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天女儿放学回家比平时晚了许多,她告诉我说,老师让她辅导同桌背乘法口诀的,还说她的同桌笨得像头猪.我批评她不许对同学这么不礼貌.她说老师就是这么说她的同桌的,而且她们班的学生都叫她"笨猪".  相似文献   

2.
帮教顽皮学生,要讲究教育策略,少些冲动,多些冷静,采取故事教育效果很好. 那是一天课间,我正在办公室,同事突然问我们班有没有叫L的学生,说他们班一个学生的家长正找我告状.同事告诉我,L昨天去找他们班的一个孩子玩,那个孩子正在写作业,告诉他没时间玩.  相似文献   

3.
帮教顽皮学生,要讲究教育策略,少些冲动,多些冷静,采取故事教育效果很好。 那是一天课间,我正在办公室,同事突然问我们班有没有叫L的学生,说他们班一个学生的家长正找我告状。同事告诉我,L昨天去找他们班的一个孩子玩,那个孩子正在写作业.告诉他没时间玩。  相似文献   

4.
我没有给四(1)班上课前,就听他们的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说这个班是学校出了名的调皮班。但我认为,学生调皮好,调皮的学生一般都有点小聪明。下面是我在摸索“捣蛋”班级课堂管理与教学的一些体会:一、尊重学生,教学民主刚开始给这个班上课时,我板起脸孔,向学生约法三章:课堂上不许这样,不许那样……果然课堂很肃静。可是当我提问题时,竟然没有一个学生回答问题。我火了:“怎么你们都变成哑巴了?”这时,学生才说:“老师,你不是规定我们上课不许说话吗?”我心里羞愧,但还是强辩说:“是叫你们不要乱说话,不是叫你们不回答问题呀!”学生抗议:“哪有…  相似文献   

5.
那是我接一个新班不久,一个星期一的晚自习我到,教室检查学生作业。走到一个叫张磊的旁边时,他既没有拿出作业让我检查,也没有站起来说明情况。我问:“你的作业呢”“没做”他语气非常?!生硬的回答。我感到有点不对味,仍然和蔼地问:“你怎么没做?”“不会!”他的口气一点也没有  相似文献   

6.
使学生口算能力的提高是教师一项长期的任务,因此在日常的教学和作业中,要尽可能地寻找时机来锻炼学生的口算,久而久之,学生很自然地就会养成口算天天练的好习惯。为了防止口算的机械重复和枯燥乏味,教师在口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口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不仅要有多样化的训练方法,更要让学生掌握算理,这样才能算得快、算得准。每经过一个阶段,开展一次口算达标检测,根据口算的标准,公布学生"达标"名单,同时督促未"达标"的学生继续努力,提高口算的正确率和速度,接受再次检测,直到"达标"为止,从而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7.
女儿进入高中后,我算是领教了什么叫“高考战车”。我和女儿从容谈话的时间急剧减少。在女儿上高二时,没有和我商量,她就告诉我:“要分文理科班了,我报了文科。”在理性上,我是坚决反对中学分什么“文”、“理”班的,一个十六七岁的孩子,怎么可能对自己“适于”学什么作出正确判断呢?我小心翼翼地问女儿:“你为什么这样选择呢?”女儿说:“老师说我没有数学脑子……”这话让我怒火中烧,一个为人师者,怎么可以这样摧毁学生的自信呢?尽管我对女儿很有信心,觉得她是一个心智很正常的孩子,品行也没有什么必须矫正的缺陷,但她的…  相似文献   

8.
一个星期三的早上.我正准备上课时.发现前一天所用的教具数字卡片没有了。我班学生知道后,都怀疑是四年级一个名叫金金的聋哑学生偷去了。我心里一动,金金是全校有名的调皮学生,逆反心、多疑心特强,喜欢独来独往.尽管老师一再强调.不许窜班.尤其是人家班里没人时更不可随便进去.可他却置若罔闻、常常是三分钟跑六个班.这儿张张,那儿望望。难道……可到目前为止,还未发现过他有偷窃行为。  相似文献   

9.
工作第一年教初一,我才20岁出头,而最大的学生已经16岁了;再加上我这人比较和善,善于和学生打成一片,结果没几周,学生就和我打成一片,人前人后的喊"加洲",让我很没面子.后来有一老同志指点我:"给学生一点规矩,不然他们会爬上你的头." 我一想也对,无规矩不成方圆,于是就想当然地拟定了几条规定,比如作业不写要在教室外面补,学生课间打架的就叫家长等.一开始学生也很规矩,可是不到一周,问题来了,有几个"老大难"作业没写,按照规矩他们需要在教室外面补完才能进班,我也是这样做的,但是不到一刻钟,校长来了,只好先让他们进教室.还有就是学生课间经常打闹,叫家长吗?为这么一件事让家长跑来不合适;不叫家长吗?我确实这么规定过.  相似文献   

10.
中午第四节课时,我正坐在办公室里改作业,班上黄梦圆的父母来找我,原来他们因工作调动需要搬回老家,当然也要把正在我班就读的女儿带回去.  相似文献   

11.
李华 《山东教育》2009,(4):14-14
“李老师,你班的小宝又欺负我班的学生,讹诈我班学生的钱去买饮料喝,你得好好管管他!”看到隔壁班的王老师来告状,我心中顿时升起一股无名之火。又是小宝在惹事,这次我一定要好好教训他。提到小宝我就头疼,这个孩子经常欺负同学,从不完成作业,上课也不注意听讲,是一个小错不断的学生。前几天他在校外打架,嘴唇肿得老高,这肿还没消下去,现在又学会讹诈同学的钱了,真是可气。我每次把他叫出来进行批评教育,他都会表决心要痛改前非,可是转脸就忘。  相似文献   

12.
连续两次考试,我们班的语文成绩总是不理想。经过认真分析之后,我发现学生不认真、不细心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于是我决定布置一项特别的作业:让学生每人回家数出300颗麦粒并小心地带到学校来。布置这项作业的目的是提醒学生培养细心的好习惯,并且我打算往后多布置一些这样“另类”的作业。  相似文献   

13.
某日,一友人向我抱怨,说女儿的学校——山东东营市油田第四小学专门为女孩子开办了“女红”班,学什么绣花,“都啥时代了;让孩子学这些东西有啥用啊!”近日,又接到一小学老师来信:“我们学校开展古诗词诵读活动,我班学生平均背诵了一百多首。可学生语文成绩并没提高多少,写作文也用不上,背古诗词有什么用呢?”  相似文献   

14.
任教十几年来,我自以为关心呵护着每一个学生,也拥有孩子们最纯真的爱。但是,今年我接手了二年级二班的数学课,却让一个学生改变了自己的感觉…… 这个学生就是我的宝贝女儿。自从我给他们班上课以来,她便硬气了许多。课堂上她总是无拘无束,就是我一句话说不规范她也会马上站起来给我纠正,经常弄得我下不了台。在她的带动下,班里竟又冒出几个“捣蛋鬼”,他们不但给我,也给别的任教老师提开了意见:什么上课要有趣味啦,老师要面带微笑啦,弄得有些老师课堂上难以招架。“擒贼先擒王”,我决心从女儿“开刀”彻底“端正”一下班风…  相似文献   

15.
正偶然打开QQ空间,看到了一个学生对我的评价:唉,我怎么就摊上这么个班主任啊——1.遇事慌张,不能静下心来想想对策。2.什么事也愿做做,太爱抛头露面了。3.光知道让学生叫家长:你家女儿在学校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误。如果老师叫你去学校,你觉得丢人不丢人啊?你不觉得丢人,你女儿还觉得丢人呢,你也不换位想想?4.告诉你,你没有做  相似文献   

16.
邱廷建 《云南教育》2000,(11):35-36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的复习内容包括: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年、月、日;混合运算和应用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复习时,可根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适当归并,进行系统梳理。同时要结合实例,突出基础知识,使学生形成有序的知识系统,进一步提高计算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一、复习计算要寻理导法,突出技能训练1.复习口算乘、除法,应重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口算的方法。以教材中“总复习”第1题为例,学生口算后,引导他们议一议:①横向乘法或除法的4道题,在口算时该怎样想?②纵向乘、除法的4…  相似文献   

17.
冯根林 《班主任》2012,(5):67-67
正这是刚接新班第三天时发生的一件事。我让学生到黑板上演算习题,叫到了一个叫牛长海的学生。叫了一遍,没有人站起来;又叫了一遍,还是没有动静。我问:"牛长海来了吗?"有学生在下面小声地答:"他来了。"我立即提高了声音:"牛长海,来了为什么不到黑板前?"学生们先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我,接着又聚焦到一个耷拉着脑  相似文献   

18.
女儿的故事     
女儿苏苏3岁不到,正是似懂非懂的年龄,加上天性中似乎缺少循规蹈矩的成分,因此总能做出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举动来,常常令我啼笑皆非。小朋友,快去看看小鱼吧星期天,我带女儿去新改造的津河边玩。远处假山上飞流直下的瀑布、河面上金光闪闪的波浪以及满载欢笑而过的一艘艘游船都引起了女儿极大的兴趣。“小鱼。”突然,女儿惊喜地叫起来。原来,随着起伏的波浪,有几条奄奄一息的小鱼被冲到了岸边。我和女儿饶有兴致地观看起来。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牵着老爷爷的手走了过来,看见小鱼也停住了脚步。“小哥哥,不许看鱼,不许看鱼。”女儿…  相似文献   

19.
潘春丽  薛锡兰 《班主任》2005,(10):21-22
那天上午第四节是自习课,班主任要开紧急会议,让副班主任进班看班.我赶紧向一年级(7)班跑去.走进教室,我看到班里的小干部文迪已经坐在讲桌前写着作业,还不时抬头向同学们"威严"地扫视--他在维持纪律.同学们都在安静地写着作业.我马上表扬同学们纪律好.  相似文献   

20.
生日     
亦菲 《广东教育》2006,(2):60-60
女儿几天前就在盼望九岁生日的到来,念叨着要请小朋友来一起过生日。我知道孩子心中的生日,不过是想大伙儿聚在一起玩玩闹闹。我没有反对,但郑重地对她提出三点要求:一、任何同学不能带礼物来,否则不让进门。二、每位同学必须事前征得家长同意才能来。不许来了之后再打电话。三、我不管你叫哪些同学,但你要请一位同学——婧。女儿爽快地答应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