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佚名 《辽宁教育》2013,(8X):43-43
<正>中国有句古话:"人前教子,背后教妻。"然而在瑞典,做法却正相反:人前不教子。这种教子理念和行为,真正体现了父母对孩子的人格尊重。在瑞典的所见所闻,都让我们耳目一新。在瑞典人眼中,从孩子降生那天起,便对孩子十分尊重。他们普遍认为,孩子是一个生命个体,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任何人包括父母都无权去违背孩子的意愿,抹杀孩子  相似文献   

2.
赵翔 《家长》2013,(2):58-58
惩罚和宠溺是现在中国家庭最为常见的两种教育方式,这些父母或信奉“不打不成材”“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惩罚式教育,或采取对孩子呵护备至、事事为孩子考虑周全的宠溺式教育。但这些都不是正确的教子方法。那么,如何管教孩子,既能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又不伤害孩子的感情呢?  相似文献   

3.
儿童学业成就的心理因素在于自身的学习意愿,留心孩子的学习意愿应看作是家长和老师必备的教育之策。当然,在我们现今社会中,父母往往又是诚心爱护自己的孩子,并对孩子有较高的学业希求。此时,您大概要询问:怎样的教子过程有益于儿童的学习意愿呢?以下几点供您参考。  相似文献   

4.
《父母必读》2013,(11):20-20
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我们要让孩子成为自己的原创,而不是父母的“复印件”!让孩子成为独立的人,是每一位家长的必修课。如何把孩子温柔地推开?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父母必读杂志特邀知名亲子教育专家@付小平V和大家分享“把孩子温柔地推开”微访谈。  相似文献   

5.
溺爱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可拍的礼物,爱而不“溺”,会让孩子一生受益。教子有方,是为孩子的一生负责 ——本文主人公父母教子名言  相似文献   

6.
赵翔 《家长》2013,(Z1):58
惩罚和宠溺是现在中国家庭最为常见的两种教育方式,这些父母或信奉"不打不成材""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惩罚式教育,或采取对孩子呵护备至、事事为孩子考虑周全的宠溺式教育。但这些都不是正确的教子方法。那么,如何管教孩子,既能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又不伤害孩子的感情呢?如果你有这样的疑问,请认真阅读《轻松教  相似文献   

7.
与几个朋友聊天,大家均有一番“教子难”的苦衷。其实冷静一下思考,便会发现问题的根源还是在我们家长身上。比如,虽希望孩子有创造力,可一旦孩子在家里将一些尚在使用的东西拼拼拆拆,我们便容不下这样的“破坏”了;又如,希望孩子的动手能力强,可当孩子做事慢的时候,又常常拉过来三下五除二地帮着完成。在通常情况下,我们的教育方法单一,孩子听腻了,难以接受。有人说,  相似文献   

8.
故里先贤郑板桥,老年得子,教子有方是出了名的。别人教子考取功名,非富即贵,他却教子学会劳动,自食其力。他给儿子留下的遗言是:“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好汉。”然而现在,很多父母是做不到的。在大街上随便问一位父母希望孩子将来做工人还是做农民,他们一定会瞪你一眼,意思是:就不能拣中听的说?我的孩子将来可是坐办公室的设计师、金融师、文学家……粗活儿就这样被人看不起,有人甚至会指着除草的农民、搬砖的工人教育孩子:“你现在不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将来就像他们一样吃苦去!”  相似文献   

9.
宕岩 《家长》2009,(4):31-32
作为父母,我们希望孩子和我们无所不谈,这样才能了解孩子真实的生活和思想,走进孩子的心灵,随时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引导孩子健康成长。以下的一些做法,效果不错,供大家借鉴。孩子做了错事,父母不要过早地下结论,批评孩子。批评甚至呵斥不是好办法。父母要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心声,之后,引导孩子自己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应走到幕后,让孩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0.
惩罚是父母常用的教子方法。作为一种教育方法,惩罚的含义并不等同于粗暴与打骂。广义的惩罚泛指施予孩子某种不愉快刺激、厌恶刺激(如批评、指责.拒绝等),有的是使儿童抑制、改正其不良行为。但如果滥用惩罚,很容易伤害儿童的情感,导致亲子冲突,产生恶性循环。因此,探讨有益的有效的惩罚策略是很必要的。若孩子确有过错,我们可慎用下列做法,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一、及时纠正孩子的第一次过错 当孩子做错事时,父母及时的训诫是必要的。特别是年幼儿童,记忆保持时间短,若时过境迁,重又提及,孩子没有了现场感,就难以理解为何…  相似文献   

11.
《人生十六七》2011,(7):54-54
畅销美国500多万册的教子经典,以31种语言畅销全世界,彻底改变父母与孩子沟通方式的巨著。  相似文献   

12.
张莉 《文教资料》2011,(29):145-147
现代家庭特别是城市家庭中,父母并不缺乏教育子女的责任感,更多的困惑是不知如何把孩子教育好。文章认为,为人父母者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科学的教子方法,才是保证教子成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冉敬芳的行动引发我们再次思考:“父母该给孩子留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家又会把它轻松地遗忘。为了深入认识冉敬芳教育行为的意义,我们在这里请了两位专家为大家揭示冉敬芳与孩子签订协议这一特殊行动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4.
李妮 《江苏教育》2022,(88):47-48
<正>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基础,对于孩子的养育来说,关系先于教育。三个案例让我们看到父母角色在养育孩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父母投入时间和精力,否则父母和孩子虽然生活在一起,但是精神世界或许完全分离,这也是导致父母不了解孩子的根源。三位咨询师的咨访过程让我们看到如果想要建立良好的人际互动模式特别是亲子互动,就应该把信任放在核心位置,而信任的前提是理解。  相似文献   

15.
请父母们回想一下,教子走路时,通常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一般父母们都是说:“孩子,到妈妈这儿来”,“加油,好样的”,“再走一步”,即使摔着了,也是给孩子安慰:“没关系,再重新来过”,是这样的吧?  相似文献   

16.
沈泉涌 《现代家教》2002,(12):25-26
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经常面临着这样尴尬的事,就是自己苦口婆心地指出孩子的不良习惯和缺点,可不少孩子却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听不进,记不住,效果很不理想。就在不少家长苦于教子无方的时候,一些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探索形成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这种教育理念主张父母与子女之间  相似文献   

17.
冉敬芳的行动引发我们再次思考:“父母该给孩子留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家又会把它轻松地遗忘。为了深入认识冉敬芳教育行为的意义,我们在这里请了两位专家为大家揭示冉敬芳与孩子签订协议这一特殊行动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8.
钱国宏 《留学生》2011,(10):57-57
中国古话云:“人前教子,背后教妻。”而在瑞典,教子观念恰与中国相反:人前不教子!这种教子理念体现了父母对孩子人格的尊重! 在瑞典人眼中,再小的孩子也是生命,父母从孩子降生那天起,就要对这个生命尊重。他们认为,孩子作为生命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任何人包括父母都无权违背孩子的意愿、抹杀孩子的个性。  相似文献   

19.
相对孩子漫长的一生来说,孩子的学习兴趣是否高涨,能力是否得以提升,内在发展动力是否持续等等,才是孩子未来成才的关键之所在。因此,我们应该——许多有识之士指出,目前国内儿童教育中很多问题的产生,根源在于教育方式和教育评价体系过于功利化。孩子的分数与奖状,是大家都看得见、摸得着的,因而也往往成为父母评价孩子的直接指标与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20.
顾小莉 《时代教育》2012,(24):227-228
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监护者,是孩子的首任教师或家庭导师.对于进入中学期间的孩子,父母在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方面往往存在着许多问题,而父母教子的认识和方式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都将产生着重大影响,甚至决定孩子的未来.很多父母一味地让孩子去学习,把孩子当成了学习的工具,而不关心他的身心健康,也不关注他的学习方法和能力培养,因而不仅增加了自己的经济负担,更给孩子带来了沉重的思想负担和学业负担.本文针对中学时期家庭教育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