;对婚姻本质的认识过于狭隘,导致立法缺乏科学性、全面性;审判活动也有随意性、盲目性。应将婚姻法规定的“感情确已破裂”改为“婚姻关系确已破裂”更符合法理,也符合当前离婚立法的趋势,同时,也便于司法实践中的操作。  相似文献   

6.
家庭法的基本原则是家庭法立法的指导思想,又能体现家庭法规范的基本精神,它贯穿家庭法的方方面面,集中体现了以家庭法为主导的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的本质和特点。在漫长的社会变迁中,英国家庭法实现了从父权至上到儿童权益最大化、由夫妻一体主义到夫妻别体主义、由永不离异到破裂主义离婚原则,并始终坚持了一夫一妻制原则。从家庭法基本原则的变迁,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英国婚姻家庭法律制度从传统到现代的演进脉络。  相似文献   

7.
1980年婚姻法离婚的法定标准为概括主义,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改为例示主义,目的在于加强执法的可操作性,防止随意性.实践证明这一立法目的并没达到.离婚法定标准宜恢复为概括主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婚姻法第二十五条对离婚原则作了一个概括的规定:“……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离婚案件中的破裂原则的根本特点是不问离婚的具体事由,只要当事人诉请夫妻已难于共同生活,法官确认婚姻关系已破裂到不能挽回的程度就可以离婚。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破裂原则已成为世界各国离婚立法的基本趋势。在实行破裂原则的国家中,绝大多数国家都把破裂的实体规定为婚姻,只有我国婚姻法把破裂的实体规定为感情。笔者认为,离婚原则应是婚姻破裂,而不是感情破裂。一、从理论上看,把破裂的实体确定为感增,不符合马克思关于婚…  相似文献   

9.
基于破产立法观念的革新,我国破产法的重新修订已被提上日程,修订后的破产法应当采取何种立法原则,一直是法学界争论的焦点之一。我国目前和即将运作的经济环境,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在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我国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健全带来了一个充满挑战性的空间。承认自然人破产制度,确立一般破产主义的立法原则,既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也符合世界立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婚姻法规定的把“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作为判决准予离婚的法定条件,其合理性与进步性无可否认,但在认定方面有着不可克服的局限。以“婚姻关系破裂”作为法定离婚理由,在尊重婚姻当事人意志的同时,也强调了婚姻的义务与责任,使社会利益要求与法律要求相一致,符合我国国情,也符合当代世界婚姻立法的潮流和趋势。  相似文献   

11.
重婚罪中的"结婚"是指通过登记婚或者仪式事实婚形成配偶关系后,当事人就成为"有配偶"的人,而"有配偶"的人与他人"结婚"再形成一段配偶关系,就可以构成重婚罪。"有配偶"有两种来源,一是婚姻登记形成的"夫妻关系",二是仪式事实形成的"配偶关系"。重婚罪的行为类型不只包括登记婚+登记婚、登记婚+仪式事实婚,还包括事实婚+仪式事实婚、仪式事实婚+登记婚。因为"配偶关系"也来源于仪式事实婚。  相似文献   

12.
作文是学生的一种思维和表达训练,真实性是它的基本特征。读者可以从作文的语言艺术与情感流露中领悟出作者的思想意识、知识见闻、生活经验、审美观点。可见,作文的语言和情感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3.
诵读中,情是灵魂,气是发声的动力,声是传情的载体。诵读要恰切地领悟作者的情感,再配以科学的气息支持、准确的发声技巧,才能达到动情、动听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4.
鲁迅对中国古典小说进行过深入研究,尤其对曹雪芹的《红楼梦》颇具真知灼见,他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定《红楼梦》为“人情小说”。笔者主要从题材取向、命意取向、故事取向、价值取向四个方面论述了《红楼梦》作为人情小说的基本特征,肯定了鲁迅对《红楼梦》研究的独特贡献,指出他是曹雪芹的真正知音。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全球化、城乡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地方党报应该增强全球视野看问题的能力,更应有世界眼光和平民情怀,从而使地方新闻报道更加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相似文献   

16.
在歌曲演唱中,可以从深入理解歌词含义,准确体验感情基调,细腻表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变化三个方面来说明怎样体现歌曲情感和音乐风格。要准确表达歌唱中的情感表现,要在学习生活中认真体会,情感的体验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要注意积累生活中亲身经历的体验,了解文学作品、音响资料及其他艺术领域的情感体现。要把绚丽多彩的情感世界用于歌曲的演唱中。  相似文献   

17.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其作品以刻画人物感受见长,幻灭感是其文学创作的一个主要题材。林黛玉则为中国古典文学中多愁善感闺秀之典型。本文主要通过对曼斯菲尔德的几篇短篇小说中的主人公及曹雪芹的《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的性格分析比较,揭示曼、林二人之间的相似之处——触景生情的幻灭感。  相似文献   

18.
从<文选>到<瀛奎律髓>,"游览"、"登览"一直是古代选家最为关注的诗歌母题之一,甚至被称为"诸诗之冠".从泰山之巅到鹳雀楼头,登高母题在漫长的旅程中被创造出多种多样的审美意境,传达了处于不同阶段、不同境遇、具有不同经历的人们各种生命境界.登高言志的"泰山心境"以"壮语"言之,登高心悲的"高唐心境"以"情语"言之,登高致思的"鹳雀楼心境"以"理语"言之;泰山心境抒写青春意气、仰天大笑的凌云之志;高唐心境倾吐人到中年、风雨旅途的感伤情怀;鹳雀楼心境则包含了饱经风霜、回家途中的人生智慧.母题史方法不仅可以用于宏观文学史研究,同样可以用于个体创作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王维、陶渊明的田园山水诗均属优美的美学范畴,以平淡、静溢为主要风格。但两者之间有所不同。王诗更加冷寂、静穆与安祥,有些诗透出看破红尘的淡漠,充溢着宗教神秘感,与世俗生活有着较大的距离,体现了一种清高、自赏的士大夫情调。而陶诗却充满了本真的生活气息,平易素朴,亲切可爱,具有平民性、世俗性、民间性,有着对现实人生的肯定和对世俗生活的认同。艺术表现上,王诗更重形式美,注意炼字炼句、对仗押韵、色彩对比、画面安排等。而陶诗则浑然天成,自然流畅,不假雕饰,天然本色。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在《电工学》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赋以情感因素,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